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配套单元评估质量检测22新人教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944359 上传时间:2023-1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配套单元评估质量检测22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配套单元评估质量检测22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配套单元评估质量检测22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配套单元评估质量检测22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配套单元评估质量检测22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配套单元评估质量检测22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一轮复习配套单元评估质量检测22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十二)第二十三、二十四单元(60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倒计时,读秒到零,起爆!刹那间,一团巨大的火球腾空而起,天空和大地燃烧起来,太阳都变成灰色了。随后就是一声巨响,向外扩展,火球在翻滚,在升高,在膨胀,橘红、靛蓝、绒白地变换着,终于,它定格成一朵直立在空旷的天地之间的蘑菇云,令人恐怖的美丽!”材料记载的新中国科技成就是(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B.“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C.第一枚运载火箭发射 D.“神舟5号”载人飞船【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能力。由材料中的信息“起爆”“火球腾空而起”“巨响”“蘑菇云”等判断,这是1964年中国

2、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诺贝尔奖金委员会主席蒂斯利尤斯曾评价说:“比核能更有说服力的是胰岛素。因为,人们可以从书本中学到制造原子弹,但不能从书本上学习制造胰岛素。”这一观点主要是针对我国成功( )A.爆炸原子弹 B.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试爆了氢弹 D.建成了核电站【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由“制造胰岛素”可以判断这一成就指中国于1965年首次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这是世界上第一个蛋白质的全合成,开辟了人工合成蛋白质的时代。3.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作总结发言时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看这应该成为我们的方针。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讲学术,这种学术可以,那种学

3、术也可以,不要拿一种学术压倒一切。你如果是真理,信的人势必就会越多。”这一发言应该是在( )A.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提到的C.发出“向时代学习,向人民学习”的口号中提到的D.1956年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逐步建立时提到的【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正式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4.(2011皖南八校模拟)1967年,有位作家说:“曾经有人说过,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我却要说,做文人难,做作家尤难。”这位作家这样说的原因是( )A.20世纪60年代缺乏创作素材B.作家搞创作比较辛苦

4、,得不到社会的认可C.“文革”期间“双百”方针受到严重冲击和破坏D.改革开放以后,“双百”方针没有得到及时恢复【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967年”,此时处在“文革”时期,“双百”方针受到破坏,作家很容易被扣上反动分子的帽子。5.2009年9月21日,全国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召开,山东省的闯关东等七件作品获“优秀作品奖”,这是贯彻“双百”方针的结果。下列关于“双百”方针的说法,正确的是( )在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之际提出“双百”是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它是我党领导文学艺术和科研工作的基本方针它促进了我国文艺和科研事业的繁荣A. B. C.

5、D.【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全面掌握“双百”方针的能力。“双百”方针指在艺术上“百花齐放”,在学术上“百家争鸣”,它是1956年春由毛泽东提出的,促进了我国文艺和科研事业的繁荣。6.(2011大连模拟)新时期以来,邓小平强调:“无论如何,思想理论问题的研究和讨论,一定要坚决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是三中全会决定了的,现在重申一遍,不允许有丝毫动摇。”据此我们可以判断( )“双百”方针得到恢复新时期文化事业又走上了健康的发展轨道“双百”方针具有长久性的指导意义文化事业成为我党的工作重心A. B.C. D.【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邓小平的话反映出新时期我国的文化事业又恢复了正

6、确的指导思想,走上了健康的发展轨道。“双百”方针将长期指导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事业,所以说法正确。但这并不能说明文化事业成了我党的工作重心,党的工作重心依然是经济建设,因而说法错误。所以只有C项符合题意。7.下图反映了近几十年来文盲、半文盲在我国总人口中的比例变化情况,以下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国民教育体系的初步形成B.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确立C.“双百”方针的顺利实施D.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注意题干中的时间限制及比例逐渐变小的变化情况。上图反映了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的情况。这是全方位教育改革的展开,尤其是教育立法取得进展的结果。8.邓小平曾在科学

7、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 )A.“载人航天工程” B.“双百”方针C.“科教兴国”战略 D.“三个面向”方针【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教育优先发展的思想,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故选C。9.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中评价法国19世纪一部文学作品集时说:“(它)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这部文学作品集的

8、作者是( )A.雨果 B.狄更斯C.巴尔扎克 D.托尔斯泰【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能力。结合材料信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可知,该作者是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10.台湾文化名人蒋勋在其孤独六讲一书中指出等待戈多中“戈多”的名字源于“上帝”(God)一词的音译。这意味着以等待戈多为经典的现代主义文艺作品体现了人们( )A.厌恶战争,呼唤和平 B.虔诚信仰上帝C.崇尚传统与权威 D.陷入精神危机,呼唤心灵家园【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现代主义渲染了当代西方人苦闷、迷惘、虚无情绪和变态心理等精神创伤;A、B、C三项均与现代主义无关。11.

9、下列绘画作品能反映人们对“理性王国”的失望的是( )A.自由引导人民 B.马拉之死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格尔尼卡【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调运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A是法国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作品,反映的是人们对“理性王国”失望后的精神寄托,故A正确。B是新古典主义作品,C是现实主义作品,D是现代派美术作品。【类题拓展】西方文学艺术表现形式的演变及原因。在西方艺术发展史上,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是一脉相承的,这种演变以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为基础,同时又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从作品表述的内容来看,人们对资本主义从向往到失望到批判再到心灵遭到扭曲,都体现在艺术作品中。

10、12.以下绘画作品是2010年5月1日在上海开幕的世界博览会法国馆展出的法国国家珍藏品,请指出属于现实主义绘画的是( )A.晚钟/米勒 B.阳台马奈C.咖啡壶边的妇女/塞尚 D.化装间/博纳尔【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调运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不同流派的绘画及代表人物。A是现实主义画派,B、C、D均是印象画派,因此A符合题意。13.世界文化大全提出,在近现代文学、美术和音乐的发展过程中,西方涌现出了一些连接不同时代、跨越不同艺术流派的桥梁式文学家、美术家和音乐家。以下历史人物中属于这一类型的是( )雨果 海明威 毕加索 贝多芬A. B.C. D.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

11、解能力。注意限制语“连接不同时代、跨越不同艺术流派”。据所学知识:美国作家海明威在继续进行现实主义创作的同时,也奉献了大量现代主义作品;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可知正确,答案为A。14.爱尔兰作家乔伊斯1922年出版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小说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和意识表达手法构建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独特风格。下列美术作品与小说所反映的时代特征相似的是( )A.日出印象 B.毕加索自画像C.拾穗者 D.泉【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能力。由题干材料可判断,与小说所反映的时代特征相似的美术作品是现代主义;A项是印象派代表作,C项是现实主义

12、风格,D项则是新古典主义。15.电影是一种全新的艺术,自问世以来便得到迅速发展,它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称为“第七艺术”。阅读下列图片,对其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一电影放映机是美国人卢米埃尔兄弟制成的 B.图二作品是格里菲斯拍摄的,标志着电影的诞生C.图二、图三都是著名的黑白无声商业影片D.图四是1927年拍摄的世界上第一部彩色有声电影【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识图、分析能力。电影放映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A项错误;B项是20世纪初的成就,不是电影诞生的标志,错误;图四是1935年的作品,不是1927年,D项错误。故选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

13、,共40分)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材料二 1977年的中国没有冬天。这一年冬季和1978年夏季报考大学的人数,竟高达1 160万!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居然拿不出足够的纸来印考卷。为了解决77级考生的考试用纸问题,中共中央决定,调用印刷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的纸张。1978年的春天来得更早。1978年3月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在会上宣布中共中央的观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改革开放20年之科教篇材料三 邓小平同志

14、在总结“文化大革命”和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教训时指出:“没有人才不行,没有知识不行。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大错误耽误了十年人才的培养。现在要抓紧发展教育事业。”他还说“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材料四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请回答:(1)材料一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这种教育革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5分)(2)从材料二中你可以获取哪些历史信息?你如何看待“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论断?(5分)(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的教育思想和指导方针。(6分)(4)材料三、四表达的观点有何共同之处?(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材料及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题,抓住材料一中的“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这一信息分析。第(2)题,注意分析材料二中的第二段话和第四段话分别介绍的是1977年恢复高考和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点。第(3)题,可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第(4)题,注意两则材料表明了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十分重视和关心教育事业的发展,将教育置于“国运兴衰”的战略地位。答案:(1)错误估计:认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统治了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