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油层物理》考研试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924432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63.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年《油层物理》考研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历年《油层物理》考研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历年《油层物理》考研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历年《油层物理》考研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历年《油层物理》考研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年《油层物理》考研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年《油层物理》考研试题(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部分:填空题1. 岩石胶结类型主要有基底胶结、孔隙胶结、接触胶结且三个渗诱率依次增大。附:胶结类型:胶结物在岩石中的分布状况以及它们与碎屑颗粒的接触关系。(P56)562. 随地层压力下降,岩石骨架体积将膨胀,岩石孔隙体积将收缩,地层流体体积将膨胀。3. 孔隙度是评价岩石储积流体能力的主要参数,绝对渗透率是评价渗透能力的主要参数。附:有效孔隙:原始地质储量;流动空隙:可采地质储量。4. 同种粘土矿物在盐水中的膨润度小于在淡水中的膨润度。5. 将气藏与油藏的P-T相图相比较:相包络线高度是气藏高于油藏,相包络线宽度是气 藏小王油藏。临界点位置是气藏将向左上偏移,气液等量线分布是气藏将向泡点线

2、侧密 集。6. 判断岩石润湿性时,若润湿接触角 90,则岩石油湿(亲油),若 = 90。则岩石中 性润湿,若e 90,则岩石水湿(亲水)。7. 毛管力曲线的三种主要测定方法是半渗透隔板法、压汞法、离心法。8. 随体系毛管力增加,油水过渡带厚度增加,平均孔道半径减小。9. 按孔径大小,可将岩石孔隙分为超毛管孔隙、毛管孔隙、微毛管孔隙三种类型。10. 油藏原始地质储量是根据有效孔隙度来计算的,油藏可采地质储量是根据流动孔隙度来 计算的。11. 蒙脱石膨润度大于高岭石膨润度。12. 在单组分立体相图中,若PVT状态点位于立体曲面之上,则该组分为液相。13. 双组分体系组成越接近,则该体系PT相图中两

3、相区宽度越宽。14. 在同种原油中,甲烷的溶解系数小于CO2的溶解系数,甲烷的溶解系数大王叫的溶解 系数。附:两组分的分配比例越接近,两相区的面积越大,两组份性质差别越大,则两 相区极性差别越大。在同种原油中,溶解度大小:丙烷乙烷CO2甲烷N2,溶解系数 反应液体溶解气体的能力。15. 地层油压缩系数仅在地层压力大于饱和压力区间才成立,且随压力增加而下降。16. 影响地层水的粘度的主要因素是温度。17. 水气表面张力通常大于油气表面张力。气体在油中的溶解度大于水中的溶解度。18. 在饱和压力下,油水表面张力最大。19. 在驱替过程中,湿相饱和度将下隆,在此过程中毛管力是阻力。20. 由于毛管滞

4、后现象,必定使得自吸过程的湿相饱和度小于驱替过程的湿相饱和度。附: 在相同驱替压力下驱替过程的湿相流体饱和度大于吸入过程时的湿相流体饱和度。21. 亲水岩石与亲油岩石的相对渗透率相比较:束缚水饱和度是:亲水岩石大于亲油岩石;水相端点相对渗透率:亲水岩石小于亲油岩石;残余油饱和度:亲水岩石小于亲油岩石;交点含水饱和度:亲水岩石大于亲油岩石。22. 若岩石平均孔径越小,则其毛管力越大,油水过渡带厚度越厚,毛管力上缓段位置越高,附:平缓段位置越靠下,说明岩石吼道半径越大。(见填空8 题)23. 在水驱油过程中,随含水饱和度增加,油相相对渗透率下降,流度比增加,产水率增加。24. 粒度曲线包括粒度组成

5、分布曲线和粒度组成累积分布曲线。25. 流体饱和度的主要测定方式有常压干馏法、溶剂抽提法、色谱法。附:常压干馏法测得 的含水饱和度大于实际值,含油饱和度小于实际值。26. 岩石比面越大,则平均粒径越小,对流体的吸附阻力越大。27. 已知空气分子量为29,若天然气的相对密度为0.6,则天然气的分子量为29x0.6=17428. 在饱和压力下,地层油的单相体积系数最大,地层油的粘度最小。29. 地层水化学组成的两个显著特点是:总矿化度高,它是与地表水的主要区别;溶解 气量小,它是与地层油的主要区别。30. 亲水油藏中,毛管力是水驱油过程的动力,亲油油藏中。毛管力是水驱油过程的阻力。31. 在水油固

6、体系中,若接触角大于90 ,则润湿相是亲油(油相)。32. 在自吸吸入法测定岩石润湿性时,若被水驱出的油相体积大于被油驱出的水相体积,则 该岩样的湿相是水相,反之为油相。33. 对于亲水岩石,则水驱后的残余油将主要以油滴状残存于空隙内。34. 离心法测毛管力曲线时,欲模拟水驱油过程,贝I应先在岩心中饱和油,且岩心一端应置 于旋转臂的处侧。附图如下:35. 气测渗透率通常大于绝对渗透率,而液测渗透率通常小于绝对渗透率。36随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加,某一不互溶物质体系的表面张力将减小,其吉布斯吸附量将增加。附:表面张力随密度差的增大而增大。液气体系表面张力通常大于液固体系表面张力;随体系温度的增加,油

7、气体系的表面张力下降;随压力增加,油气体系的表面张力下降,同等条件下,油水体系张力增加。37地层油的单相体积系数恒1;天然气的体积系数恒1;地层水的体积系数二1。38. 绝对孔隙度巴,流动孔隙度彳彳,有效孔隙度巴的大小关系为。宴理洱。附:岩石绝对孔隙度:指岩石总孔隙体积V与岩石的外表面体积V之比;a a b岩石的有效孔隙度:在一定压差下被油气饱和并参与渗流的连通孔隙体积(是表 e征原始地质储量的)与岩石表面体积之比。岩石的流动孔隙度ff:在含油岩石中,流体能在其内流动的孔隙体积Vff与岩石表面体积Vb之比(表征可采地质储量的参数)b39. 影响岩石润湿性的因素主要有:岩石矿物成分;油藏流体组成

8、;表面活性物质影响。40研究孔隙累积分布曲线时平缓段越长,说明岩石孔隙分选性越好;平缓段位置越靠下,说明岩石孔隙半径越大。41.压水驱油过程中,油相的流度定义为油渗诱率除以油粘度;水相的流度定义为水的渗诱率除以水的粘度:流度比为驱油液流度与被驱液流度之比。第二部分:选择题1. 液测渗透率通常()绝对渗透率,而气测渗透率通常()绝对渗透率。(c)a、大于、大于b、大于、小于c、小于、大于d、小于、大于2. 粘土矿物中膨胀能力最显著的是()(d)a、高岭石b、绿泥石c、伊利石d、蒙脱石3. 气体滑动效应随平均孔透半径增加而(),随平均流动压力增加而()。(d)a、增强、增强b、增强、减弱c、减弱、

9、增强d、减弱、减弱附:(1)平均压力愈小,所测渗透率值ka愈大,滑脱效应愈明显。气体平均分子量越大, 滑动现象越弱。(同一岩石气测渗透率值大于液测的岩石渗透率值,而液测渗透率值小于绝对渗透 率值。在相同条件下气体通过孔道的能力高于液体。(见填空题 35)4. 束缚水饱和度随泥质含量增加而(),随岩石绝对渗透率增加而()。 (b)a、增大、增大 b、增大、减小 c、减小、增大 d、减小、减小5. 地层油的溶解汽油比越大,则地层油的单相体积系数越(),地层油的粘度越()。(b)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6. 地层油压缩系数只有在地层压力()饱和压力的区间才成立,并且随压力增加而()。

10、(b)a、大于、增加 b、大于、下降 c、小于、增加 d、小于、下降 (见填空题 15)7. 对于同一油井产出物,分离气相对密度是一次脱气()多级脱气,脱气油相对密度是一次脱气()多级脱气。(a)a、大于、大于b、大于、小于c、小于、大于d、小于、小于8. 亲水岩石中水驱油毛管力是(),而亲油岩石中油驱水时毛管力是()。(a)a、动力、动力b、动力、阻力c、阻力、动力d、阻力、阻力(见填空题 30)b)9. 当液滴通过孔喉时,将出现()a、滑动效应 b、贾敏效应c、润湿效应d、指进现象10. 底水油藏中油水接触面以下为百分之百()区域,见水界面以上为百分之百()区域(d)a、含水、含油b、含水

11、、产油C、产水、含油d、产水、产油11. 岩石比面越大,则其颗粒粒径越(),吸附阻力越()。(c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12. 干馏法测定流体饱和度时,含水饱和度常较实际值偏(),含油饱和度常较实际值偏(ba甘甘A、冋、冋B、咼、低C、低、咼d、低、低13. 平均孔径越(),岩石比面越(),则其绝对渗透率越大。(b9、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14. 气体滑动效应随平均孔径增加而(),随平均流动压力增加而()。(d9、增强、增强b、增强、减弱C、减弱、增强d、减弱、减弱15. 在高压条件下,天然气粘度随温度增加而(),随压力增加而(),随分子量增加而增加(c)9、增加

12、、增加b、增加、下降C、下降、增加d、下降、下降16. 在饱和压力下,地层单相体积系数最),地层油粘度最()。(b9、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d)17. 两相不互溶物质间的密度差越(),极性差越(),则其表面张力越小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18. 随溶液表面活性物质增加,表面张力将(),吉布斯吸附量将()。(c)a、增加、增加 b、增加、下降 c、下降、增加 d、下降、增加(见填空题 36)19. 在离心法则测定毛管力曲线时,若模拟水驱油过程应先在岩心中饱和(),且岩心室一端应置于旋转臂的()侧。(d)a、水、夕卜b、水、内c、油、内d、油、夕卜见填空 3420.

13、岩样的颗粒分布越均匀,则其不均匀系数越(),其分选系数越()。(d)a、大、小b、大、小c、小、大d、小、小21. 随地层压力下降,岩石骨架膨胀,岩石孔隙体积将(),地层流体体积将()。 (c)a、膨胀、膨胀b、膨胀、收缩c、收缩、膨胀d、收缩、收缩见填空222. 两相不互溶物质间的表面张力越大,则意味着两者之间的密度差越(),极性差越()。(a)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23. 润湿张力越(),附着功越(),则其润湿程度越强。(aa、大、大b、大、小C、小、大d、小、小24.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若两根毛管半径之比为 2,则其流速之比为(),流量之比为(),c)面积之比为 4 附

14、:q =兀厂4人?8卩厶;v - r人隹卩L。其中史为流体透过岩心前后的压差;L为岩 心长度;口为流体粘度。第三部分:解释题1. 岩石比面:指单位体积岩石内岩石骨架的总表面积或单位体积岩石内总孔隙的内表面 积。2. 溶解油气比:通常把在某一压力,温度下的地下含气原油,在地面进行脱气后,得到 1m 3原油时所分出的气量,就称为该压力温度下的地层溶解汽油比。3. 地层水总矿化度:表示水中正负离子之总和。(每升水中各种离子的总毫克重量数)4. 毛管力:两相界面中弯液面两侧非湿相压力减去湿相压力的差值。5. 产水率:油水同产时总产液量Q二Q + Q中产水量Q所占的百分数或分数。w o w6. 粒度组成:指构成岩石的砂岩的各种大小不同颗粒的含量,通常以百分数表示。7. 绝对孔隙度: 岩石总 孔隙 体积 V 与岩石的 外表面体积 V 之比,即:ab二 Va V x 10000。z b8. 束缚水饱和度:油藏投入开发以前储层岩石孔隙空间中原始含水体积V .与岩石孔隙体wi积Vp的比。附:影响其因素主要有:孔隙结构、矿物成分、润湿性、分选性、比面、流体粘度。9. 天然气分子量:把0C。时,在760毫米汞柱压力下,体积为22.4L天然气所具有的重量 认为是天然气的分子量。10. 自由表面能:指表层分子比液相内分子储存的多余“自由能”;指由于分子受力不平 衡时在界面层分子内所聚集的一种剩余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