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样本(二篇).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11925613 上传时间:2023-08-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样本(二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样本(二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样本(二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样本(二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样本(二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样本(二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样本(二篇).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样本一、工作目标免费向镇内_岁儿童提供基本保健服务,规范儿童健康管理,逐步提高儿童健康水平,降低_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公共卫生科定期对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村卫生所(室)培训指导。二、主要任务儿童保健、新生儿家庭访视:新生儿出院后_周内,由村医到家庭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其生长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根据新生儿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发现新生儿未接受疾病筛查,告知

2、家长到具备疾病筛查条件的医疗机构进行补筛。、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新生儿满_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在卫生院儿童保健室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和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和发育评估。、婴幼儿健康管理:满月后的随访均在卫生院进行、偏远山区可在卫生室进行。随访时间分别在3、6、8、12、18、24、30、_月龄和4、5、_岁时,共_次。随访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之间的儿童喂养、患病等情况,为儿童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母乳喂养、辅食添加、伤害预防、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儿童6-8、18、_月龄和4、5、_岁时分别进行一次血常规检测,对

3、发现轻度贫血儿童的家长进行健康指导。、根据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根据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健康状况增加随访次数。对低体重、消瘦、发育迟缓,中、重度贫血等发育异常儿童分析原因,及时转诊。、每次预防接种前,均要对儿童预防接种禁忌症的评估。同进为满足生长发育监测的需要,除上述规定的访视和随访时间外,在儿童每次接种免疫规划范围内的预防接种时,应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并将结果记录在儿童生长发育监测图上。要求、新生儿访视率达_%以上;、_岁儿童健康管理率达_%以上;、_岁儿童系统管理率达_%以上;、高危儿童筛查率达_%以上;、高危儿童专案管理率达_%以上;其他

4、、健康教育: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儿童健康教育和健康教育促进活动。、体弱儿管理:对体检中筛查出的早产儿、出生低体重儿、中重度营养不良、单纯性肥胖、中重度贫血、活动期佝偻病等高危儿童进行专案管理,认真填写个案,转诊或定期复查、无漏管。、统计上报:掌握辖区内儿童健康基本情况,完成辖区内儿童各项健康保健服务与健康状况数据的收集、汇总、上报、分析、反馈和交流等管理工作,做好信息统计工作的质量控制,确保资料的准确性。、出生医学证明管理:严格按照制度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积极参加各种业务学习和专业培训,从而提高儿童保健工作业务水平。、加强对村医儿童保健工作的督导、管理和培训工作。、做好每年的资料管理存档工作,完善

5、各项台帐资料。、积极配合上级工作安排,完成各项临时性任务。中心卫生院_年_月_日精神病管理工作计划样本(二)一、目标(一)基本建成覆盖全乡的、功能完善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系统。至_年底重性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_%以上。(二)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对重性精神疾病系统治疗的认识。二、工作组织机构(一)、领导小组:组长:袁_副组长:吴_成员:黎_唐_(二)、领导小组分工:组长全面负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档案建立及管理工作。副组长负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工作实施过程中的领导、检查、协调。成员具体负责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工作小组办公室的日常工作。三、范围和内容范围(一)范围:全乡范围内实施。(二)实施内容

6、1、培训:按照实施方案和技术规范要求,做好人员培训。制定培训工作计划,分期分批、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精神病防治专业人员、患者家属等相关人员培训,提高工作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患者家属护理、居委会人员相关知识与技能。2、信息收集:接受过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相关培训的专(兼)职人员对辖区人口进行调查,收集在医疗机构进行明确诊断的重性精神病患者信息(重性精神疾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等。发病时,患者丧失对疾病的自知力或者对行为的控制力,并可能导致危害公共安全和他人人身安全的行为,长期患病者可以造成社会功能严重损害),并做初步筛查工作。收集没有明确重性精神病诊断,但

7、有危险性倾向的人员信息,再建议其立即到专业机构诊断治疗的同时,上报上级精神病防治专业机构(康复医院)和疾控中心。3、收集确诊病例资料。每季度统计在档的重性精神病患者病例信息,汇总后上报上级精神病专业机构。4、病情评估: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纳入管理的时候,由县级及以上专业医疗机构进行一次全面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症状和躯体疾病,为符合诊断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建档登记的内容包括患者及监护人姓名和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患者精神疾病家族史、初次发病时间、既往诊断和治疗情况、既往主要症状、生活和劳动能力、目前症状、服药依从性、自知力、社会功能情况、康复措施、总体评价及后续治疗康

8、复意见等。5、定期随访:对于纳入管理的患者,每年至少随访_次,每次随访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精神卫生、用药和家庭护理理念等方面的信息,督导患者服药,防止复发,及时发现疾病复发或加重的征兆,给予相应处置或转诊,并进行危机干预。对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在现用药基础上按规定剂量范围进行调整,必要时与原主管医生联系或转诊至上级医院;对伴有躯体症状恶化或药物不良反应,应将患者转至上级医院。6、患者报告:发现有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或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和形象行为者为疑似精神疾病患者时,应立即拨打110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由公安机关执行公务的人员送往就近或者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明确诊断。7、健康教育、康复指导:加强宣传,鼓励和帮助患者进行生活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患者参与社会活动,接受职业训练。与病人家属进行交流,发放精神病科普宣传资料,讲解精神病人护理知识,消除社会对精神疾病的歧视和误解。8、技术指导:接受市、县级专业技术指导组织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技术指导。第3页共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