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称重系统的设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924329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11.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型称重系统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型称重系统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型称重系统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型称重系统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型称重系统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型称重系统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型称重系统的设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一 章小 型 称 重 系 统 的 意 义 及 任 务1.1 小型称重系统的概述及意义定义:称重系统把现有各个生产环节的称重设备有机的组合到一个控 制系统中,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控制和管理。狭义的称重系统:利用简单的电子衡器(如:电子台秤,大型汽车衡等) 增加控制系统和计算机称重管理软件实现某个生产环节的自动控制和管理功 能。比如:企业生产中的配料、包装系统,进行控制、管理,实现称重数据的 保存、管理、打印输出等功能。广义的称重系统:整个工厂的所有称重设备,通过现场总线或局域网方式 进行控制和管理,它还可以向上位的MRPII或ERP系统提供数据和预留数据接 口。现在,已经有许多自动化程度较高

2、的企业应用了称重系统,例如:食品加 工、石油化工、水泥制造、电力供应等行业。电子秤基于PLC的称重系统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称重技术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称重工具已经从过 去的“杆秤”、“磅秤”、“度盘指针秤”发展到现在的“电子秤”,以后称 重工具的发展方向是利用核子技术“非接触测量”的核子秤。现在利用电子秤 的多种智能接口和计算机的应用软件技术就可以组成一个功能强大的称重系 统。利用这个称重系统就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智能化的科学管理,从而提高企 业生产过程的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提高企业的综合效益。.-.4,八亠 tttt虚拟仪器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电子测量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仪器.在国外

3、,虚拟仪器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由于其很强的灵活性,使得该技术 非常适用于现代复杂的测试测量系统中。近几年,虚拟仪器技术在国内的发展 趋势也越来越收到重视。成熟的虚拟仪器技术由三大部分组:高效的软件编程 环境,模块化仪器和一个支持模块化I/O集成的开放的硬件构架,该课程设计 的目的就是,通过一些功能简单的仪表系统的设计,要在这三个方面上有更深 一步的了解。1.3小型称重系统设计的任务利用金属箔式应变片设计一个小型称重装置。首先在multisim中设计出应变片的仿真模型和测量电路,然后在labview 中利用G语言编程设计显示模块,直接显示称重值,最后把设计好的子VI导 入到multisim中以完

4、成整个设计。本课程设计分为两部分:一、测量电路的原理与设计二:LabVIEW虚拟仪器的设计。这两部分具体要求和功能如下:一、测量电路的原理与设计1、在multisim中设计出应变片的仿真模型和测量电路。2、测量电路包括综合电路的设计和综合电路的仿真。3、电压V用来模拟物体质量m。二、LabVIEW虚拟仪器的设计1、在LabVIEW中用G语言编程设计显示模块,直接显示称重值。2、将设计好的子VI模块图标导入到Multisim中。1.4 小型称重系统设计的系统框图本系统总体框图如下: 电桥电路:将电阻变化率竺转换成电压(或电流)。R 仪用放大电路:差分放大电路的作用是“滤去噪声,降低漂移”反向比例

5、 放大电路的作用是“将双端输入变成单端输入并放大电压”。 比例放大电路:方便调节,并将输出信号反相。 显示模块:将做好的子VI模块化,即为综合电路中的XMM1。第二章 测量电路的原理与设计2.1模型的建立电阻应变片的工作原理基于电阻应变效应,即在导体产生机械变形时,它 的电阻值相应发生变化。应变片是由金属导体或半导体制成的电阻体,其阻值 随着压力的变化而变化。对于金属导体,导体变化率兰的表达式为:R竺心(1+2卩)R式中:卩为材料的泊松系数;为应变量。通常把单位应变所引起电阻值相对变化称作电阻丝的灵敏系数。对于金属 导体,其表达式为:所以:K = AR R = (1+2u)0 AR =K R0

6、在外力作用下,应变片产生变化,同时应变片电阻也发生相应变化。当测得阻值变化为AR时,可得到应变值,根据应力与应变关系,得到应力值为: o=Ee式中:。为应力;为应变量(为轴向应变);E为材料的弹性模量(kgmm2)。又知,重力G与应力。的关系为G=mg=os式中:G为重力;S为应变片截面积。根据以上各式可得到:普=寻mg由此便得出应变片电阻值变化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即A R= RmgES根据应变片常用的材料(康铜),取K =2,E=16300kg/mm2, s=100mm2,0R=348Q,g=9.8m/s, AR二(2X9.8X348) / (16300X100) m=4.185X10-3m。

7、所以,multisim可用建立以下模型代替应变片进行仿真。模型如下在图中,R模拟的是不受压力时的电阻R,压控电阻用来模拟电阻值的变化1AR, V可以理解为物体的质量m (kg)。当V反接时,表示受力相反。2.2测量电路的设计及原理此部分包括电桥部分电路原理、放大电路原理、综合电路设计和 综合电路仿真。2.2.1电桥部分电路原理电阻应变计把机械应变转换成aR/R后,应变电阻变化一般都很小,这样小 的电阻变化既难以直接精准测量,又不便于直接处理。因此必须采用转换电路, 把应变计的aR/R变化转换成电压或是电流的变化。通常采用惠斯登电桥电路 实现这种转换。如图所示的直流电桥中当电桥平衡时,相对的两臂

8、 R1R XR1A_ Io乘积相等,即:R2 BRCi1D)3,分母1U o =(1+ AR /1(R)(AR1/4R AR / R )(1 +设桥臂比n=R /R ,由于3AR中AR /R可忽略,1 1于是U U n0 i (1 + n)2AR1R1电桥的灵敏度定义为:S = Uo =UV AR /R i (1 + n)2 11分析该式发现:1. 电桥电压灵敏度正比于电桥供电电压,供电电压越高,电桥电压灵敏度越咼;但是供电电压的提咼受到应变片允许功耗的限制,所以一般供电电压应 适当选择。2. 电桥电压灵敏度是桥臂电阻比值n的函数,必须适当选择桥臂比n的值, 保证电桥具有较咼的灵敏度。由尝=0

9、求S的最大值,由此得dnVdU 町二 1 - n2 =0dn (1 + n)4求得n =1时,S最大,也就是供电电压确定后,当R =R ,R =R时,电桥V1234的电压的灵敏度最大,此时可得到U -U AR-S = - Uo 4 1 Rv 4 ii由上式可知当电源电压U和电阻相对变化定时,电桥的输出电压i及其灵敏度也是定值。且与各桥臂阻值大小无关。由于上面的分析中忽略了 R / R ,所以存在非线性误差,解决的办法有:111) 提咼臂桥比。提咼了臂桥比,非线性误差可以减小。但从电压灵敏度S心丄u考虑,灵敏度降低了,这是一种矛盾,因此采用这种方法的时候应该V n i适当提高供桥电压U。i2)

10、采用差动电桥。根据被测试件的受力情况,若使用一个应变片受拉, 另一个受压,则应变符号相反;测试时,将两个应变片接入电桥的相邻臂上, 成为半桥差动电路,则电桥输出电压U为OU =R +ARR 、U U (11- 3)O i R +AR + R -AR R + R112234若 AR 二 AR , R 二R , R 二R ,则有121234U =1U 竺O 2 i R1由此可知,U和AR / R成线性关系,差动电桥无非线性误差。此时,电O11压灵敏度为S =1U,比使用一只应变片时提高了一倍,同时可以起到温度补 V 2 i偿的作用。若将电桥四臂接入4个应变片,即两个受拉,两个受压,将两个应变符号相

11、同的应变片接入相对臂上,则构成全桥差动电路,如满足AR =AR =AR =AR,则输出电压为1234U = U 巴S = UO i RVi由此可知差动电桥的输出电压U和电压灵敏度比用单片时提过了四倍,O比半桥差动电路提过了一倍。因为采用的是金属应变片测量,所以本设计采用全桥电路,能够有比较好的灵敏度并且不存在非线性误差。2.2.2放大电路原理放大电路主要采用如下图所示的仪用放大电路。图仪用放大电路图比例放大电路该放大电路具有很强的共模抑制比。它由两级放大器组成,第1级由集成运算放大器A和A组成,由于他们采用同一型号的运算放大器,所以可进一12步降低漂移。电阻R ,R和R组成同相输入式并联差分放

12、大器,具有非常高的123输入阻抗。第2级是由1个运算放大器A和4个电阻R ,R ,R和R组成反向34567比例放大器,将双端输入变成单端输出。阻值R =R ,R =R ,R =R o1 3 4 5 6 7根据运算电路基本分析方法,可得到输出电压U 二乞(1+2R ) (U -U )0 RRIi I242为了方便调节,再加一级比例放大器,同时将仪用放大电路输出 的信号 反向,如上图所示。R为调零电阻。W223综合电路设计图基于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全桥电路至此,基于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压力测量电路设计完成,如上图所示。图中的V,V,V,V指代的是同一电压V (考虑到方便电路绘制及保持电路元件1234符号不

13、能重复,所以分开符号),电压V用来模拟物体质量m。由以上分析可知,采用全桥电路能够有比较好的灵敏度,并且不存在非线性误差,所以由4个应变片(两个受拉,两个受压)可组成全桥电路,应变片的受拉受压情况如图中 标注。在图中,R为一调零电阻,用来调节电桥平衡。由于被测应变片的性能差W1异及引线的分布电容的容抗等原因,电桥的初始平衡条件和输出特性会受到影 响,因此必须对电桥预调平衡,图中用了电阻并联法进行电桥调零。电阻R决5定可调的范围,R越小,可调的范围越大,但测量误差也大。R可按下式确定55R5式中:& 为R与R的偏差;& 为R与R的偏差。此处的电阻值应变124213片的初始值。在图中,R为增益调节

14、电阻;R是放大电路调零电阻。电路中所选用的W2W4放大器是OP07CP,它是一种低噪声、低偏置电压的运算放大器。此外,二极管D 和 D 可对电路起到保护作用。34此外,当采用交流电供电时,由于导线间存在分布电容,这相当于在应变 片上并联了一个电容,为消除分布电容对输出的影响,可采用电容调零,为采 用阻容调零法的电桥电路,该电桥接入了 T 形 RC 阻容电路,可调节电阻使电 桥达到平衡状态。224综合电路仿真将仪用放大电路的两输入端接地,滑动变阻器R调到最小值,即使放大W 2电路的放大倍数调到最大,然后调节R,使电路的输出近似为零。放大电路W 4部分调零完成后,再和电桥电路相连,将模拟物体质量的电压源的值设为零, 调节R,使电路的输出为零,从而完成电桥调零。电路参数调好以后,再以W1对电路进行仿真。1.直流工作点分析当电路中模拟物体质量的电压源的值设为零时,选择菜单栏Simulate Analyses下的“直流工作点分析”命令,观察此时综合电路中输出端16和仪 用放大电路两输出端26和40的直流电压值,如下图所示。电路调零后,当物 体的质量为零时,电路的输出端16的电压近似为零。直流工作点分析结果2直流扫描分析 现在来分析当物体质量逐渐增加时,输出电压与质量的关系。对于本设计, 也就是当模拟质量 m 的电压源的值 V 变化时,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