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句辨别之十八注意点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912369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句辨别之十八注意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病句辨别之十八注意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病句辨别之十八注意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病句辨别之十八注意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病句辨别之十八注意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句辨别之十八注意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句辨别之十八注意点(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病句辨别之十八注意点蔡成兵细看近十年高考的试题, 从中可以发现,其对病句的辨析基本是以判断正误的客观题型出现的,其中涉及语序、搭配、成分、结构等语法问题的较多,其次是语意及逻辑问题。本人依据对高考试题的探究,总结了十八大 要点,希望可以帮助大家理清思路,有助于大家快速便捷地识别和修改病句。一、注意句中的介词或连词大多数介词是从动词虚化而来的,这就使得介词的使用比较复杂。它可以和动词一样带宾语。 这类介词主要有:“由、由于” “经、经过” “ 通过” “对、对于” “当” “在” “正” O误用介词短语,会造 成句子主语残缺、主客体颠倒等语病;少用、滥用介词也会影响语意的表达。出现了介词,可能是

2、搭配不当、结 构混乱、主客体颠倒、主语残缺等语病。这些词在病句考题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出错的频率也非常高,要引起 注息。例如1 主客颠倒。A三年前,电脑“上网” 对人们可能是陌生的。(谁对谁呢?颠倒了主客体。)B在这里,他学到了化学、生物,特别是对他最感兴趣的畜牧学。(”他”是主体,”畜牧学”是客体,是他对畜牧学感兴趣,不是畜牧学对他感兴趣,正确的说法应是”特别是他最感兴趣的畜牧学o )2、缺少介词与滥用介词相反,有些句子因为缺少必要的介词而使句子表意不明。只有补上相应的介词, 才会组成完整的介宾结构。江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考古工作者展开了热烈讨论。(”江北地区的新石哭时代文化 ”是考古工

3、作者讨论的对象,因此,应在它的前面加”对”。)坚定不移地走利用和保护环境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确实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缺少与为相呼应的介词“以”)为什么对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同志要打击报复呢?(对后应加和)精诚合作。(成分残缺(介科学工作者需要有开阔的心胸,就是和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宾结构缺少介词),改正:就是和与自己学术观点不一样的同行也应坦诚相待)我没有任何理由同我交往了十几年的朋友分手。(同后加与)可见削价销售的妙处在于,它貌似不应有的亏本,获得了更大的赢利。(它后加以)通过网络传播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让网络文化渗透传统优秀文化血脉,引导年轻一代加

4、深中国五千年文明的理解与认同,并利用这笔宝贵的精神资源建设当前的先进文化。(成分残缺,“加深”后缺“对”字)3、误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通过百部爱国主义影片的展播及其主题演唱会,使观众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洗礼。(“通过把“展播及其主题演唱会”变成了自己的宾语,而使全句的主语缺失。)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了一丝笑容。(经过”这个介词湮没了主语,改法有两种:(1)去掉经过”,让”老主任再三解释作主语;(2)删去”才使”,让”他”作主语。)剧组全体人员经过八十多天的苦战,一部情节新、演员新、技术新的十六集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终于与观众见面了。(一个句子出现了

5、两个主语“剧组全体人员” “西游记”,是由于“经过”这个介词没有把“剧组全体人员”纳入自己的“管辖范围”,应把“经过”调到“剧组全体人员”之前。)为什么对于这种浪费人才的现象至今没有引起有关部门重视呢?( “对于”湮没了句子主语,应去掉)在最近发表的一系列文章里,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示:要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就必须加强国民素质教育。(滥用介词导致缺少主语)由于新加坡是双语教学,为初去他国的学生做好了语言方面的准备,让学生在异国他乡不会有那麽强烈的陌生感。(介词由于多余,是全句主语缺失)由于一至七号“神舟”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强国的行列,这也是中国国防力量日渐强大的标志。(介

6、词滥用,删掉句首的“由于”)4、介词多余。我们对于自己的语文修养也要不断提高。(”我们自己”本是同位词组作定语,没有必要再插进一个”对于”。)只有把想法付诸于行动,才能最大限度地达到我们的目标。(“诸”即“之于”,与“于”重复。)数年前当赖斯对中东地区进行访问时,两人在一个上流社会的派对中相识,立即对彼此产生了好感。(第二个对多余)这样一部鸿篇巨著,竟出自 于一位盲人之手。(于多余)这次科考活动获取的资料很有价值,有助于对课题的深化研究。(对多余)5、介词混用。19.3月17日,6名委员因受贿丑闻被驱逐出国际奥委会。第二天,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国际体坛的事件都作了详细报道。(“关于”在语感

7、上给人一种不适的感觉,可找近义词“对于”比较辨析。“关于”表示 关涉,“对于”表示对象。句中是对象,所以应改为“对”。或将短语移至主语前)6和、对等介词造成歧义。剧本最初定名为 兄弟,但是在拍摄过程中,不断有记者 和观众产生误会,认为是著名作家余华新作 (1)近几年,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明星的骄傲情绪。(“溢美”本身的意思就是“过分地赞美”,再加上“过分”,语意重复。)(2)、许多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害的。(“溺爱”含有“过 分宠爱”的意思。)(3)、这是非常奇缺的药品,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能动用的。(“奇缺”就是“非常缺少”的

8、意思。)2、一批普及型的学术著作最近 广泛引起了读书界的关注,并受到了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广泛不能修饰引 起,应修饰关注)3、我们如果把自己国内的事情 不努力搞好,那么在国际上就很难有发言权了。(把字句中否定副词应该放 在把字之前)4、开考半小时后,就有人 陆续交卷。(“陆续”应修饰“有”)5、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这句话中的“避免” “ 不发生”就是“发生”,意思完全相反,应去掉副词“不”。)6、我们把老虎 没打死此(应把否定词”没”放到把之前 .)7、如果趁现在不赶快检查一下工作,地就锄不好。(不移到趁现在之前)三、注意句中两面性的词语两面性的词是指词语本身

9、表达两个相反的语意。如“成败”、“得失”、“好坏”、“ 高低”、“能否”、“是否” “有没有” “能不能” “要不要”等。因为它们表达的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的意思,所以它要求语句的 上下文必须有与之相照应的词语或者语意。否则就会造成语意上的不对称。一句话中,前一分句从肯定、否定两 个方面陈述,后一分句也应从肯定否定两个方面照应,否则,就犯了两个方面与一个方面照应不周的错误。出现了两面性的词语,可能是前后肯否不一、不合逻辑1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认识到,交通 是否方便,是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条件。(“交通是否方便”说的是 两种情况,而后面“是招商引资的一个重要条件”只谈了一个方面。)2、选择最可靠、最恰

10、当的材料,对一篇文章的成败,常常有很重要的作用。(“最可靠、最恰当”是单面的,而“成败”是双面的。)3、电子工业 能否迅速发展,并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前 面用了 ”能否”,后面没有与之呼应的词语,应在 ”关键在于”之后加”是否”,句子前后才能统一起来。)4、继续保持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的作用,已成为无产阶级政党生死攸关的大问题。(后面有”生死攸关,前面没有与之相照应的词,因此在”继续”之前加”能否”,前后才能搭配起来。)5、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能不能”是说“能”与“不能”两个方面,

11、而下边的文字只说了一面,失去照应。)6、到底要不要学好语文?是不是只要学好数理化就可以了?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关键是体会“要不要“”是不是“”能不能“,提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回答时该怎样回答,此答只能回答第一问)7、注意“增长”这类词,本身有正增长和负增长两面。8、这哪是雨点?这分明是雪珠 吗?是的,是雪珠!(前句设问,后句作答,最后强调抒情。作答句语调平 缓用句号,前平后扬用感叹号。“吗”是疑问语气助词,应改不表示道理显而易见的陈述语气助词“嘛”。)9、中国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从历史的视角看,最重要的,就是看现在的青年人将被教育、培养成什么 样的人。(应为“中国能否实现”)四、注意句中指代

12、性的词语使用代词的目的是使行文简洁。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指代不明,使文意模糊。在病句题中,代词使用的考 查也较常见,所以一旦句中出现了代词,就要认真分析,弄清它所指代的对象。出现了代词,可能是语意不明、 重复等语病。例如1、忠王李秀成临刑前是不是很英勇呢?从一些记载上看,不是这样的。(前文说的是两个意思:很英勇或不英勇。“这样”这个代词倒底指代哪一个意思,句意模糊。)2、张主任和技术员小李正在谈话,他告诉他说:“攻下这道关,就可以试制了。”(谁告诉谁?两个“他”均指代不明。)3、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力用在这方面。(“这”指“搜集史料”,还是“鉴定、整理和运用史料”呢?)4、今天下午,张董事长、王总经理和 其他公司领导一起参加了市里举办的开发区招商引资项目洽谈会。(“其他”可以限制“公司”,也可以限制“领导”,造成歧义。)5、这个精致的灯笼将作为今天得分最高的嘉宾的礼品赠送给他。(“他”既可指代“嘉宾”,又可指代另一个人。指代不单一造成了句子歧义。语意不明,“他”到底指谁,指代不明)6、在中国文学史上,狂人日记是第一篇小说,他大声疾呼,用 他那尖锐泼辣的笔去批判了人吃人的旧世界。(句中的“他”似乎指“狂人”,因为狂人也写下了日记批判了旧世界;又似乎指鲁迅。一个代词有了两个前词,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