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单词_2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830153 上传时间:2022-11-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单词_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单词_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单词_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单词_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单词_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单词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单词_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单词 对马上到来的七年级历史期中考试,我们要严阵以待。以下是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人教版,期望你们喜爱。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一.选择题1、某校七年级一班同学在学习“商鞅变法”时,排练了形象生动的历史书本剧:下面是四位同学模拟公布的通告,其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小明:出生贵族的人,爵位保持世袭B.小丽:努力种田的人,能够免去徭役C.小红:土地属于私有,能够自由买卖D.小强:军功卓著的人,授予爵位田宅2、秦统一后,为维护皇权,巩固统治,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管理:其中,中央分管监察百官的是A.博士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3、2021年4月28日至10月22日的西安世园会的

2、会徽取名为“长安花”,取意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而这取意于源自中国古代的A.分封制 B.郡县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4、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的两千年间,中国古代国家的关键特征是皇帝“家天下”制度 中央集权制度 封建官僚制度 “多民族”和“大一统”A. B. C. D.5、秦朝举行的一次廷议中,廷尉李斯的讲话得到秦始皇的支持,李斯说:“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置诸侯不便。”由此能够看出,李斯明确反对A.禅让制 B.世袭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6、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评价,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一项是A.局部统一,为大一统发明

3、了条件 B.战乱频繁,严重破坏了社会经济C.政权割据,形成了国家分裂局面 D.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7、下面四幅有关中国古代历史上皇权势力消长的示意图,哪一幅是最正确的?A B C D8、归纳法是一个很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以 下是某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空框中应填的是A.西周、春秋 B.春秋、战国 C.西周、东周 D.东周、战国9、下图是“中国历史部分纪年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d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终一个朝代b、d两个朝代全部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 a、b、c、d全部是大一统的王朝A. B. C. D.10. 在一个记者会上,温家宝答记者会有关物价上涨的问

4、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 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温所引句表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11.现代史学研究者在评价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时称:“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很多人类文明最主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那么,这一“主轴”的起点是A.秦朝的咸阳 B.西汉的长安 C.东汉的洛阳 D.宋朝的东京12.图文结合 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主要方法,你知道为开通下图中这条东西方交通要道做出主要贡献的历史人物是谁A.汉武帝 B.张 骞 C.班超 D.

5、甘英13.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发明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 明,唯有我先。”这里赞颂的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A. 炎帝 B .黄帝 C. 尧 D.舜14、“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和“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15.某同学利用右边的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她研究的内容应是A.西周分封 B.春秋五霸C.战 国七雄 D.秦灭六国16、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结合所学知 识,回复下列问题:材料一 “己

6、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材料二 法家 ,春秋战国时代一个以君权为关键,法制为手段的思想学派,它盛行于春秋战国时代,为秦朝最为采取。材料一是谁的看法?她所代表的学派思想何时正式确立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依据材料二指出法家思想在战国时期被成功实践的事件?为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秦朝实施的哪一项政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17、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探究一 制度篇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停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在地方上实施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美国学者费正

7、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尤其重视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举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举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 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看法了解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扩 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C科举制度表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D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探究二 经济篇早在六七千年前,中国的原始农耕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你知道是什么吗?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善是劳感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升的标志,请列举经典一例来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善促进了社会大变革。18、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个国家繁荣富强的 必须前提和

8、主要确保。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复问题:民族交响中国篇材料一 大约距今5000-3000年间,黄河中下游出现了一个文明程度较高的华夏族,民族融合不停在进行,经秦汉四百年的发展,华夏族成为统一的民族,中国也逐步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戴逸中国民族边疆史研究材料二 以下图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为华夏族的形成奠定基础的著名战役是什么?中国逐步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在哪一历史时期?民族融合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材料二反应了促成这种趋势的基础原因有哪些? 世袭制的推行 各族间的长久交往 统治阶级的改革 设置管理机构 实施“和亲”政策 少数民族的内迁 海外贸易频繁 确立“册封”制度 民族政权间的战争 社会经济的不停发展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人教版参考答案1A 2C 3C 4D 5D 6A 7B 8C14C16、孔子、西汉商鞅变法、郡县制蔡伦改善造纸术17.秦朝:郡县制 ;C水稻 或 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进了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18. 使齐国国富兵强,为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奠定了基础。相同点:全部为实现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信息: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作用:生产工具的改善和生产技术的革新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