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983964 上传时间:2024-02-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数学课堂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那么,怎样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让学生得到充分发展呢?这就必须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的具体做法,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举措。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对新知探究的需要。新教材最大的特点和优点之一就是许多知识的引入和问题的提出,解决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开的,因此,精心创设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项重

2、要教学策略。实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1、创设情境,要“自然”而有“温度”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之前,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将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富有情趣,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数学学习需求,从而全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例如,教学“长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创设“喜洋洋和灰太狼争夺菜地”的情境:喜洋洋准备在菜地四周围上篱笆,交给我们一个任务,菜地的长8米,宽5米,要我们计算篱笆的周长有多少米?这时学生们惊奇了

3、,有人小声地议论:“不会算。”教师抓住契机说:“我们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后就会算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长方形的周长,好吗?”这样,教师把枯燥乏味的求长方形周长的数学问题转化成帮助解决喜洋洋篱笆周长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乐于接受,自然而然地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强烈探究新知的欲望,使学生带着极大热情投入到寻求新知的活动中去。2、创设趣味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兴趣使最好的老师,是探索知识的强大动力。在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创设趣味情境来辅助教学,可以使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形象化,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探究问题、解

4、决问题,改变传统的“乏味学习”为“趣味探究”。例如,教学“0的认识”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童话故事情境:画面上是小兔的一家,其中兔爸爸、兔妈妈及兔姐姐都采到了数量不等的蘑菇,只有兔弟弟空手而归,从兔弟弟懊恼的表情中,“0”也呼之欲出了。学生们在交流中认识到,小兔弟弟一个蘑菇也没有采到,“一个也没有”可以用“0”表示。如此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3、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轨迹。 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活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

5、操作、猜想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数学问题,并努力尝试分析和解决,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时,如果教师只从理论层次去讲解小数的意义、性质,学生会感到无所应从,抽象难懂。小数是数的应用的又一次扩展,学生年龄较小,但是在生活中对小数已经有所接触。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创设生活情境,如展示超市物品标价、电费收据等图片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把本课的知识点,如小数的概念、计数单位的进率、小数的性质以及近似数等通过生活实例帮助学生进行分析好理解。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模拟表演等形式,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把握教学重、难点,

6、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双重迁移。 二、强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调动积极性参与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的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至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否有效,课堂教学是否有效是关键。1、 激发兴趣,诱发参与动机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段,持久性差,直接影响课堂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在低年级教学中,我经常将儿歌、游戏、谜语、童话故事等综合在课中,以此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趣味性,促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诱发参与学习数学的动机。例如,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我应用

7、谜语“滴答滴答,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猜猜它是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积极参与学习。2、 适时点拨引导,指导参与方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训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中,他的思维有时会“偏离”学习轨道。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及时加以点拨指导。例如,在教学“9+4”时,有点学生用数数的方法,从9开始往后数,10、11、12、13;而有点学生通过看图或摆小棒得出结果。然后教师予以点拨:“13根小棒你怎样摆就能让别人一眼看出是13根?”“圈出其中

8、的10根。”“那9+4我们可以先凑10,再相加吗?”学生通过交流比较发现了“凑十”法,并感悟“凑十”法更简捷。3、 创造空间,保证参与机会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思考的余地。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思考。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开展“想一想”“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等活动,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三、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注重亲历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使学生有机会真正经历“数学化”,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实现有效学习。1、 重视探究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9、。”探究的最终结果并不仅仅是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更重要的是经历了探究的过程,从中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在这种体验中感悟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的探究学习方法,学会探究。例如,教学“倍的认识”一课时,怎样把想象的概念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有机的结合起来呢?我创设了“小星星评比的争章活动”情境,让学生用学具摆一摆、圈一圈,并结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一步一步地分解倍的含义,把已有的知识与“倍”有机地联系起来,说得通俗易懂,课堂上多次出现“有点明白了”,真正体验从不懂到懂的过程,从而确保了学习的有效性。 2、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发挥学生集体智慧,让学生共同参与,交

10、流信息,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主动求知,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一个人要有所创造,除了个人努力钻研和具有开拓精神外,还要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四、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气氛关注学习情感有效的课堂教学应当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能够在探索和学习过程中产生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要至始至终以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基础,用尊重、平等的情感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倾听、交流、探索,使学生始终沉浸在情感和思维畅通交流的课堂气氛之中,达到课堂教学有效性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深化课堂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有效的数学课堂,能使学生各个方面得到发展,不仅仅是获得数学知识。苏霍姆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是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潜在危机。”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的不懈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