栋卸料平台施工方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916662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栋卸料平台施工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栋卸料平台施工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栋卸料平台施工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栋卸料平台施工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栋卸料平台施工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栋卸料平台施工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栋卸料平台施工方案(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 1 -第二章 编制依据- 1 -第三章 施工部署- 2 -第四章 施工工艺流程- 2 -4.1 卸料平台的结构类型- 2 -4.2 卸料平台的材质- 2 -4.3 防护措施- 3 -4.4 钢丝绳- 3 -4.5 脚手板- 3 -第五章 操作平台安全注意事项- 7 -第六章 型钢悬挑卸料平台计算书- 7 -6.1 计算参数:- 8 -6.2 次梁的计算- 8 -6.3 主梁的计算- 9 -6.4 钢丝拉绳的内力计算:- 12 -6.5 钢丝拉绳的强度计算:- 12 -6.6 钢丝拉绳吊环的强度计算:- 12 -6.7 锚固段与楼板连接的计算- 13 -6.8 钢板与槽钢

2、焊缝抗拉、抗剪的计算- 13 -6.9螺栓抗剪承载力计算- 14 -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3336栋卸料平台施工方案第一章 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天籁郡-揽翠庭住宅小区工程(2#地块)建设地点:安宁太平镇质量标准: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及国家、地方现行相关质量标准及验收规范,并一次性验收合格。工期计划:开工时间:2013年2月25日,竣工时间2014年8月18日;建筑规模:建筑面积217088.37平方米,其中地上166834.57,地下50253.8。第二章 编制依据1、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2、JGJ80-91建筑

3、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3、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4、GB50017-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5、GB5002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6、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7、施工图纸。8、建筑结构计算手册。第三章 施工部署垂直运输采用3台塔吊和4台施工电梯,33#楼设12座型钢悬挑卸料平台,位置为9层、17层、26层13交 J 轴之间共3台,9层、17层、26层1/DE交 5 轴之间共3台,9层、17层、26层911交 Q 轴之间共3台,9层、17层、26层P2/Q交19轴之间共3台;34#设12座型钢悬挑卸料平台,位置为9层、17层、26层13交 J 轴之间共3台,9层、17层、26层

4、1/DE交 5 轴之间共3台,9层、17层、26层911交 Q 轴之间共3台,9层、17层、26层1820交F轴之间共3台;35#楼设12座型钢悬挑卸料平台,位置为9层、17层、26层13交 J 轴之间共3台,9层、17层、26层1/DE交 5 轴之间共3台,9层、17层、26层911交 Q 轴之间共3台,9层、17层、26层1820交F轴之间共3台;36#楼设12座型钢悬挑卸料平台,位置为9层、17层、26层13交 J 轴之间共3台,9层、17层、26层1/DE交 5 轴之间共3台,9层、17层、26层911交 Q 轴之间共3台,9层、17层、26层P2/Q交19轴之间共3台;(具体位置据工

5、程需要及现场实情调整)。卸料平台采用爬架带动提升。故卸料平台主梁在锚固端与悬挑端交界处采用螺栓连接(注:根据实际情况可用固定连接代替),待需提升卸料平台时,将螺栓取出,卸料平台吊入使用位置时再用螺栓重新连接。缷料平台随外架一起(空载状态)爬升,空载时自重约400KG,未超过爬架容许外加荷载600KG,因此,满足要求。缷料平台在使用过程中,与外爬架完全脱离。第四章 施工工艺流程4.1 卸料平台的结构类型从经济、实用的角度考虑,卸料平台设计为悬挑式型钢平台。卸料平台在主体施工期间可以适当的多预留预埋锚固件,作为备用。根据计算,其规格为5.1m2.1m1.2m(长宽高),悬挑长度为3.5m。平台上设

6、有限定荷载标示牌,本工程的卸料平台限重为1t。4.2 卸料平台的材质主次钢梁:主梁采用20a槽钢(间距2100mm)、次梁采用14a槽钢(间距1170mm),所有构件的连接均为焊接,焊缝高度hf=12mm。4.3 防护措施防护栏杆采用483.5钢管,护栏高度1.2m,间距1000mm。立杆与四周槽钢焊接。四周采用15厚胶合板围挡。4.4 钢丝绳平台每侧设置两根18 637+1钢丝绳,每根绳设夹具不少于3个。钢丝绳与卸料平台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橡胶垫,以缓冲钢丝绳的拉力。钢丝绳通过18预埋吊环连在主体结构的梁上,搭设卸料平台时应注意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4.5 脚手板平台底面主龙骨采用50100木枋

7、间距200沿垂直次梁方向铺设,木枋上铺15厚胶合板,满铺。 18预埋压环 18预埋压环 18钢丝绳 18mm厚胶合板 48*3.5钢管 具体位置按现场实际情况确定 18预埋压环 14#槽钢 20#槽钢 根据现场确定卸料平台安装示意图 钢丝绳与吊环连接示意图 第五章 操作平台安全注意事项1、卸料平台搭设人员在施工中必须按规定正确配带好安全带、安全帽,注意安全,严禁从高处向下抛物,避免高处落物。2、施工人员必须按照方案、图纸施工,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3、钢管、扣件、脚手板等材料存在严重锈蚀、裂缝等缺陷时严禁使用。钢丝绳、卡具规格、型号必须满足本方案设计要求。4、焊接必须由专业焊工操作,有真实、

8、有效的上岗证。工字钢间的焊缝必须饱满,满焊。5、卸料平台加工制作完毕后,应及时将焊渣及时敲掉,焊缝涂刷防锈漆。 6、卸料平台在首层组装完毕,后做加荷试验,经验收合格方可使用,用钩头螺栓固定架子,必须等所有连接点全部完毕,经检查无误,方可将吊绳解开。7、卸料平台施工时,板上和地面都设专人指挥,并在地面划警戒区,设标志,严禁其它人员进入该区,各施工人员做好配合工作,等卸料平台施工完毕,方可解除警戒。8、操作平台上显著标明1.0t容许荷载,人员和物料总重量严禁超过设计容许荷载,配专人监督。9、卸料平台使用时,应有专人负责检查,发现钢丝绳有锈蚀损坏应及时调换,焊缝脱焊应及时修复。10、项目安全主管人员

9、每天检查卸料平台的使用情况,有无变形、倾斜、摇晃,连接是否牢固等问题,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定人限期解决,消除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11、材料运输过程中,塔吊司机、信号工必须严格按操作规范施工,并做好配合工作。12、施工过程中,卸料平台堆砌各种物料时,应注意均匀堆砌,不得集中堆砌;在堆放各种物料时,应将物料轻放其上;堆料高度不得超过60cm。13、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材料及时倒运,严禁将材料堆放于卸料平台设置位置处的房间内。第六章 型钢悬挑卸料平台计算书 计算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悬挂式卸料平台的计算参照连续梁的计算进行。 由

10、于卸料平台的悬挑长度和所受荷载都很大,因此必须严格地进行设计和验算。6.1 计算参数: 平台水平钢梁的悬挑长度5.10m,插入结构锚固长度1.50m,悬挑水平钢梁间距(平台宽度)2.10m。 水平钢梁插入结构端点部分按照铰接点计算。 次梁采用14a号槽钢U口水平,主梁采用20a号槽钢U口水平。 次梁间距1.17m,外伸悬臂长度0.00m。 容许承载力均布荷载1.35kN/m2,最大堆放材料荷载10.00kN。 脚手板采用九层胶合板,脚手板自重荷载取0.35kN/m2。 栏杆采用五层胶合板,栏杆自重荷载取0.32kN/m。 选择637+1钢丝绳,钢丝绳公称抗拉强度1400MPa, 外侧钢丝绳距离

11、主体结构4.30m,两道钢丝绳距离1.00m,外侧钢丝绳吊点距离平台5.24m。6.2 次梁的计算 次梁选择14a号槽钢U口水平,间距1.17m,其截面特性为 面积A=18.51cm2,惯性距Ix=563.70cm4,转动惯量Wx=80.50cm3,回转半径ix=5.52cm 截面尺寸 b=58.0mm,h=140.0mm,t=9.5mm 1.荷载计算 (1)面板自重标准值:标准值为0.35kN/m2; Q1 = 0.351.17=0.41kN/m (2)最大容许均布荷载为1.35kN/m2; Q2 = 1.351.17=1.58kN/m (3)型钢自重荷载 Q3=0.14kN/m 经计算得到

12、,均布荷载计算值 q = 1.2(Q1+Q3)+1.4Q2 = 1.2(0.41+0.14)+1.41.58 = 2.87kN/m 经计算得到,集中荷载计算值 P = 1.410.00=14.00kN 2.内力计算 内力按照集中荷载P与均布荷载q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内侧钢丝绳不计算,计算简图如下 最大弯矩M的计算公式为 经计算得到,最大弯矩计算值 M = 2.872.102/8+14.002.10/4=8.93kN.m 3.抗弯强度计算 其中 x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取1.05; f 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 经过计算得到强度 =8.93106/(1.0580500.00)=105.70N/mm2; 次梁的抗弯强度计算 f,满足要求! 4.整体稳定性计算主次梁焊接成整体此部分可以不计算 其中 b 均匀弯曲的受弯构件整体稳定系数,按照下式计算: 经过计算得到 b=5709.558.0235/(2100.0140.0235.0)=1.07 由于b大于0.6,按照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附录B其值用b查表得到其值为0.789 经过计算得到强度 =8.93106/(0.78980500.00)=140.59N/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