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航运中心(A1地块)抗浮锚杆工程施工方案(DOC 51页)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974346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51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航运中心(A1地块)抗浮锚杆工程施工方案(DOC 5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国际航运中心(A1地块)抗浮锚杆工程施工方案(DOC 5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国际航运中心(A1地块)抗浮锚杆工程施工方案(DOC 5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国际航运中心(A1地块)抗浮锚杆工程施工方案(DOC 5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国际航运中心(A1地块)抗浮锚杆工程施工方案(DOC 5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际航运中心(A1地块)抗浮锚杆工程施工方案(DOC 5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航运中心(A1地块)抗浮锚杆工程施工方案(DOC 51页)(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青岛)国际航运中心(A1地块) 抗浮锚杆专项施工方案山东(青岛)国际航运中心(A1地块)抗浮锚杆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目录 一 编制依据2二 工程概况22.2 地质条件43.3.4.1 材料供应计划203.3.4.2 施工机械投入计划214.3 施工方法234.3.1测量定位234.3.2 钻机成孔244.3.3 锚杆制安244.3.4 洗孔254.3.5 安装锚杆254.3.6 注浆25五 工期安排26六 质量标准及保证措施266.1 质量验收标准266.2 锚杆的试验和检验276.3 质量保证措施27一 编制依据1 本工程的建筑图纸、结构图纸,地质勘察报告;2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

2、6-2007);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4 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5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6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7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二 工程概况2.1 工程概述根据设计,本工程地下室塔楼以外地下室底板下设置了抗浮锚杆,共约5943根。锚孔直径190mm和210mm,锚杆钢筋采用3根32(三级)钢筋,M30水泥砂浆灌孔。深度多数为3m,其他岩层为最深为6.2m。2.1.1 设计要求锚杆间距为19501950mm,

3、17001700mm等几种,每根锚杆由3根32钢筋组成,伸入土层内的有效锚固段强风化花岗岩,长度不小于3.0m。2.1.2锚杆的设计详图如下抗浮锚杆大样图2.2 地质条件根据钻探揭露,场区基岩为燕山晚期花岗斑岩及太古界元古界变粒岩,呈岩基产出,局部岩体受第层 花岗斑岩强风化带该层广泛分布于整个场区。层厚0.106.80米,层顶标高-6.01-1.64米。黄褐灰褐色,受风化作用影响岩体极破碎,矿物蚀变强烈,岩芯手搓呈中粗砂粗砾砂状,局部呈角砾状,该带岩体稍具可软化性,基本无膨胀性、崩解性,用镐可挖,干钻不易钻进,合金钻头注水钻进进尺较快,开挖暴露后易进一步风化。该层共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9次,除4

4、次锤击数为54击、56击、58击、66击外,其余15次锤击数为50击时,贯入深度为3cm25cm。该层岩芯照片见图4-3。 该层岩体波速试验结果统计见表4-6。 图4-3 岩芯照片(钻孔编号:31;钻探深度:5.005.30米) 该层岩体波速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4-6 特 征 值项 目平均值fm最大值max最小值min标准差变异系数统计个数N岩体压缩波速Vpm(m/s)185426311428382.5230.20615该层岩体属极破碎的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900kPa,变形模量E0=35MPa。第层 花岗斑岩中等风化带该层较广泛分布于整个场区。揭露厚度0.307

5、.30米,揭露层顶标高-14.620.80米。棕黄色,节理及裂隙较发育,多为高角度节理,节理面呈闭合微张开状,节理面见长石高岭土、绿泥石化及铁染现象,岩芯呈碎块块状,岩体粗糙,矿物蚀变中等,复合片钻头钻进速度较慢,取芯不易,较易碎,岩样锤击声哑,用镐难挖,开挖后长时间裸露强度有下降趋势。该层岩芯照片见图4-4。图4-4 岩芯照片(钻孔编号:18;钻探深度:7.507.60米) 该层声波测试及点荷载试验结果见表4-7。声波测试及岩块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4-7 特 征 值项 目平均值fm最大值max最小值min标准差变异系数统计个数n岩体压缩波速Vpm (m/s)211529411428571.21

6、50.27014岩芯压缩波速Vpr(m/s)269536921874506.8040.18821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MPa)25.838.213.46.5860.25626揭露段岩体完整性指数一般约为0.50.6,属较破碎较完整的较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2500kPa,弹性模量E=5103MPa。从整体上看,第层花岗斑岩中等风化带分布广泛,且整体厚度较薄,仅局部较厚,受风化及构造作用影响,该层较破碎,与花岗斑岩强风化带及花岗斑岩微风化带强度差异显著。第上层 花岗斑岩微风化上亚带该层分布较广泛。揭露厚度1.407.00米,揭露层顶标高-16.12-1.66米。肉红色,

7、矿物蚀变轻微,近垂直节理发育,沿节理面见铁染,岩样多呈碎块状,岩体较光滑,锤击声脆易碎;部分岩芯节理呈微张状,节理面绿帘石化明显,见明显擦痕,岩芯多沿高角度节理裂隙破碎锤击声较脆,沿节理面易碎,金刚石钻头注水钻进进尺慢。该层岩芯照片见图4-5。图4-5岩芯照片(钻孔编号:38;钻探深度:11.4011.60米)该层点荷载试验结果见表4-8。岩块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4-8 特 征 值项 目平均值fm最大值max最小值min标准差变异系数统计个数n岩芯压缩波速Vpr(m/s)405148322541712.5540.17611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MPa)70.888.951.610.3420.14

8、613揭露段岩体属较破碎较完整的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II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4000kPa,弹性模量E=25103MPa。 第下层 花岗斑岩微风化下亚带该层分布较广泛。揭露厚度2.8023.20米,揭露层顶标高-22.05-1.39米。肉红色,矿物蚀变轻微,近垂直节理发育,沿节理面见铁染,岩样多呈短柱状长柱状,局部呈块状,岩体较光滑,锤击声脆不易碎;部分岩芯节理呈微张状,节理面绿帘石化明显,见明显擦痕,岩芯多沿高角度节理裂隙破碎锤击声脆,沿节理面易碎,金刚石钻头注水钻进进尺慢。该层岩芯照片见图4-6。图4-6岩芯照片(钻孔编号:24;钻探深度:20.4020.90米)该层声波测试及点

9、荷载试验结果见表4-9。声波测试及岩块试验结果统计表 表4-9 特 征 值项 目平均值fm最大值max最小值min标准差变异系数统计个数n岩体压缩波速Vpm (m/s)424947613124307.0580.07259岩芯压缩波速Vpr(m/s)451957263856457.6640.10163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MPa)88.4160.753.621.4040.20495经计算,揭露段岩体完整性指数为0.80.9,属较完整完整的坚硬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III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7000kPa,弹性模量E=30103MPa。二、变粒岩(Art)黄褐色,粒状变晶结构,片麻状构造,以斜

10、长石、石英和黑云母为主要矿物成份。根据其风化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全风化带、强风化带以及中等风化带。揭露范围内的强风化带以及中等风化带厚度较大,仅局部较小。第1层 变粒岩全风化带该层仅揭露于1号和68号钻孔。层厚1.602.00米,层顶标高-4.55-4.09米。黄褐色,矿物蚀变强烈,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岩芯手搓呈砂土状。该带岩体具可软化性,基本无膨胀性、崩解性,用镐可挖,干钻易钻进,合金钻头注水钻进进尺快,开挖暴露后易进一步风化。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1次,锤击数为42击。该层岩芯照片见图4-7。图4-7岩芯照片(钻孔编号:1;钻探深度:9.709.80米)该层岩体属极破碎的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

11、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400kPa,变形模量E0=15MPa。第1层 变粒岩强风化带该层仅揭露于1号、2号、15号、16号、20号、44号以及68号钻孔。揭露厚度2.0018.40米,揭露层顶标高-7.00-2.35米。黄褐色,矿物蚀变强烈,岩芯手搓呈中砂状。该带岩体具可软化性,基本无膨胀性、崩解性,用镐可挖,干钻易钻进,合金钻头注水钻进进尺较快,开挖暴露后易进一步风化。该层进行标准贯入试验7次,除1次锤击数为50击时,贯入深度为20cm外,其余6次锤击数分别为50击、52击(2次)、60击、65击、67击。该层岩芯照片见图4-8。该层岩体波速试验结果统计见表4-10。该层岩体波速试验结

12、果统计表 表4-10 特 征 值项 目平均值fm最大值max最小值min标准差变异系数统计个数N岩体压缩波速Vpm(m/s)173022721123272.7250.15832图4-8岩芯照片(钻孔编号:20;钻探深度:13.2013.40米)该层岩体属极破碎的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等级级。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600kPa,变形模量E0=25MPa。第1层 变粒岩中等风化带该层仅揭露于1号、2号、15号、16号、20号、43号、44号以及68号钻孔。揭露厚度3.2019.30米,揭露层顶标高-23.98-5.60米。棕黄色,节理及裂隙较发育,节理面呈闭合微张开状,节理面见铁染现象,岩芯呈碎块块状,岩体粗糙,矿物蚀变中等,复合片钻头钻进速度较慢,取芯不易,较易碎,岩样锤击声哑,用镐难挖,开挖后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