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970976 上传时间:2022-07-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年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年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年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年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年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一)本年度目标完成情况。 1、报送叶家店村9组院落整治先进典型案例1篇,农村环境整治经验报道材料1篇,金堂报刊登环境整治1篇。 2对“七乱”、“城市病”、“三线”、和市场环境及公厕管理完成率达70%。积极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及村民自治完成率8%以上。 .全面开展农垃前端分类工作完成率8%。打造了黄桷树和安家街两条示范街道,完成率100%。 全面的摸底调查,全镇有违章搭建的有473。违法建设的有170(属于2008年以后改建未报建的),并对主要交通要道的建筑物进行了固化影像摄影(如金堂大道两边,铁三赛场周围,官清路,老赵官路等)。 .在各村两委的支持配合

2、下,对场镇、叶家店村、白马泉村进行整治拆除了违建(筑)物650平方米,全年制止了正在违章搭建的3户。 6、每个村在主要交通要道上都挂了关于违法建设整治宣传标语幅,并发放了违章搭建整治宣传资料30余份。使群众知晓率达到1。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1、将叶家店村组打造成了院落整治示范点,以此来带动各村(社区),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爱护环境、重视环境建设的意识,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氛围,推动全镇人民共同建设清洁、整齐、优美的城乡环境的进程。 2、将白马泉村作为村容村貌示范点,从9月份开始进行宣传,1月开始进行整治阶段。 3、街道设置了示范街道宣传牌1个,从10月起每月开展“

3、卫生文明示范户”评比。 (三)特色亮点工作情况。 、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求写入村规民约,以此来约束村民的行为。 2、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中,村委会建立建全了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先由各组组长每天对本组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再由村支书带领村五职干部对各组进行每周不定期的环境卫生检查,再由镇城管办和镇纪委每周不定时进行抽查。实行村干部包组,组长包户的形式,层层落实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加强工作督查。 3、实行“一议两评两监督”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议,由村民议事会对经费使用情况,保洁员工资发放等问题进行议定。两评,即评选优秀保洁员和文明卫生户。并对评选出“优秀保洁员”和“文明卫生户”进行奖励。两监督,

4、由农户监督保洁员的同时,保洁员也监督农户。 4、实行“卫生网格化管理”,每个保洁员负责个组的日常环境卫生和道路的清扫保洁(沟渠、中转房(桶点),落实岗位,落实工作责任,实行定人、定组、定岗、定责实行“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模式。 .对全镇村、组干部、相关科室负责人进行了关于农房违法建设整治工作培训会,安排布置了拆违工作要求,整治内容等。 6.明确目标、落实了责任,各村(社区)由村(社区)主任牵头,具体由村治保主任负责整治、巡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确保不出现新增违法建设用地和乱搭乱建情况。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群众卫生环保意识薄弱。农村长期遗留的生活陋习一时难以改变,垃圾乱扔乱堆乱放等现象时有

5、发生,及时清扫整理庭院内外卫生环境的自觉性不强,自觉维护公共卫生环境的意识薄弱。 (二)基础设施不建全。目前各村社区垃圾桶及果削箱严重不足,201年报损垃圾桶138个,向城管局申请100个,只提供了18个。造成垃圾清运困难。 (三)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现象时有发生。按照上级要求的标准,按规定指定的停车点停放车辆;乱停放车辆全年达69辆,占道经营,乱摆设点经营约280次。但由于长期以来养成的不良习惯,许多群众仍然乱停乱放;商家有出摊占道的现象。对商家进店经商这个要求的抵触情绪很大,日常管理的难度很大。 内容总结(1)XX年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总结 (一)本年度目标完成情况(2)违法建设的有7520(属于28年以后改建未报建的),并对主要交通要道的建筑物进行了固化影像摄影(如金堂大道两边,铁三赛场周围,官清路,老赵官路等)(3)实行村干部包组,组长包户的形式,层层落实城乡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加强工作督查(4)两监督,由农户监督保洁员的同时,保洁员也监督农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