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膨胀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926580 上传时间:2023-10-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膨胀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微膨胀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微膨胀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微膨胀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膨胀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膨胀混凝土施工注意事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混凝土膨胀剂使用中存在的误区及应注意的问题1、膨胀剂使用中存在的误区(1)、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明,膨胀剂采用何种方法不明确。当使用粉煤灰掺合料时,配比又应当如何设计在配制防渗混凝土时,按规范规定:水泥用量不得小于300kg/ m3 ,如掺入粉煤灰,则水泥用量不得小于280kg/m 3。以此为基准设计膨胀剂的混凝土配合比。由于各厂的水泥和粉煤灰活性不同,各地砂石质量差异较大, 施工选用混凝土的 坍落度也不同,因此,试验室应参考以往的经验, 结合试验中得到的技术参数, 确定基准混凝土的水泥和粉煤灰单方用量,再计算膨胀剂的掺量。(2)、大多数施工单位委托试验和与混凝土搅拌站签定合同

2、时,只要求提供满足掺膨胀剂混凝土的坍落度、强度和抗渗等级的配合比数据,不提混凝土限制膨胀率的指标。存在膨胀剂“一掺就灵”的盲目思想,这是使用膨胀剂的最大误区。根据GBJ119H88规范,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的特性指标是:水中养护14d的限制膨胀率R %膨胀剂主要用途是补偿收缩,根据大量工程实践表明,防水工程的底板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e 2 =% %侧墙 2 =% %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 2 =%- 呃宜。不同的结构部位的抗裂要求不同,因此,膨胀剂掺量是不同的。由于膨胀剂与水泥及减水剂 (泵送剂)之间存在适应性的问题,在同一配合比下,使用不同的水泥及减水剂(泵送剂),混凝土产生的膨胀率也不同。必

3、要根据工地原材料进行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试配。在满足混凝土坍落度、强度和抗渗等级的情况下,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限制膨胀率,否则就要考虑调整膨胀剂掺量。有些单位把膨胀剂当防水剂使用,这是允许的。一般防水剂只能提高混凝土抗渗性能,但不能满足抗裂性能。而膨胀剂首先解决混凝土结构的抗裂,不裂可以不渗。而达到补偿收缩的抗裂作用,关键是混凝土膨胀率能否满足不同结构的补偿收缩要求。必须指出,厂家推荐的膨胀剂掺量只作参考,试验证明有些厂家的膨胀剂质量波动较大,有的甚至是“调包”的伪劣产品。因此,在使用前 一定要检测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并以此作为配合比的主要依据之一。这就要求各检测试验 单位应配备检测限制膨胀率的仪器

4、设备和检测人员。(3)、许多单位反映,膨胀剂替代水泥后,混凝土强度下降,认为少掺膨胀剂为宜,这也是个误区。因为膨胀剂替代率是通过试验而确定的。在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则受到钢筋和邻位的约束。试验表明,带模养护的膨胀混凝土试件的限制强度比自由强度高10% -15%,所以,不必担心掺膨胀剂的混凝土强度下降。不能以 7d自由强度作判断,应以 28d 强度是否达到试配强度为准。(4)、膨胀剂掺量有意和无意少掺是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的又一个误区。现实中发现,施工现场不能正确使用试验室提供的混凝土配合比,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工地和搅拌站没有专门的膨胀剂计量装置,靠人工以斗代秤加料,由于监督不力和人工加料的随意

5、性,大多是少掺。更有甚者,某些搅拌站从经济利益出发,故意少掺或不掺膨胀剂。导致了施工单位对使用膨胀剂的误解。针对工程中使用了膨胀剂, 混凝土仍然开裂的情况, 进行了现场调查,结果表明:按混凝土总量计,少用膨胀剂 20% 30%原设计规定掺量12%实际只达到6% 8%忽略了混凝土的前期湿养护。这样,膨胀混凝土就是失去了补偿收缩作用, 开裂现象由此而生。(5)、有的用户拘泥于膨胀剂的推荐掺量,如某产品掺量为10% -12%,在特殊结构部位用户却不敢超过 12%这也是使用的误区。实际工程中,如后浇带或膨胀加强带,要用大膨胀率的膨胀混凝土填充,要求混凝土膨胀率达到% %混凝土强度提高 5MPa要掺入1

6、4% -15%膨胀剂才能达到。如只限于掺12嫩不能满足设计要求,有可能开裂,所以,应根据不同结构部位,科学地掺入不同数量的膨胀剂,才能达到补偿收缩的要求。2 、关于复合膨胀剂复合膨胀剂是用膨胀剂和化学外加剂配制的产品, 可用于拌制缓凝、早强、防冻和高性 能的泵送混凝土。该产品曾列入 混凝土膨胀剂 建材行业标准JC4761998中,但在实施 中发现不少问题:(1)、质检部门对检测提出要求,复合膨胀剂由于掺入减水剂、防冻剂等化学外加剂,膨胀剂使用砂浆检验,化学外加剂使用混凝土检验。检测十分繁杂,而结果往往相佐。如膨胀剂规定碱含量w %由于减水剂(泵送剂)、早强剂和防冻剂中含有 Na2 SO4,故碱

7、 含量往往超标,由于复合膨胀剂中掺入减水剂,容易蔽盖了膨胀剂本身的质量问题。(2)、混凝土搅拌站提出:由于水泥品种不同,按厂家推荐的复合膨胀剂掺量,难以达到混凝土的坍落度要求,有时 坍落度损失 大,难以泵送,这时,搅拌站要增添泵送剂才能达到,使用麻烦。基于上述两条理由,新修改的JC47A2001标准中,已取消复合膨胀剂这种产品,请使用单位明鉴。但是,复合膨胀剂具有多功能和使用方便的优点。如用户愿意使用复合膨胀剂,生产厂家可按用户要求提供产品,但要做好现场售后服务工作。3 、设计中注意的问题建筑结构抗裂抗渗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许多设计单位推荐使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作为一个防裂措施, 但部分

8、技术人员对膨胀剂的正确使用不了解,也存在一些误区。(1)、在设计图纸上指明厂家和掺量是错误的,合理的说明是:“采用掺膨胀剂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标号、混凝土水中14d限制膨胀率大于陵者根据不同结 构部位提出更高的膨胀率)。”这样,可以由用户选择膨胀剂厂家及其合理确定掺量,达到 设计要求。(2)、混凝土变形(膨胀和收缩)与限制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膨胀要通过钢筋和邻位约束才能在结构中建立预压应力。所以,要求设计者采用细而密的配筋原则,个别开口部和墙柱连接处由于 应力集中易开裂,应增添附加钢筋。由于墙体难施工、养护差,受外界温差影响大,易出现纵向裂缝。要求墙体的水平 抱遗筋的回星小于150

9、mm配筋率在左右,在墙中部1m范围内,水平筋的皿加密至80 100mm形成一道“暗梁”,以平衡收缩应力;水平筋应放在受力竖筋外测,确保混凝土 保护层厚度。4 、施工中注意的问题施工单位对建筑结构的裂缝十分头疼,认为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就能迎刃解决,这也是个误区。除了设计上保证合理配筋和补偿收缩混凝土的配合比保证足够的限制膨胀率 外,施工管理则是关键。(1)、工地或搅拌站不按混凝土配合比掺入足够量的膨胀剂是普遍存在的现象,由此造成浇筑的混凝土膨胀效应极低,何以补偿收缩因此,确保膨胀剂掺量的准确性极为重要。(2)、现场拌制混凝土的 拌和时间要比普通混凝土延长 30s,以保证膨胀剂和水泥、 减水剂(泵

10、送剂)拌合均匀,提高其匀质性。(3)、混凝土布料,震捣应按施工规范进行。(4)、膨胀混凝土要有充分湿养护才能更好的发挥其膨胀效应,对掺膨胀剂的混凝士提出更严格的养护要求,养护期不小于14d。(5)、边墙出现裂缝是个难题,施工中应要求混凝土震捣密实、匀质。有的单位为加快施工进度,浇筑混凝土 1 2d内就拆馍近,其实这时混凝土的水化热升温最高,早拆馍圾造成散热快,增加了墙内外温差,易于出现温差裂缝。施工实践证明,墙体宜用保湿较好的胶合板制模,混凝土浇完后,在顶部设水管慢淋养护,墙体宜在第5d拆模,然后尽快用麻包片贴墙并喷水养护,保湿养护10-14d。(6)、即使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墙体,也要以 3

11、0 -40m分段浇筑。每段之间设 2m 宽膨胀加强带,并设钢板止水片,可在28d后用大膨胀混凝土回填,养护不小于14do(7)、底板宜用蓄水养护,冬季施工要用塑料薄膜和保温材料进行保温保湿养护;楼板宜用湿麻袋覆盖养护。(8)、即使采取各种措施,尤其 C40以上混凝土,墙体也难免不出现裂缝,有的 1 2 d拆模板后就发现有裂缝,这是混凝土内外温差引起的,要设法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混凝土 早期水化热。由于膨胀剂在 1 3d的膨胀还没充分发挥出来,有时难以完全补偿温差收缩, 但是膨胀剂可以防止和减少裂缝数量,减小裂缝宽度。裂缝修补原则:小于,裂缝不用修补。大于非贯穿裂缝,可以凿开 30 50mm用掺膨胀剂水泥砂浆修补。对于贯穿裂缝可用化学 灌浆修补。为防止地下水有害离子对墙体的侵蚀,并弥补映脸,建议在侧墙外壁可湿作业的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做一层防水保护层。(9)、混凝土浇筑完后,建筑物进入使用阶段,有些单位不注意维护保养,在竣工之前就出现裂缝,这是气温和湿度变化引起的,因此,地下室完成后,要及时复土,楼层尽快做墙体维护结构,屋面要尽快作做防水保温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