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974195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依法执教。认真学习与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四项根本原那么,拥护党的根本路线;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树立新的课程观,实施素质教育;自觉参加政治学习活动;积极参及民主管理学校;遵纪守法,为人师表。二、爱岗敬业。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自觉维护学校利益,尽职尽责、教书育人,注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工作时间里不干及教育教学无关的事,不迟到早退;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不敷衍塞责,注意减轻学生过重负担。三、热爱学生。关心保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诲,不挖苦、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

2、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安康开展。四、严谨治学。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在职进修,树立优良学风,该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良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与科研水平;坚持因村施教,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知识传授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五、团结协作。弘扬关心他人、团结协作的良好风气,同事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六、尊重家长。主动及学生家长联系,经常及家长沟通,认真听取意见与建议,取得支持及配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树立为学生、家长效劳的思想,积极宣传科学的教育思

3、想与方法,讲究沟通艺术,不训斥、指责学生家长。七、为人师表。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标准安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不搞不正之风,不搞小团伙、小集团;以身作那么,注重身教,成为学生的表率,自觉维护自身的良好形象。八、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九、积极参加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乐于承当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并认真完成。十、积极参加有益扩大学校影响,有利学校声誉及形象的社会活动。2请简要谈目前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应该如何重建,才能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开展答:反思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我们发

4、现其存在的弊端有:第一,以“分为本,盛行分教管理;第二,以“拿为本,形式主义泛滥;第三,以“权为本,权力至上。可见,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必须重建。重建的学科管理制度要致力于:第一,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使教学研究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开展的永恒动力。第二,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使广阔广阔教师学生有一种法定的形式与正常的渠道参及学校的管理工作,让广阔教师与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第三,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在考评内容与标准上,表达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与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在考评的组织实施上,杜绝一切形式主义,使考评过程成

5、为引导教师学会反思,学会自我总结的过程,在考评结果的使用上,防止片面化与绝对化,杜绝分教主义,从教师专业成长的全过程来对待每次考评的成果。3第一种是传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承受者的位置上,教师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与目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这样做,学生将整天处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与独立性被消蚀,思维与想象力被扼杀,学习的举与热情被摧残,严重阻碍学生的开展,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第二种是探究发现式的教学方法,教师把学生置于知识的发现者,探究者的位置上,教师将学习内容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引导学生主

6、动、独立地探究学习,这样做,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与独立性不断生成,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意识与疑心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与对教师的超越,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得到提升,促进素质提高。4一、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根底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及策略是什么(一倡导全面、与谐开展的教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根底知识及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与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二重建新的课程构造。改变课程构造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与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与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

7、适应不同地区与学生开展的需求,表达课程构造的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三表达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与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及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与科技开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经历,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四倡导建构的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承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及、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及合作能力。(五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及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开展、教师提高与改良教学实践的功能。(六促进课程的民主化及适应性。

8、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5、请就“课程构造相关内容谈谈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与进步性。答:根底教育课程构造涉及的问题,从纵向来看,即怎样依照党的教育分针与素质教育理念来设计根底教育的各个阶段及其管理职责的分配,以确保每一个儿童都享有学习的权利;从横向来看,即在每一个教育阶段怎样有方案地安排儿童的学习机会以及根本标准,以利于每一位儿童的全面的、均衡开展。1.强调综合性,克制学科门类过多、相互独立的倾向。2.加强选择性,以适应地方、学校、学生开展的多样化需求。3.确保均衡性,促进学生全面、与谐的发展。6、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应该在哪些

9、方面求突破1.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加强课程及社会、科技、学生开展的联系。构造。3.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阶段课程。4.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开展效劳。7、什么是建构主义教学观有哪些特点教学应该通过设计一项重大任务或问题以支撑学习者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设计真实、复杂、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学习环境及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及问题解决活动;提供时机并支持学习者同时对学习内容与过程进展反思与调控。特点:1. 方法的导引性及支撑性。2. 学习环境的内容丰富性、挑战性与开放性。3. 评价的鼓励功能及支持反思与自我调控的功能。4.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

10、、共创互动合作、支持双赢的学习文化。5. 教学情境的浸润性功能。8、当前的课程改革表达哪些课程理念1.注重根底学力的提高;养成;3.创造性及开放性思维的培养;价值观教育与道德教育;5.尊重学生经历、开展学生个性;9、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具体包括哪些内容有哪些特性分析这种设置的合理经历、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表达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历及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也是新的根底教育课程教学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三年级开场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2.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效劳及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劳动及技术教育。3.特性: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4.这

11、种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与主动探究为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空间;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并学以致用;推进学生自我、社会与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及体验,谋求自我、社会及自然的与谐开展。10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1要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是历史开展的必然选择2树立素质教育观念,要树立素质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师生观。二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1充分发挥政府作用2加大教育督导力度3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4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与衔接。三、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1改革内部管理体制2提高校长与教师的素质3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11、实施

12、素质教育应防止的误区:1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尖子生2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什么都学、什么都学好3素质教育就是不要学生刻苦学习,“减负就是不给或少给学生留课后作业4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教师成为学生的合作者、帮助者与效劳者5素质教育就多开展课外活动,多上文体课6素质教育就是不要考试,特别是不要百分制考试7素质教育会影响升学率。12、教师职业的性质: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化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当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立者与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2是促进个体社会的职业,教师是教育者。教师主要通过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的。第一,搞好教学工作。第二,做好思

13、想品德教育工作。第三关心学生的安康。13、教师的作用:1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社会的开展与人类的延续中起桥梁及纽带作用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塑造年轻一代的品格中起着关键性作用3教师是人的潜能的开发者,对个体开展起促进作用14、教师的角色:1教师的一般角色:传道者,授业、解惑者,典范,管理者,朋友。2教师在新课程中的角色: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资源的建立者与开发者。15、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根本内容是什么道德素养对普通中小学教师的道德的要求是“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综合起来看,对中学教师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要求:1忠

14、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要做到:依法执教,严谨治教。爱岗敬业,廉洁从教。2热爱学生。教师必须做到:全面关心学生;尊重与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理解与宽容学生;解放与放飞学生。3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必须做到:善于及同事合作;善于及家长与社会合作。4以身作那么,为人师表。教师必须做到:加强修炼;言行一致。16、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素养:1对学生的开展进展分析、预测与指导的能力2驾驭教材与组织教学的能力3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5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6较高的教育机智7教育科研能力17、教师应具有哪些个性素养: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以便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

15、诸如热情、有责任心、仁慈友善、耐心周到、有幽默感、善于交际、乐于助人、合群合作、公平客观等良好的个性品质。18、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常有这种情形: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不管学生答复得对及否,教师一概肯定,“你真行,“你真棒,“你真了不起,或一律送上小礼物以示奖励,或给以热烈的掌声。请你评判一下这种作法的得及失。(1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提倡鼓励性评价。(2对学生好的言行给予肯定与表扬,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各种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在快乐中认识周围的人与事。(3对学生的答复要进展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学生创造性的答复一定要肯定与鼓励,学生错误的答复,教师要有具体的意见,鲜明的观点。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指出来。恰当的、客观的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