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931702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5.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山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山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山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山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山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山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山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山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及对 策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农业生产的副产品,是一种重 要的可再生资源。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 大战略,也是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因此,本文介绍了山区磐安县农作 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提出建议与措施,以期为山 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依据。关键词:山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农业生产的副产品,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1。为推 动生态绿色农业发展,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提出,加快推进秸秆 及农作物废弃物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也是助力

2、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举措。因此,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于生态 环境和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主要以秸秆肥料化、 秸秆饲料化、秸秆能源化、秸秆基料化和秸秆原料化为主妇。然而,在山区,由 于交通不便、地势陡峭、土地不规整,秸秆量大且分散不连片等因素制约了秸秆 “五化”利用,仍以直接还田这种粗放的利用方式为主。本文通过介绍磐安县农 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及提出建议,为山区农作物 秸秆综合利用提供依据。1磐安县农作物秸秆利用现状磐安县地处浙江中部的大盘山区,东经120.17120.47,北纬 28.4929.19之间,南北长54公里,东西宽47公里,磐安

3、县地处长江三角 洲经济区南翼。磐安县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天气温和,雨量充沛。2020年磐 安县秸秆秸秆可收集资源总量约56022.68吨,秸秆利用量53897.4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6%,主要以茭白、玉米、豆类、水稻和薯类秸秆为主,少量花生、 油菜和小麦及其他作物秸秆,具体见图2。图1磐安县区域图油莱 D.62H.炖小度玉米署类.姓 曜 衰斐 斐白耳它作物图2 2020年磐安县农作物秸秆资源量1.1农作物秸秆直接还田和离田肥料化利用情况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及微量元素,是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 秸秆肥料化利用有秸秆直接还田和离田肥料化两种方式,都有助于增加土壤有机 质含量,降低

4、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和土壤肥力的提高。秸秆直接还田是 秸秆肥料化利用最主要的途径,也是农作物秸秆最经济可行、最易于推广操作的 综合利用方式,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磐安县秸秆直接还田占到利用总量的 63.69%。离田肥料化因增加收集、转运、劳动力等成本,有机肥企业作为有机肥 生产辅料一直使用效果比较好的木屑,因此有机肥厂很少使用秸秆生产有机肥。 目前,磐安县有一家秸秆肥料化利用企业,企2020年离田肥料的用量为1706.26 吨,企业以茭白和水稻等农作物秸秆为原料,添加猪粪、鸡粪为辅助材料制作有 机肥。而农户采用秸秆经过自己粗加工作为离田肥料,其离田肥料化利用量有 11451.89 吨。1.

5、2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情况农作物秸秆是发展畜牧业的重要原料,秸秆饲料是解决“人畜争粮”矛盾的 有效方式。秸秆储存着农作物中一半的有机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因此可 以作为畜用饲料口。为了提高秸秆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普遍采用物理、化学或 微生物发酵等方法对秸秆进行处理。秸秆微贮加工饲料制作简单、成本低、效益 高、适口性较好。秸秆压块饲料易消化、采食率高、附加值高、便于长期保存、 饲喂方便,是饲料化利用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但从数据统计情况和现场调研看, 磐安县各地自产秸秆质量较差、产地分散和收集困难导致企业不利用秸秆,并且 有条件利用的企业数量较少,如本地有部分乡镇种植较多的茭白,由于茭白的生 长

6、特性其茭白秸秆很难进行收集、水稻秸秆因含水率较高,不耐储存等原因。目 前只有散户利用秸秆饲料化约3481.10吨。1.3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情况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一半的产物贮存在秸秆中,秸秆中富含大量的碳、氢、 氧等养分,但氮、硫含量低,因而秸秆具有发热量高,其热能大约相当于标准煤 的1/2,有害气体排放少的特点,所以秸秆可作为一种优质的生物质原料进行能 源化利用,进而降低对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因此农作物秸秆能 源化利用具有应用范围广、适应能力强的特点。2020年,能源化利用的秸秆利用 量为341.25吨,其中全为散户作炊事燃料使用。1.4农作物秸秆基料化及原料化利用情况磐安县主

7、要将农作物秸秆基料化,用于食用菌产业,用菌收获后,菌糠经堆 肥后还田,建立一条“秸秆从田里来到田里去”的循环链条,增加了经济效益, 减少了秸秆对环境的污染并且秸秆为基料培养食用菌拥有来源丰富、价格低廉, 可以缓解其它基料紧缺价高等特点,实施食用菌产业,发展特色种植业和健康新 产业,可有效解决秸秆利用途径,助推农民增收,食用菌原料本地化解决受到广 大食用菌规模生产企业的广泛关注2020年秸秆基料化利用量为1421.89吨, 其中企业利用662.48吨,散户利用759.41吨。磐安县食用菌企业目前主要采用 秸秆-粉碎-发酵-基质(生产食用菌)-菌渣-药材生产的工艺流程。2存在的主要问题2.1资金投

8、入不足,扶持力度不够磐安县农作物播种面积最多的茭白,由于茭白特殊的生长环境,对水量需求 量高,因此其茭白秸秆的收集难度较大。再加上其秸秆本身的经济的价值低,近 年来随着人工成本的加大,收集秸秆的成本也随之增加,另外,磐安县农民自有 对秸秆综合处理投入力度弱,购置机具“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之对秸秆综合利 用缺乏长期的政策性扶持,农民利用秸杆的自觉性没有调动起来,给秸秆综合利 用带来了相当的困难。2.2利用技术单一,企业数量较少从调查的数据看,除秸秆被动还田占63.69%、制做有机肥料占24.41%和饲 料加工占7.89%外,其它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总共占比4.01%,因此其能源 化、基料化、原

9、料化开发利用技术几乎未得到利用与推广。秸秆被动还田,基本 上就是把秸秆放在田里腐烂,没有经过粉碎、催腐快腐等还田作业。肥料化和饲 料化利用与县内的资源状况也相去深远,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与推广,除此之外 县内有关秸秆综合利用的企业数量也相对比较少,并且相同企业的利用方式也较 少,例如全县仅有一家有机肥厂来消耗秸秆制作有机肥料。2.3农户知识匮乏,利用意识不足目前,农民为赶农时、抢播种、图省事,对秸秆机械化还田的认识还不到位, 由于秸秆机械化还田机具特别是大马力还田机具价格昂贵,许多地方机械配置不 够;秸秆还田相关配套机具研发力度仍然不够,适合地块小、田硬多、便于农民 操作的机具不足;秸秆直接还田

10、的作业标准和要求需要加强,留茬高度过长不利 于机械化直接还田。2.4五化利用率低,粗放利用率高秸秆能源化(沼气、生物天然气、颗粒燃料等)、肥料化(科学返田)、饲料 化(饲草、复合颗粒饲料)利用途径在技术、规模、经济等基础条件方面还未形 成,距产业化发展相去甚远。在水稻、茭白、大豆、玉米等产区,秸秆量大面广, 长期以来对秸秆资源认识不足,资源观念薄弱,加之受农时、技术、劳力、比较 效益及传统耕作习惯等因素的影响,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低,导致秸秆浪费严重, 不仅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污染环境,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据目前数据统计,全 县约64%以上的农作物秸秆采用直接就地还田这种相对经济可行、简单易操作的

11、方式。但连续还田后当年的部分病虫卵、病菌未能及时杀灭,导致次年部分地区 病虫害频发,需要投入更多的农药来防治,形成恶性循环,农户亟需找到秸秆离 田利用的有效途径。2.5秸秆收储困难,运输体系欠缺磐安县一方面秸秆量大、分散、体积蓬松、密度较低、收获季节性强,收割 机、打捆机等配套设施缺乏以及山区土地不平整,收藏困难,另一方面各地农业 秸秆回收堆储、转运网点选址建设难,网点缺乏,不方便农户秸秆的就地处置, 所以秸秆收储运体系直接制约秸秆产业化的发展。3对策与建议基于磐安县主要种植茭白、玉米,少量分散种植水稻,大豆的基本模式,在 秸秆资源调查过程中所发现磐安县秸秆利用的主要问题基础之上,提出合理的适

12、 宜本地区的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与举措。3.1政策及时落实,加强扶持力度秸秆本身的经济的价值低,近年来随着人工成本的加大,收集秸秆的成本也 随之增加,各乡镇的相关经办人员也曾经多次表示过其秸秆收集的成本之大,希 望县里能够出资成立一个专门的秸秆收集服务队,来促进各基层乡镇的秸秆综合 利用项目。同时政府为了进一步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也制定了秸秆综合利用 奖补政策,但是补贴力度比较小,且个别乡镇未能将秸秆综合利用奖补政策宣传 到位或者未及时落实。相关企业表示,补贴过程比较繁琐和复杂,且难以及时落 实,影响了收储的积极性。因此,应当合理的简化相关流程。同时合适提高资金 补贴额度,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和农户

13、投入,给予政策性信贷扶持,统筹部门资金 使用,是建立秸秆机械化综合利用长效机制不可或缺的重要保障。3.2培育加工企业,强化技术开发一是继续对目前的秸杆加工企业进行扶持,在资金上通过企业消耗秸秆的数 量进行相关补贴,在设备购置方面提供一定比例资金补助,在技术上定期组织科 研机构与企业进行交流,改善技术措施,扩大企业规模;二是引进大型秸秆加工 企业。要重点引进秸秆制板、秸秆新型建材、秸杆食用菌产业园等龙头企业,并 做大做强,延伸产业链,放大示范优势。对社会资本投资大型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的,应当参照全县相关招商引资和创新发展优惠政策享受相关待遇。同时,要推 动大型秸秆加工企业对小规模、低层次水平秸秆

14、利用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提高秸 秆综合利用效益,因此政府应当加大对秸秆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开发利用技 术的推广,制定有关相应的政策,来吸引本地和外来资金的投入,加大对其秸秆 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的开发与利用。3.3提升专业素养、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加强对基层农业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培训,各乡镇政府定期组织农民学习相关 知识,组织相关高校和科研单位向基层乡、镇和村进行科学宣讲,提升农民职业 技能和素养。开展技术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召开现场会、选树培育典型等不 同形式,促进秸杆综合利用技术普及,提高技术入户率。要充分发挥新型经营主 体作用,示范、引导、推广成熟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综合利用秸秆技能。各地要

15、 组成专家组,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推广成熟作业模式、先进适用农机具 和多种综合利用方式和技术,引导农民主动参与到秸秆综合利用行动中。要加大 与省内科研部门、秸杆综合利用企业合作力度,引进先进科研成果,提高秸杆综 合利用科技水平。3.4完善秸秆收集和储运体系磐安县秸秆资源具有分布广、收获季节性强、即地保存性差、收集费时费工、 堆放密度低、体积蓬松、贮存占地面积大、易燃、易霉等特点,目前秸秆的收集 贮运问题已成为制约其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利用的主要瓶颈。秸秆收集贮运 服务体系连接着秸秆综合利用的各个环节,包括从农作物产生秸秆,收集打捆, 运输,堆放仓库,加快建立以需求为引导,利益为纽带,企

16、业为龙头,专业合作 经济组织为骨干,农户参与,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秸秆 收集贮运服务体系,为秸秆综合利用提供有效保障,促进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 规模化发展。在磐安县各乡镇合理布局建设秸秆收储中心,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和 企业建立秸秆收储站点。尽快实现每个乡镇建立一个秸秆收储站。建设形成覆盖 全县的“收储中心+收储点”的秸秆收储网络体系。参考文献1 高忠坡,倪嘉波,李宁宁.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量及利用问题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22, 44(4): 1-6, 25.2 季立仁,李布青,华胜,等.庐江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发展建 议J.安徽农业科学,2021, 49(13): 214-216.3 才金玲,刘洁,王乃可,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 科学, 2021, 4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