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必考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939936 上传时间:2022-08-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必考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三必考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三必考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三必考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三必考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必考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必考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三必考数学重要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三数学位置知识点1、上、下(1)在详细场景中理解上、下的含义及其相对性。(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上下的方位,会用上、下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2、前、后(1)在详细场景中理解前、后、最的含义,以及前后的相对性。(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方位,会用前、后、最前、最后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3、左、右(1)在详细场景中理解左、右的含义及其相对性。(2)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左右的方位,会用左、右描绘物体的位置。(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4、位置(1)明确“横为行、竖为列”,并知道“第几行第几个”、“第几组

2、第几个”的含义。(2)在详细情境中,会用2个数据(2个维度)描绘人或物体的详细位置。(3)在详细情境中,能根据2个维度的数据找到人或物体的详细位置。高三数学函数知识点(1)配方法:假设函数为一元二次函数,那么可以用这种方法求值域,关键在于正确化成完全平方式。(2)换元法:常用代数或三角代换法,把所给函数代换成值域容易确定的另一函数,从而得到原函数值域,如y=ax+b+_cx-d(a,b,c,d均为常数且ac不等于0)的函数常用此法求解。(3)判别式法:假设函数为分式构造,且分母中含有未知数x,那么常用此法。通常去掉分母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再由判别式0,确定y的范围,即原函数的值域(4)不等式法

3、:借助于重要不等式a+bab(a0)求函数的值域。用不等式法求值域时,要注意均值不等式的使用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5)反函数法:假设原函数的值域不易直接求解,那么可以考虑其反函数的定义域,根据互为反函数的两个函数定义域与值域互换的特点,确定原函数的值域,如y=cx+d/ax+b(a0)型函数的值域,可采用反函数法,也可用别离常数法。(6)单调性法: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然后在根据其单调性求函数值域,常用到函数y=x+p/x(p0)的单调性:增区间为(-,-p)的左开右闭区间和(p,+)的左闭右开区间,减区间为(-p,0)和(0,p)(7)数形结合法:分析p 函数解析式表达的集合意义,根据其

4、图像特点确定值域。练习题:1.函数y=x+1x的定义域为_.解析:利用解不等式组的方法求解.要使函数有意义,需x+10,x0,解得x-1,x0.原函数的定义域为x|x-1且x0.答案:x|x-1且x02.函数f(x)=11-2x的定义域是_解析:由1-2x0x<12.答案:_<123.f(x)=3x+2,x<1,x2+ax,x1.假设f(f(0)=4a,那么实数a=_.解析:f(0)=2,f(f(0)=f(2)=4+2a.4+2a=4a;a=2.答案:2高三数学重要知识点1.数列的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数列的项.(1)从数列定义可以看出,数

5、列的数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假设组成数列的数一样而排列次序不同,那么它们就不是同一数列,例如数列1,2,3,4,5与数列5,4,3,2,1是不同的数列.(2)在数列的定义中并没有规定数列中的数必须不同,因此,在同一数列中可以出现多个一样的数字,如:-1的1次幂,2次幂,3次幂,4次幂,构成数列:-1,1,-1,1,.(4)数列的项与它的项数是不同的,数列的项是指这个数列中的某一个确定的数,是一个函数值,也就是相当于f(n),而项数是指这个数在数列中的位置序号,它是自变量的值,相当于f(n)中的n.(5)次序对于数列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有几个一样的数,由于它们的排列次序不同,构成的数列就不是一个一样

6、的数列,显然数列与数集有本质的区别.如:2,3,4,5,6这5个数按不同的次序排列时,就会得到不同的数列,而2,3,4,5,6中元素不管按怎样的次序排列都是同一个集合.2.数列的分类(1)根据数列的项数多少可以对数列进展分类,分为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在写数列时,对于有穷数列,要把末项写出,例如数列1,3,5,7,9,2n-1表示有穷数列,假设把数列写成1,3,5,7,9,或1,3,5,7,9,2n-1,它就表示无穷数列.(2)按照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或数列的增减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递增数列、递减数列、摆动数列、常数列.3.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是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其内涵的本质属性是确定这一列

7、数的规律,这个规律通常是用式子f(n)来表示的,这两个通项公式形式上虽然不同,但表示同一个数列,正像每个函数关系不都能用解析式表达出来一样,也不是每个数列都能写出它的通项公式;有的数列虽然有通项公式,但在形式上,又不一定是唯一的,仅仅知道一个数列前面的有限项,无其他说明,数列是不能确定的,通项公式更非唯一.如:数列1,2,3,4,由公式写出的后续项就不一样了,因此,通项公式的归纳不仅要看它的前几项,更要根据数列的构成规律,多观察分析p ,真正找到数列的内在规律,由数列前几项写出其通项公式,没有通用的方法可循.再强调对于数列通项公式的理解注意以下几点:(1)数列的通项公式实际上是一个以正整数集N

8、_或它的有限子集1,2,n为定义域的函数的表达式.(2)假设知道了数列的通项公式,那么依次用1,2,3,去替代公式中的n就可以求出这个数列的各项;同时,用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可判断某数是否是某数列中的一项,假设是的话,是第几项.(3)如所有的函数关系不一定都有解析式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如2的缺乏近似值,准确到1,0.1,0.01,0.001,0.0001,所构成的数列1,1.4,1.41,1.414,1.4142,就没有通项公式.(4)有的数列的通项公式,形式上不一定是唯一的,正如举例中的:(5)有些数列,只给出它的前几项,并没有给出它的构成规律,那么仅由前面几项归纳出的数列通项公

9、式并不唯一.4.数列的图象对于数列4,5,6,7,8,9,10每一项的.序号与这一项有下面的对应关系:序号:1234567项:45678910这就是说,上面可以看成是一个序号集合到另一个数的集合的映射.因此,从映射、函数的观点看,数列可以看作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集N_(或它的有限子集1,2,3,n)的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这里的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函数,它的自变量只能取正整数.由于数列的项是函数值,序号是自变量,数列的通项公式也就是相应函数和解析式.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数列是可以用图象直观地表示的.数列用图象来表示,可以以序号为横坐标,相应的项为纵坐标,描点画图来表示

10、一个数列,在画图时,为方便起见,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两条坐标轴上取的单位长度可以不同,从数列的图象表示可以直观地看出数列的变化情况,但不准确.把数列与函数比较,数列是特殊的函数,特殊在定义域是正整数集或由以1为首的有限连续正整数组成的集合,其图象是无限个或有限个孤立的点.5.递推数列一堆钢管,共堆放了七层,自上而下各层的钢管数构成一个数列:4,5,6,7,8,9,10.数列还可以用如下方法给出:自上而下第一层的钢管数是4,以下每一层的钢管数都比上层的钢管数多1。【同步练习题】1.数列an中,an=n2+n,那么a3等于答案:C2.以下数列中,既是递增数列又是无穷数列的是A.1,12,13,14,B

11、.-1,-2,-3,-4,C.-1,-12,-14,-18,D.1,2,3,n解析:选C.对于A,an=1n,nN_,它是无穷递减数列;对于B,an=-n,nN_,它也是无穷递减数列;D是有穷数列;对于C,an=-(12)n-1,它是无穷递增数列.3.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根据通项公式可以求出数列的任何一项B.任何数列都有通项公式C.一个数列可能有几个不同形式的通项公式D.有些数列可能不存在最大项解析:选B.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如0,1,2,1,0,.4.数列23,45,67,89,的第10项是解析:选C.由题意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an=2n2n+1,a10=210210+1=2022.应选C.5.非零数列an的递推公式为an=nn-1an-1(n1),那么a4=解析:选C.依次对递推公式中的n赋值,当n=2时,a2=2a1;当n=3时,a3=32a2=3a1;当n=4时,a4=43a3=4a1.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