SPSS课程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993374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3.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SPSS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SPSS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SPSS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SPSS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SPSS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SPSS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SPSS课程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课程设计报告 SPSS在经济中的应用分析摘要经济发展,是整个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之一。在宏观经济理论中,经济的发展主要受到消费,投资,政府购买的影响。在经济理论中,我们通常用GDP来描述经济的发展,同时GDP也会受到价格水平的影响。衡量价格水平,我们一般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来描述;投资一般用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总产值来衡量。本文通过我国近2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一些重要指标,如居民消费水平,财政支出,工业总产值,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居民收入,农村居民收入,能源消费总量等数据,利用SPSS软件提供的对各个影响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各个影响因素之

2、间的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就分析结果所反映的问题给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 经济发展 描述统计 相关性分析 回归分析 因子分析 引言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实力及综合国力水平在近几十年的时间里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攀升,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持续加速,令中国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注的焦点。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迈过3000美元大关,已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则影响GDP快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是否还存在一些问题呢?是我们需要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随着我国改革

3、开放的实践和经济理论的发展,实证方法和数据分析成为了经济研究中的重要方面。大量经验证据的分析和运用对于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决策的支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经济实证研究离不开现代统计分析方法的运用,SPSS作为统计分析工具,理论严谨、内容丰富,具有数据管理、统计分析、趋势研究、制表绘图、文字处理等功能。为经济管理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而因子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是经济管理研究中常用的分析方法。 一、分析目的与思路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我国近20年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主要分析在众多影响经济发展的指标中哪些指标处是主要因素,同时如果是控制*些指标,观测其他指标对经济的影响,这样就可以更好的通过控制一些影响因

4、素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在经济迅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为以后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本实验的分析思路如下,首先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我经济发展的各个主要指标进行基础性描述,以便对整体经济发展状况形成直观印象,然后利用相关性分析,分析不同的指标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同时可以分析前后十年的指标描述性统计量,来分析其间主要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再利用因子分析提取对经济发展较为明显的因素,分析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最后用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这些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方向和强弱。本实验利用经济主要指标数据分析经济发展影响因素,观测了国内生产总值,全体居民消费水平,财政支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

5、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工业总产值,能源消费总量,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5,本实验的原始数据见附表。二、数据的选取 经济发展的指标有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对外贸易(海关进出口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消费物价指数(CPI),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外商直接投资(FDI),外汇储备,货币存量或流通量等等,本文选取了一些主要的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全体居民消费水平,财政支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工业总产值,能源消费总量。三、 问

6、题的提出问题一: 国内生产总值(GDP),全体居民消费水平,财政支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工业总产值,能源消费总量。各个指标近20年的描述性统计量(均值,标准差,方差等) 问题二: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全体居民消费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关系,国内生产总值越高全体居民消费水平就越高吗 问题三:国内生产总值与全体居民消费水平,财政支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工业总产值,能源消费总量之间有没有函数关系 四、 问题的分析及处理问题一分析:虽然已经知道了我国近20年的经济主要指标的数据,但是依然需要知

7、道各个指标在这20年的具体情况,比如说,各个指标的标准差,方差,均值。通过这些处理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国家经济发展是否稳定。 处理: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步骤:在菜单栏中依次选择分析描述统计描述,依次选择变量国内生产总值(GDP),全体居民消费水平,财政支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工业总产值,能源消费总量。 结果(见下表1)结果分析:根据描述性统计分析,由图1可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平均值为216712.19亿元,标准差为1.63773E5,方差为2.68217E10,可见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直线上升趋势,且发展迅速。

8、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与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有很大的差距,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均值大概是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均值的4倍多,这就说明虽然我国总体经济增长较快,但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不均等程度加剧,要经济更好的发展,可以通过减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二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全体居民消费水平之间是否存在着必然关系,国内生产总值越高全体居民消费水平就越高吗? 分析:在假设其他指标没有影响的条件下,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的高低是否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高低有关 问题处理:先对两个变量进行正态性分析,如果服从正态性,则进行相关性分析 实验操作步骤: 正态性检验:分析描述统计探索因变量列表(全体居民消费水平 和

9、国内生产总值)(结果见表2) 相关性检验:分析相关双变量变量(全体居民消费水平和国内生产总值)(结果见表3) 两变量的散点图:图形旧对话框散点图/点图简单散点图*轴国内生产总值Y轴全体居民消费水平。结果:结果分析:由柯尔莫戈洛夫-斯米诺夫检验的结果可知P值0.05,服从正态性。结果分析:有相关性分析可知,显著性为0.0000.05,其他都是0.05,拒绝原假设,则 线性回归方程(2)为 国内生产总值=1.241*财政支出+1.433*工业总产值+5.24*全体居民消费水平 +4151.605.(2)五、实验的评价与改进 该实验是使用SPSS的相关知识对近20年我国经济的分析,通过选取一些主要的

10、经济指标进行分析。 优点:本文中用到的SPSS知识较多,有数据的处理,描述性分析,正态性检验,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因子分析等。在分析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因素时,控制了一些变量的影响,来对一个或两个变量对生产总值的影响。 缺点:在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时,虽然是假设有些因素没有影响,但是有时候*些指标是具有较大的影响性,可能导致的结果有一定的误差,选取的经济指标不是太丰富。六、经济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存在的问题 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了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然而,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我国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等程度也在日益扩大。收入不均等在本实验中体现为城镇与农村的收入差距扩大。由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