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的思维与言语4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943570 上传时间:2023-03-25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前儿童的思维与言语4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前儿童的思维与言语4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前儿童的思维与言语4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的思维与言语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的思维与言语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前儿童的思维与言语思维发展的理论 学前儿童的思维 言语的概述 学前儿童的言语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二)思维发展阶段(三)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特点(一)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2、认知结构及其获得(3) 同化和顺应 认知结构的同化:利用已有图式解释外界信息的过程。 即:当有机体面对一个新的刺激情境时,如果主体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解释这个 新刺激,这就是同化。特点:认知结构未发生改变,但仍然是主动的有时会出现曲解 认识结构的顺应通过改变已有图式(或形成新的图式)来理解外界信息过程。 特点:认知结构会发生改变。3. 智力的发展 儿童的认知就是通过平

2、衡不平衡平衡循环的过程,平衡调节的机制促进更复杂的思维水 平和知识水平的发展,即促进智力的发展。(二)思维发展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 岁) 根据儿童所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这一阶段可分为六个子阶段。第一子阶段(01 个月)是反射活动阶段。 儿童出生后以先天的无条件反射适应外界环境,并且通过反射练习使先天的反射结构更加巩 固,还扩展了原先的反射(一)学前儿童的直觉行动思维 直觉行动思维,也称直观行动思维,指依靠对事物的感知,依靠人的动作来进行的思维。直觉行动思维是最低水平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在23岁儿童身上表现最为突出,在34岁儿童身上也常有表现。学前儿童对时间概念的掌握哪些特点1 学前儿童对时

3、间顺序的概念.明显受时间循环周期长短的影响。(5-6 岁对一日之内的三个较大的事件,早上、中午和晚上已有正确的认识) 2.学前儿童丢一日时间的延伸(昨晚和明早)的认知水平低于对当日时序的认识 3.学前儿童对时序的认知带有固定性。4. 学前儿童以自身生活经验作为时间关系的参照物。5. 幼儿说出时间词语和时间概念的形成互相促进,但不同步。6. 幼儿对时序的认知经过四个连续发展的阶段7. 幼儿逐渐将时间因素和空间幼儿因素分开学前儿童判断的特点以直接判断为主,间接判断开始出现判断内容的深入化判断根据客观化判断论据明确化学前儿童推理的发展推理是判断和判断之间的联系,是由一个判断或多个判断推出另一新的判断

4、的思维过程。 推理可以分为直接推理和间接推理两大类。直接推理比较简单,是由一个前提本身引出某一 个结论。间接推理是由几个前提推出某一结论的推理。又可以分为归纳推理、演绎推理和类 比推理。(一)学前儿童推理的发展的基本特点 抽象概括性差:学前儿童的推理往往建立在直接感知或经验所提供的前提上,其结论也往往 与直接感知和经验的事物相联系。逻辑性差:学前儿童思维方式与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之间的一致程度较低,常常不会按照事 物本身的客观逻辑、按照给定的逻辑前提去推理判断,而是以自己的“逻辑”去思考。 自觉性差:学前儿童的推理往往不能服从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以至于思维过程时常离开推论 的前提和内容。(二)学前

5、儿童的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学前儿童的概括处于具体形象水平,故往往只能对事物的外部的非本质的特征进行归纳,出 现从一些特殊事例到另一个特殊事例的推理,称为“转导推理”。转导推理在幼儿身上是常见的。这种无逻辑的推理是儿童还没有形成“类概念” 。(三)学前儿童的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其简单且典型的形式是三段论。研究表明,儿童的演绎推理能力基本可以分为四种水平:自由联想型,重复前提型,实际理 由型和命题演绎型。 学前儿童的演绎推理尚处于萌芽状态,很少能达到命题演绎水平。(四)学前儿童的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推理,它在某种程度上属于归纳推理,是对事物之间关系的发现 和应用。研究表明36岁的儿童已经具有一定水平的类比推理,且类比推理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 发展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