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题: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操作例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11957766 上传时间:2023-07-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专题: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操作例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育专题: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操作例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教育专题: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操作例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教育专题: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操作例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教育专题: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操作例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专题: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操作例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专题: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操作例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操作例谈广州市广外附设外语学校小学部高语组 詹智梅08年郭思乐教授来我校作关于生本教育的报告,中途播放了一小段天河华阳小学何建芬老师的语文教学视频,虽然只有短短的十来分钟,我却被深深地震撼了!她的学生在课堂上自信大方、侃侃而谈,出口成章、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课堂充满了勃勃的生机,焕发着生命的活力。毫不夸张地说,她的课带给我的触动丝毫不亚于窦桂梅、王崧舟等大师,某种意义上讲甚至更大。因为在这些大师以及其他名师、新秀的课堂上让我们更多感受到的是教师的智慧与精彩,但何老师的课堂显然学生的光芒盖过了老师,而且学生的精彩不是教师引导下偶然表现出来的精彩,他们的精彩是经过某种

2、特有的训练已经内化为学生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外在体现,成为了一种常态化的很自然的表现。到底是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方法产生了如此强大的教育功效呢?对教学技巧、技术一向比较感兴趣的我就在那一刻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研究生本,走生本教育之路,让我的学生也像何老师的学生一样,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成为张扬个性、激扬生命的地方。 于是,从那次报告之后,我就开始在网上搜索有关生本的论文、教学设计、课堂实录、教学视频,特别是来自一线教师的。只可惜,那时搜到的案例和视频实在不多。而任教2个班的语文兼一个班的班主任再加教研组、备课组的事物使得我没有更多的时间再去研究别人的生本,只能在自己的教学实践

3、中去琢磨。09年春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到今年上学期六年级毕业,经过两年半的时间,我摸着石头过河,终于日见成效,从杨氏之子到蒙娜丽莎之约,从普罗米修斯到养花,一节节生本公开课不仅获得了校内领导同事们的认可,也获得了来自全国生本研修班和其他外地同行们的赞誉。下面将我在生本教育实践中的点滴感悟和做法作一个梳理总结。生本教学的基本步骤是1.学生课前先学2.课堂上小组交流 3.小组汇报 全班互动 4.读写拓展或总结反思。首先我们来说说“课前先学”。课前先学通常以“前置性作业”的方式呈现,以下五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先学的内容。我们通常把它分为两部分,即整组先学和每课先学。语文教材以“组”为单位编排,我们认

4、为不管是学生的自学还是老师的教学都要注意体现“组”的整体性。所以就有了“整组先学”。内容包括1、通读全组教材,了解每课内容,整体感知本组主题和写作特点。2、查找资料,筛选整合:A、关于作者的:作者简介、代表作品,精彩片段,他人的评价及作家言论等。B、关于课文的:写作背景、文中出现的知名人物、地点、事件等有关资料。C、与本组主题相关的:诗词、名言、美文、歌曲等相关资料。下面我们来看2个例子人教版五下第10册第二组“永远的童年”整组先学前置性作业:一.读导读,明确本组的主题和学习要求。二.快速默读本组教材,了解每课大致内容,感知表达特点。三.查找资料:1、本组课文的作者简介。2、描写童年的优美、精

5、彩片段或佳句5个,描写童年的诗歌1首,学唱童年的流行歌曲1首。3、购买本组作者的有关代表作书籍至少一本。再如:人教版五下第10册第三组“语言的魅力”整组先学前置性作业:一.读导读,明确本组的主题和学习要求。二.快速默读本组教材,了解每课大致内容,感知表达特点。三.查找资料:生活中不乏精彩的语言,关键是要善于发现。请同学们从书中、网上、电视上或向家长请教,搜集古今中外一些有艺术性、有魅力的语言资料,打印或做幻灯都可。1、小幽默故事2个。2、小笑话2个。3、有意思的广告词5则。4、精彩的相声或小品片段1个 。5、你喜欢的影视剧对白片段1个 。 每课先学一般要做八件事标段、画词、查词、注音、写字、组

6、词、批注、提问。我把它概括为一首小诗,很好记,孩子们也很感兴趣:标段画词查新词,注音写字并组词,精彩语句写批注,提问两个课题处。解释一下这八件事:标段就是标出自然段;画词就是画出文中的新词和好词。查词一般要求只查4个左右比较难懂的,读了句子好几遍也不理解的,那么就查工具书,但是不能照抄,要用自己的语言简洁地写在书上。注音就是给课后的生字注拼音,写字就是把每个字写一遍,34个难写易错的要写2遍,组词就是给每个生字组2个词语,一个是课文中的,一个是生活中常见的、自己懂的。“精彩语句写批注”因文而异,一般来说,精读课文围绕课后问题画句子写批注,略读课文围绕课前阅读提示中的问题画句子写批注。每课要求批

7、注5处左右。“提问两个课题处”指的是把自己读课文时产生的疑问写在课题处。这八个要求有落实基础知识的,有针对课堂深入学习的,有培养质疑能力的,基本把整篇课文地毯式地自学了一遍。这样的有备而来,学生就不愁在课堂上无话可说了。我们来看2个例子人教版五下第二组“永远的童年”课例冬阳.童年.骆驼队前置性作业一、默读课文,完成以下任务: 标段画词查新词,注音写字并组词。二、批注:1、作者写了童年生活的哪几件事情?在相应的自然段后面用小标题概括。2、把描写骆驼的句子画下来,它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3、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很深?4处以上。人教版五下第三组“语言的魅力”课例杨氏之子前置性作业一、仿照同步解析“课前

8、热身”第1题在书上标出停顿,多读几遍。二、给课后生字注音写字并组词。三、将课文下面的第27个注释抄在课文中相应的字词处。并借助注释、插图、工具书,了解每句话的大意。四、网上查找或购买世说新语,读一读其中的小故事。 二是先学的时间。整组先学一般安排在周末,因为我校是寄宿制,学生周末才回家,所以上网查找资料只能安排在周末。查找资料一般分两个周末完成。每课先学一般放在晚自习或课堂上。三是先学的形式。先学的形式有很多,如听、说、读、写、看、查、做等。四是先学的方式。先学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学习,也有小组合作,如做幻灯、手抄报等。小组同学用QQ等方式互传资料进行整合,合作完成。五是先学的检查与落实。一般来说

9、,常规性任务如字、词等基础知识由学习小组成员互查,而个性化任务如资料、批注、提问等则在课堂交流中体现。课前先学之后就是最为关键的课堂学习,生本课堂学习最突出的形式是小组合作。先是小组交流,再是小组汇报。因此搞好班级小组建设至关重要。首先按照座位就近的原则组建小组,一般45人组成,会说的、爱说的二、三个的搭配着不爱说、不会说的一、二个。接下来可以给每个小组定一个响亮的名字和口号。如我们班的9个小组和口号:马到成功小组:人心齐,泰山移。锦上添花小组: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起来力量大 。八仙过海小组: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出类拔萃小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齐心协力小组:四人同心,其力断金。旗开得胜

10、小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前程似锦小组:四人团结一只虎,五人团结一条龙。勇往直前小组:单丝不成线, 独木不成林十全十美小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组名和口号都有了,接下来就是培训小组长,这一点尤为重要。小组长是小组学习的组织者、调控者、引导者,相当如小组的老师。所以老师的一些组织、引导语言应该示范给小组长。比如小组要合作学习时,小组长必须高喊着口号:人心齐其他的组员要积极回应口号:泰山移,同时迅速向组长围拢。有了这个口号的互动,小组人员聚集得特别快。聚拢之后,组长要说开场白:大家好!下面我们来交流(把学习的任务说出来)。我先来说。请大家看到读句子、谈体会。我说完了,有补充的吗?请

11、下一位(这个时候的小组交流同学们想说哪里就说哪里,可以不按课文的顺序。但是大家都说完后,要按照课文叙述的顺序来决定等会上台汇报发言的顺序。等到小组上台汇报时,组长又有一个开场白:大家好!我们是XX小组。我们的口号是人心齐组员回应泰山移。我们来汇报一下(交待学习任务)首先有请XXX。小组汇报完毕后组长要说结束语:我们小组汇报完毕,有请下一组。这里特别值得提醒的是,每次小组合作交流时尤其是刚组建小组时,教师一定不能袖手旁边,要四处巡视,到每个小组去俯身倾听,关注交流情况,及时调整和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个小组既有序又有效地合作。 小组组建好了,才能进行合作交流和上台汇报。这都有一定的表达规范。

12、下面是我们常常采用的一些生本课堂的表达规范:学生课堂表达的范例1、初读课文后,可采用如下表达方式: 读了这篇课文,我知道了(明白了 读了这篇课文,我若有所思(恍然大悟、深受启发 读了这篇课文,使我思绪万千(豁然开朗、感慨不已2.全班交流时, 可采用如下表达方式: 请大家把关注的目光投向第x自然段 请大家把注意力集中到第X自然段. 请大家把视线转移到第X自然段. 请大家和我一起看到第X自然段3.读句子谈体会时,可如下表达: 从整体上谈:我从这句话体会到了 抓重点词谈:我找到了词语,请大家点出来。我从这些词语里体会到了 展开想象谈:读了这句话,我仿佛看到了听到了我感受到. 从表达上谈:这句话运用了

13、.手法,写出了. 联系生活谈:读了这句话,我想到了我自己(生活中类似的人、事、景) 结合资料谈:读了这句话,我想到我在书上(电视上、网上)看到的(调动积累谈:读了这句话,我的脑海里涌现出了这样一句诗(一句名言,一首歌、成语、谚语等)4.小组汇报时的表达: 开场白:大家好!我们是十全十美小组。我们来汇报一下 结束语:我们小组汇报完毕,掌声有请下一组。下组上台时先对前面的小组进行热情的鼓励: 大家好!我们是 小组。刚才XX小组的发言非常精彩,我们也不敢落后。我们汇报的是5.生生互动时的表达: 针对谈体会的: 台上的同学:我说完了,大家有补充的吗?有没有不同的说法?有什么疑问吗? 谢谢你的补充。或:

14、谁来帮帮我? 台下的同学:(补充)我觉得你刚才说的很有道理,我还想补充一点 (评价)我认为你思考得很全面 (反驳)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我认为 (质疑)我有个问题想问问你针对朗读的: 台上的同学:请大家评一评我得怎么样? 谢谢你的鼓励(或意见),我会继续努力(或改进)。 台下的同学:我觉得你声音响亮,但 你读得绘声绘色,特别是哪个词、哪个词 你的朗读仿佛让我看到了.想到了. 你读得不错,但我想挑战你,咱们比一比 听了他的朗读,我也想来试一试当然,课堂学习不仅仅是小组交流和小组汇报,如何保证课堂学习的效益,使全体学生全程积极主动地参与,全身心、高质量地参与?以下四个方面都很重要,分别是倾听、交流、质

15、疑、做笔记。关于“倾听”有三个关键词:目光、表情、插嘴。语文课的“倾听”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发言时的倾听和朗读时的倾听。发言时的倾听可用一句话概括“身动眼动心也动,表情配合可插嘴”。具体要求是:老师讲话看老师,同学发言看同学,自己发言看大家。发言者与倾听者身体与身体相对,目光与目光相遇,在一次次目光的相遇中,大家的思想越来越集中,心灵越来越契合,真正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种“共同的在场状态”汇成一股强大的暗流推动着课堂高效地向前行进。除了目光的相遇,倾听者还可以用适当的表情、声音对发言者做出积极的回应,如表示认同的会心一笑,或表示不同意的摇摇头,或者是若有所思的皱眉头、或小声嘀咕插个嘴等,这都是“在场状态”的表现。至于朗读时的倾听,通常做法是要求学生听完再纠正读错的字音,但我要求学生“双手捧书专注听 如有读错即纠正”,不等待,不回避,听到错误立即纠正,这样做反馈及时,强化注意,训练了倾听的专注性。关于“交流”,也有三个关键词:互动、文采、个性。“互动”要求无论小组还是全班发言,后一个同学一定要在前一个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