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教学设计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94766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美》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谈美》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谈美》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谈美》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谈美》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美》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谈美教学设计教学目的: 1、理解朱光潜的生平与创作,并理解谈美的创作背景和重要内容 2、阅读谈美的部分文段,体味何谓“美”。 、探究“美、移情、艺术和人生、美感和快感”等章节的内涵。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美和美感、移情、艺术和人生、美感和快感等美学一系列的基本常识。过程和措施1、 以教师的解说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己积极地品读名著。2、 规定学生用圈点批注的方式阅读,并找出各个章节的核心词。情感和道德目的:1、 让学生真正理解美学的内涵是免俗,远离功利。2、 培养学生纯正高雅的审美情趣,引导学生用出世的心态去做入世的事业。教学设想 名著导读的精髓应当是让学生积极地去品读名著,教师的任务

2、重要是调动学生的阅读爱好,指引学生阅读的重点。讲朱光潜先生的谈美,我觉得“美学”自身就是一种很深奥的问题,专业性很强,术语较多,学生缺少必要的专业知识作支撑,不也许结识得很清晰,过于枯燥的解说学生一定不会接受。我想运用生活中常用的现象引导学生去感知美,然后从文本中找出各个知识点的核心词,对照作者的观点体味什么是真正的美,从而结合文本研读美感、移情、艺术和人生、美感和快感等基本的美学知识。学生在初步认知了美的基本上,引导她们认知美的核心是“免俗”和“远离功利”,最后告诫学生爱惜生命,体味生活,引导学生用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业。教学过程一、 导入:列举学生熟知的名著,运用名著的魅力,引出朱光潜的

3、名著谈美。二、 简介作者、理解创作背景三、 美感修养:结合教材上的内容,一方面要学生明白美感修养,并且列出这一章节的核心词:出世、免俗、无所为而为、道德依托。解说这些词语的含义,让学生明白美是流淌在心中的一种不带功利的认知,“免俗”是其核心。四、 明白了美感修养,就该弄懂美感是如何培养的。这一节,我结合文本中商人、科学家和画家对一棵古松的不同态度的具体事例,解读实用、科学和美感三种态度以及它们不同的目的。接着展示古松和万里长城的图片,让学生从美感的态度来认知,来感受古松和万里长城带给她们的心灵震撼。再结合原著,让学生品味美的事物“指引人们的灵魂、净化人们的思想”。五、 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用

4、学生熟知的“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等诗词解读距离产生美。联系钱钟书的围城,解读“围城心态”:我看你的好,你看我的好,无非是由于有距离,有神秘感而迸发出美感,使人向往。2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六、 移情作用: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最为熟悉和喜欢的,也是导读的有效切入点。联系学生平时学诗歌鉴赏时理解的“以我眼观物,故万物皆着我色”“赋情于物”等知识去理解“花会哭”、“海会笑”,进而弄懂移情作用的内涵是“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映射到身边的事物中去”。21cjy.cm七、 讨论美感与快感的区别:展示希腊女神雕像和血色艳丽的英国姑娘的图片,辨别这两种极易混淆

5、的概念,指出美感是直觉的,不是感官刺激,它不含功利目的。而快感只是感到快乐而联想到自己的欲望。2教育网八、 简朴列举审美活动中的一系列现象,如美感与联想,考证、批评与欣赏,美与自然,写实主义和抱负主义,艺术与游戏,发明与想象等。重点解说学生略有感知的美与自然,引出美是对自然的再加工和再发明。21cjyco九、 结尾:联系人生的实际,提示学生爱惜生命,体味生活,要学会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驻足停下来,看看眼前的风景,品味一下生活!正如朱光潜所说:“慢慢走,欣赏呀!”总结美感的精髓在于免俗、远离功利,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附谈美15个话题: 一 我们对于一棵古松的三种态度实用的、科学的、美感的 二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 三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宇宙的人情化 四 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 五“记得绿罗裙,到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 六 “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 七 情人眼底出西施美与自然 八 “依样画葫芦”写实主义和抱负主义的错误 九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艺术与游戏 十空中楼阁发明与想象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发明与情感 十二 “从心所欲,不逾矩”发明与格律 十三“不似则失其所觉得诗,似则失其所觉得我”发明与模仿 十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天才与灵感 十五 “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