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四)燕歌行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950588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四)燕歌行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四)燕歌行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四)燕歌行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四)燕歌行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四)燕歌行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 课时跟踪检测(四)燕歌行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燕歌行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一、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诗歌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燕歌行作者写的是边塞战争,但重点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广大兵士,讽刺和愤恨不恤兵士的将军。B燕歌行中用了大量的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C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为了表现边防将士高昂的爱国精神,诗人用了对比手法,极力渲染、夸张环境的恶劣,以突出人物不畏艰险的精神。D岑参很善于抓住环境和细节来描写唐军将士勇武无敌的飒爽英姿。解析:选CC项,“诗人用了对比手法”不对,应为“典型的细节描写”。2下列各句中,所引名句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春天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季节,诗人们

2、总是喜欢用春天来比喻美好的事物。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面对皇帝的退缩、士大夫的排挤和世人的辱骂,心灰意冷的王安石选择了隐居。C“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梅葆玖是梅兰芳的第九子,他不仅继承了“梅派”的精湛技艺,而且形成了新风格。D“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中秋佳节,夫子庙游人如织,怎奈天公不作美,突降的大雨让游客们扫兴而归。解析:选CA项,诗句写的是一夜风雪之后树上都是白雪,像是开满了梨花,不能用来形容春天的事物。B项,诗句意思是远在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的情况,就说我心地纯洁像玉壶中的冰一样,与“隐居”语境不符。C项,诗句意思是长长的丹山道上,美丽的桐花覆盖原

3、野,花丛中传来一阵阵雏凤的鸣声,这清脆嘹亮的声音比老凤的鸣声来得更悦耳动听,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意思,符合语境。D项,诗句意思是这优美的景色和美好的时光,让我怎样面对?那让人快乐的事情正在谁家的院子里面上演?不符合语境。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天子非常赐颜色。(2)金伐鼓下榆关,_。(3)_,单于猎火照狼山。(4)_,美人帐下犹歌舞!(5)杀气三时作阵云,_。(6)_,死节从来岂顾勋?(7)君不见沙场征战苦,_。(8)轮台九月风夜吼,_,随风满地石乱走。(9)马毛带雪汗气蒸,_,_。(10)虏骑闻之应胆慑,_,_。答案:(1)男儿本自重横行(2)旌旆逶迤碣石间(3)校尉羽书

4、飞瀚海(4)战士军前半死生(5)寒声一夜传刁斗(6)相看白刃血纷纷(7)至今犹忆李将军(8)一川碎石大如斗(9)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10)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二、拓展阅读4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1)这首诗写了_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本诗_、_、_、_等词语可以看出。(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的?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1)重阳节九日登高酒菊(2)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诗人一是直抒其情,二是运

5、用想像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感情。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入昌松东界山行高适鸟道几登顿,马蹄无暂闲。崎岖出长坂,合沓犹前山。石激水流处,天寒松色间。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注本诗写于天宝十一载,为诗人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途经昌松县所作。昌松,唐代凉州属县,故城在今甘肃省古浪县西。登顿:指上下山。合沓:重叠聚集。顾刀环:看刀上之环。“环”与“还”谐音。(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首句用“鸟道”形容山路,读者可由此联想到“蜀道”,从而体会山行之难。B第二句看似写马,实际是写人,从中可见诗人风尘仆仆、不畏艰险的形象。C“犹前山”三字言简意丰,既写山之绵延,也流露出诗人

6、走不出前山的急切。D颈联两句一动一静,绘声绘色,极写山景之美,说明诗人心境已因此改变。E诗的前六句写山行,一句一个画面,为最后两句写山行感悟做了很好的烘托。解析:选CDC项考查对诗歌语言和思想内容的分析与鉴赏。“合沓”写群山重叠聚集之状,这在注中已作解释,“犹前山”由“合沓”延伸而来,如果解为“还在前山”“走不出前山”,那群山“重叠聚集”之说就无从谈起了。可见“犹”不当作“还是”理解,结合前后文,应是“犹如”之意。因此C项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D项考查对表达技巧和人物形象的分析与鉴赏。“石激水流处”属于动景,暗写水声;“天寒松色间”属于静景,描绘颜色。这两句在写山行之难的同时,也写出了山景之美,

7、说法合理。但由此推出“诗人心境已因此改变”则缺少依据,因为从全诗看,诗人深觉山行之难的心情是贯穿全诗的,颈联的“绘声绘色”虽然在客观上写出山景之美,但从诗人写作的主观意图来看,还是着眼于表现山行之难,诗人心境不可能因此改变。另外,从尾联表达的情感看,前三联也只有一以贯之写山行之难,才能更好地表现诗人的豪情壮志。因此D项的分析与赏析是不恰当的。(2)这首诗尾联“王程应未尽,且莫顾刀环”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所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同:都表达了心系国事、思念家乡的情感。异:高诗侧重于表达诗人以国事为重,还家之念暂放一边的壮志豪情;范词则侧重于表达

8、诗人边功未建,归家之期难定的苦闷心情。三、语言表达6下面这段文字摘自大型电视纪录片唐之韵,请结合语境填写上一个比喻句。盛唐的边塞诗意境高远,格调悲壮,_。盛唐的边塞诗人视野开阔,胸怀激荡,充满了磅礴的浪漫气质和一往无前的英雄主义精神。他们唱出了时代的最强音,充分体现了盛唐精神,是古代诗坛上绝无仅有的奇葩,是后世诗人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峰。答案:雄浑的军号,一声声吹得历史都热血沸腾7重新排列下列句子,使其意义完整,语脉连贯流畅。(1)像岑参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为渲染天气的严寒、环境的艰苦和临战的紧张气氛仅用“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句,抓住马身上汗水凝而又化,化而又凝的细节入诗,一切尽在不言中了。(2)一首小诗,以细节为中心组成全篇,往往能显得凝练、集中、韵味无穷。(3)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这种“见微而知著”的效果,运用活生生的细节,集中、凝练、鲜明、生动地体现神韵,自有其奇妙的艺术功效。(4)常言道:一滴水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一片枯叶能显现肃杀的清秋,窥一斑而见“全豹”。答:_解析:本句群共4句,可分为两大部分,(1)(2)(3)是文学细节的效果,(4)为“水”、“枯叶”等自然景物。很显然,(4)为引起,然后过渡到文学作品,(3)中“也能”表明(3)承接(4),然后以“小诗”(2)为证,最后具体举例(1)说明。答案:(4)(3)(2)(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