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三轮考前基础篇:第2课近代史通史整合教学素材 含解析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984051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三轮考前基础篇:第2课近代史通史整合教学素材 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品】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三轮考前基础篇:第2课近代史通史整合教学素材 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品】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三轮考前基础篇:第2课近代史通史整合教学素材 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精品】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三轮考前基础篇:第2课近代史通史整合教学素材 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精品】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三轮考前基础篇:第2课近代史通史整合教学素材 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三轮考前基础篇:第2课近代史通史整合教学素材 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岳麓版高中历史高三三轮考前基础篇:第2课近代史通史整合教学素材 含解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历史备考资料第2课近代史通史整合(教学素材包)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与世界1近代中国与西方综合比较近代中国近代西方(含中世纪晚期)时间跨度1840年至1949年14世纪至1917年基本特征从沉沦到抗争、探索、缓慢走向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精神文明发展表现政治1.1840年至1918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一步步把中国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虽然进行了诸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艰苦的抗争与探索,但最终未能阻挡住沉沦的脚步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先后进行了国民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

2、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1.17至19世纪,英、美、德、法等国先后通过革命或改革的方式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确立起代议制度2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欧洲三大独立工人运动兴起,1871年法国爆发巴黎公社起义,建立起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3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经济1.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化进程,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经济结构发生巨大变化2民国时期资本主义经历了曲折艰难的发展过程,既有民国初年的“短暂的春天”,也经历了抗战时期的“秋天”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冬天”3近代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

3、俗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随之而来的殖民扩张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3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并推动垄断组织产生,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思想文化1.鸦片战争后,林则徐、魏源开始开眼看世界,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2资产阶级先后提出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等思想,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本主义的国家3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将马克思主义引入中国;毛泽东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毛泽

4、东思想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逐渐冲破了封建神学的枷锁,近代人文精神进一步发展2启蒙运动冲击了封建专制统治,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3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近代自然科学与文学艺术产生并发展2.中国与西方近代工业化的差异西方中国发展进程工业化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新航路的开辟发展起来,虽然有来自封建势力的阻碍,但政府的重商主义政策还是推动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工业革命的开展更是大大加快了西方工业化的进程明清时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闭关锁国”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没有独立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鸦片战争后的工业化进程受到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

5、榨和外国资本主义的阻碍,发展进程曲折缓慢领导力量在工业化过程中,资产阶级一直扮演着主角,开始是商业资本家推动工业化,后来是工业资本家、金融寡头工业化一开始由地主阶级中的洋务派领导,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在其过程中作用甚小,民族资产阶级没有真正掌握领导权资金来源工业化的资金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洋务企业多靠政府投资;民族资本主义则是在资本主义萌芽被外来侵略截断的情况下出现的,缺少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资金严重不足工业化的次序工业化先是从轻工业如棉纺织业开始,再发展重工业洋务企业一开始就发展重工业,轻工业是辅助,民族工业以轻工业为主,工业结构极不合理3三次工业(科技)革命对中国的影响中国未能在科技革命中领先

6、发展的原因对中国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清政府实行专制统治;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经济结构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西方列强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工业产生,如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以林则徐、洪仁玕等为代表的先进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洋务派引进西方科技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外国不愿意看到中国强大,通过发动战争和输出资本掠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缓慢帝国主义列强先后发动了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救亡国存运动高涨(维新变法运动、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向西方

7、学习的层次逐步深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政局动荡,内战爆发;新中国成立后,外国的敌视与封锁等,“左”倾错误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两弹一星”为代表);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中国的科技结出了累累硕果4新文化运动与启蒙运动的比较(1)历史背景相似新文化运动发起时,辛亥革命极大地改变了政治环境;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北洋军阀思想文化领域的尊孔复古逆流,使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掀起了新文化运动。启蒙运动时期,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反对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的斗争成为欧洲时代的主旋律,资产阶级掀起思想文化领域的反封建斗争,启蒙运动兴起。(2)

8、性质相似都是资产阶级为了打破封建束缚,促进资本主义发展,在思想文化领域里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3)内容相似打倒专制主义,倡导民主政治;以人权取代封建王权,以民主政治取代封建专制。铲除维护专制的精神支柱,弘扬资产阶级的新思想和新观念。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和愚昧。(4)作用相似:都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给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在很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后来的民主革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总之,新文化运动和启蒙运动都主张以人权取代封建王权、以民主政治取代封建专制、以科学知识取代愚昧和迷信,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因而是历史的一大进步。519141

9、927年中西社会发展特征的对比世界中国特征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引发一战;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民主革命出现重大转折,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表现政治: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经济:战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文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都应用于军事国际关系: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酝酿欧洲安全,签订非战公约(选修)政治:北洋军阀政府统治黑暗;人民继续斗争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出现短暂春天,但战后列强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很快萧条下去文化:掀起了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外交:参加一战,巴黎和会外交失败重大史实政治:一战和十月革命,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文化:现代艺术兴起,

10、电影迅速发展政治: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民革命;从北洋军阀政府到南京国民政府经济:一战期间和一战后民族工业的发展文化:新文化运动发展1某历史著作中主要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B晚清政府的徘徊与挣扎C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D东西方的隔绝与冲突答案A解析“火车的发明”属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大清帝国的衰落”反映出西方工业文明对落后地区的冲击,“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反映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人运动的兴起,“逐渐缩小的世界”反映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可见此著作研究的主题

11、应是工业革命对世界的影响,A项符合题意。2据统计:中国的制造业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的比例,1750年为32.8%,1830年为29.8%,而相应年代的整个欧洲为23.2%和34.2%。其中,中西制造业的不同主要体现在()A数量 B原料C生产目的 D生产方式答案D解析17501830年中国处于清朝时期,制造业仍以手工业为主,而同一时期欧洲开始工业革命,采用机器生产,推动产量大幅度提高,故D项正确。3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毛泽东旨在()A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B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

12、性C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D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答案C解析毛泽东的话意在强调抗战胜利后,应该继续允许私有制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表明,毛泽东肯定俄国十月革命后实行的新经济政策,A项错误;中共七大召开于抗战胜利前夕,而社会主义改造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B项错误;D项材料未体现。4思想是历史的产物,同时又是历史时代的见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谈到文艺复兴的影响时,德国学者鲍尔生写道:“首先,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就不会有宗教改革运动的产生,也不会有后来的思想与学术的发展,因为哲学与自然科学,以及史学和人文科学,无一不是在文艺复兴运动的雨露滋润下成长起来的。从以封建制度为基础的中世纪国

13、家,过渡到以民族文化和民族教育的利益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如果没有文艺复兴运动,也同样是不可想象的事。”贺国庆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材料二1933年7月,胡适在芝加哥大学作中国的文艺复兴系列演讲时,解释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两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材料三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高举科学与民主两面大旗,用近代科学理论反对传统的实用理性,用近代人文主义反对传统的仁礼禁忌,力图建立以自我为价值主体的宇宙观和人生观,并以之取代家庭为本位的传统观念。所以,陈独秀倡导的民主和科学不仅做为反传统的理论依据,而且作为现代价值重建的目标。陈旭麓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1)据材料一,简要分析文艺复兴对欧洲

14、社会的影响。(2)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在本质上有何“惊人的相似之处”,并分析其原因。(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现代价值重建”的表现。(4)基于以上分析,概括指出思想演变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答案(1)影响:文艺复兴解放了人的思想,推动了宗教改革;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有利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推动欧洲社会的转型。(2)相似:都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原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维护其利益的需要;封建思想(传统文化)的束缚。(3)表现:用科学理性取代传统权威;用个性解放取代礼制禁锢;用自我价值取代宗族本位;用民主自由取代专制独裁。(4)关系:思想演变既是一定社会发展的产物,又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