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三基操作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11927735 上传时间:2023-11-2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三基操作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护理三基操作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护理三基操作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护理三基操作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护理三基操作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三基操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三基操作(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无菌技术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一)目的 取用或者传递无菌的敷料、器械等。(二)实施要点1. 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2. 检查无菌持物钳包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3. 打开无菌钳包,取出镊子罐置于治疗台面上。4. 取放无菌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5. 标明打开日期及时间。(三)注意事项1. 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夹取油纱布。2. 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3. 使用无菌钳时不能低于腰部。4. 打开包后的干镊子罐、持物钳应当 4小时更换。戴无菌手套法(一)目的 执行无菌操作或者接触无菌物品时戴无

2、菌手套,以保护患者,预防感染。(二)实施要点1. 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2. 选择尺码合适的无菌手套 ,检查有无破损、潮湿及其有效期。3. 取下手表,洗手。4. 按照无菌技术原则和方法戴无菌手套。5. 双手对合交叉调整手套位置,将手套翻边扣套在工作服衣袖外面。(三)注意事项1. 戴手套时应当注意未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手套的外面, 戴手套的手不可触及 未戴手套的手或另一手套的里面。2. 戴手套后如发现有破洞,应当立即更换。3. 脱手套时,应翻转脱下。取用无菌溶液法(一)目的 保持无菌溶液的无菌状态。(二)实施要点1. 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2. 对所使用的无菌溶液进行检查、核对。3. 按照

3、无菌技术要求取出无菌液体。4. 手握标签面,先倒少量溶液于弯盘内,再由原处倒所需液量于无菌容器内, 盖好治疗巾。5. 取用后立即塞上橡胶塞,消毒瓶塞边缘。6. 记录开瓶日期、时间,已打开的溶液有效使用时间是 24小时。(三)注意事项1. 不可以将无菌物品或者非无菌物品伸入无菌溶液内蘸取或者直接接触瓶口 倒液。2. 已倒出的溶液不可再倒回瓶内。无菌容器使用法(一)目的 保持已经灭菌的物品处于无菌状态。(二)实施要点1. 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2. 打开无菌容器时,应当将容器盖内面朝上置于稳妥处,或者拿在手中。3. 用毕即将容器盖严。4. 手持无菌容器时 , 应当托住底部。5. 从中取物品时,

4、应将盖子全部打开,避免物品触碰边缘而污染。(三)注意事项1. 使用无菌容器时,不可污染盖内面、容器边缘及内面。2. 无菌容器打开后,记录开启的日期、时间,有效使用时间为 24 小时。铺无菌盘法(一)目的将无菌巾铺在清洁干燥的治疗盘内, 形成无菌区,放置无菌物品, 以供实施治 疗时使用。(二)实施要点1. 评估操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2. 检查无菌包有无破损、潮湿、消毒指示胶带是否变色及其有效期。3. 打开无菌包,用无菌钳取出 1块治疗巾,放于治疗盘内4. 双手捏住无菌巾上层两角的外面, 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内,上层向远 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5. 放入无菌物品后,将上层盖于物品上,上下层

5、边缘对齐,开口处向上翻折两 次,两侧边缘向下翻折一次。(三) 注意事项1. 铺无菌盘区域必须清洁干燥,无菌巾避免潮湿。2. 非无菌物品不可触及无菌面。3. 注明铺无菌盘的日期、时间,无菌盘有效期为 4 小时。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体温的测量(一) 目的1. 测量、记录病人体温。2. 监测体温变化,分析热型及伴随症状。(二) 实施要点1. 评估患者:(1) 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向患者解释测量体温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 合。(2) 评估患者适宜的测温方法,2. 操作要点:(1) 洗手,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将水银柱甩至 35 度以下。(2)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等因素选择测量方法。(3) 测腋温时应

6、当擦干腋下的汗液,将体温计水银端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 皮肤,防止脱落。测量 5-10 分钟后取出。(4) 测口温时应当将水银端斜放于患者舌下,闭口 3 分钟后取出。(5) 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的水银端轻轻插入肛门 3-4 厘米,3 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6) 读取体温数,消毒体温计。3. 指导患者(1) 告知患者测口温前 15-30 分钟勿进食过冷、过热食物,测口温时闭口用鼻 呼吸,勿用牙咬体温计。(2)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以指导患者学会正确测量体温的方法。(三) 注意事项1. 婴幼儿、意识不清或不合作的患者测体温时,护理人员应当守侯在患者身旁。2. 如

7、有影响测量体温的因素时,应当推迟 30 分钟测量。3. 发现体温和病情不符时,应当复测体温。4. 极度消瘦的患者不宜测腋温。5. 如患者不慎咬破汞温度计,应当立即清除口腔内玻璃碎片,再口服蛋清或牛 奶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服富含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泄。脉搏的测量(一) 目的 1. 测量患者的脉搏,判断有无异常情况。2. 监测脉搏变化,间接了解心脏的情况。(二) 实施要点1. 评估患者:(1) 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2) 向患者讲解测量脉搏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2. 操作要点 :(1) 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姿势,手臂轻松置于床上或桌面。(2) 以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压桡动脉,力度

8、适中,以能感觉到脉搏搏 动为宜。(3) 一般患者可以测量 30秒,脉搏异常的患者,测量 1 分钟,核实后,报告医 师。3. 指导要点:(1) 告知患者测量脉搏时的注意事项。(2)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以指导患者学会正确测量脉搏的方法。(三) 注意事项1. 如患者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情况,需稳定后测量。2. 脉搏短绌的患者,按要求测量脉搏,即一名护士测脉搏,另一名护士听心率, 同时测量 1 分钟。呼吸的测量( 一 ) 目的 1. 测量患者的呼吸频率。 2. 监测呼吸变化。(二)实施要点评估患者: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及一般情况。操作要点:(1) 观察患者的胸腹部,一起一伏为一次呼吸,测量

9、30秒。(2) 危重病人呼吸不易观察时,用少许棉絮置于病人鼻孔前,观察棉花吹动情况,计数 1 分钟。(三)注意事项1. 呼吸的速率会受到意识的影响,测量时不必告诉患者。2. 如患者有紧张、剧烈运动、哭闹等,需稳定后测量。3. 呼吸不规律的患者及婴儿应当测量 1分钟。血压的测量(一) 目的1. 测量、记录患者的血压,判断有无异常情况。2. 监测血压变化,间接了解循环系统的功能状况。(二) 实施要点1. 评估患者:(1) 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情况;(2) 告诉患者测量血压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2. 操作要点:(1) 检查血压计。(2) 协助患者采取坐位或卧位,保持血压计零点、肱动脉与心脏同一水平

10、。(3) 驱尽袖带内空气,平整地缠于患者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放入一指为宜, 下 缘距肘窝2-3 厘米。(4) 听诊器置于肱动脉位置。(5) 按照要求测量血压,正确判断收缩压与舒张压。(6) 测量完毕,排尽袖带余气,关闭血压计。(7) 记录血压数值。3指导患者:(1) 告知患者测血压时的注意事项。(2)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可以指导患者或者家属学会正确测量血压的方法。(三) 注意事项1. 保持测量者视线与血压计刻度平行。2. 长期观察血压的患者,做到“四定”: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3. 按照要求选择合适袖带。4. 若衣袖过紧或太多时,应当脱掉衣服,以免影响测量结果。四、口腔护理技术( 一

11、 ) 目的1. 保持口腔清洁,预防感染等并发症。2. 观察口腔内的变化,提供病情变化的信息。3. 保证患者舒适。( 二 ) 实施要点1、评估患者:(1) 询问、了解患者身体状况。(2) 向患者解释口腔护理的目的,取得患者的配合。2. 操作要点:(1) 准备用物,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口腔护理溶液。(2) 进行口腔护理操作时,避免清洁、污染交叉混淆。(3) 询问患者感受,并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3. 指导要点:(1) 告知患者在操作过程中的配合事项。(2) 指导患者正确的漱口方法,避免呛咳或者误吸。(三)注意事项1. 操作动作应当轻柔,避免金属钳端碰到牙齿,损伤粘膜及牙龈,对凝血功能 差的患者应当特别注

12、意。2. 对昏迷患者应当注意棉球干湿度,禁止漱口。3. 使用开口器时,应从臼齿处放入。4. 擦洗时须用止血钳夹紧棉球,每次一个,防止棉球遗留在口腔内。5. 如患者有活动的假牙,应先取下再进行操作。6. 护士操作前后应当清点棉球数量。五、鼻饲技术(一) 目的 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从胃管灌入流质食物,保证病人摄 入足够的营养、水分和药物,以利早日康复。(二) 实施要点1. 评估患者:(1) 询问患者身体状况,了解患者既往有无插管经历。(2) 向患者解释,取得患者合作。(3) 评估患者鼻腔状况,包括鼻腔粘膜有无肿胀、 炎症、鼻中隔弯曲、息肉等, 既往有无鼻部疾患。2. 操作要点:(1) 核对医嘱,

13、准备用物。(2) 根据医嘱准备鼻饲液。(3) 携物品至患者旁,为患者取适当体位。(4) 检查胃管是否通畅,测量胃管放置长度。(5) 为患者进行插管操作,插入适当深度并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6) 选择合适位置固定胃管。(7) 灌注鼻饲液。3. 指导要点:(1) 告知患者插胃管和鼻饲可能造成的不良反应。(2) 告知患者鼻饲操作过程中的不适及配合方法。(3) 指导患者在恶心时做深呼吸或者吞咽动作。(4) 指导患者在带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避免胃管脱出。(三) 注意事项1. 插管过程中患者出现呛咳、呼吸困难、紫绀等,表示误入气管, 应立即拔出,休息片刻重插。2. 昏迷患者插管时,应将患者头向后仰,当胃管

14、插入会厌部时约 15厘米, 左手 托起头部,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管端沿后壁滑行,插至所需长度。3. 每天检查胃管插入的深度,鼻饲前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并检查患者有无胃 潴留,胃内容物超过 150 毫升时,应当通知医师减量或者暂停鼻饲。4. 鼻饲给药时应先研碎,溶解后注入,鼻饲前后均应用 20 毫升水冲洗导管, 防止管道堵塞。5. 鼻饲混合流食,应当间接加温,以免蛋白凝固。6. 对长期鼻饲的患者,应当定期更换胃管。六、导尿技术及护理(一) 目的1. 采集患者尿标本做细菌培养。2. 为尿潴留患者引流尿液,减轻痛苦。3. 用于患者术前膀胱减压以及下腹、 盆腔器官手术中持续排空膀

15、胱,避免术中 误伤。4. 患者尿道损伤早期或者手术后作为支架引流,经导尿管对膀胱进行药物灌注 治疗。5. 患者昏迷、尿失禁或者会阴部有损伤时,留置导尿管以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避免尿液的刺激。6. 抢救休克或者危重患者,准确记录尿量、比重,为病情变化提供依据。7. 为患者测定膀胱容量、压力及残余尿量, 向膀胱注入造影剂或气体等以协助 诊断。( 二 ) 实施要点1. 评估患者 :(1) 询问、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2) 向患者解释导尿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3) 了解患者膀胱充盈度及局部皮肤情况2. 操作要点 :(1) 核对医嘱,做好准备。(2) 携用物至患者旁,关闭门窗,为患者遮挡,协助患者做好准备。(3) 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实施导尿操作。(4) 插入导尿管后注入 10-15 毫升无菌生理盐水,轻拉尿管以证实尿管固定稳 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