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上册 15.4因式分解(第2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829815 上传时间:2023-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数学上册 15.4因式分解(第2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 15.4因式分解(第2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 15.4因式分解(第2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 15.4因式分解(第2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数学上册 15.4因式分解(第2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数学上册 15.4因式分解(第2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数学上册 15.4因式分解(第2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数学上册 15.4因式分解(第2课时)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及其应用 2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解释 (二)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完全平方公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推理能力 2重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思维条理性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在灵活应用公式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结构特点、几何解释,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并能灵活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 自主探索法 有了平方差公式的学习基础,学生可以在教师引导下自主探索完全平方公式,

2、最后达到灵活、准确应用公式的目的 教具准备 投影片 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师请同学们探究下列问题: (出示投影片) 一位老人非常喜欢孩子每当有孩子到他家做客时,老人都要拿出糖果招待他们来一个孩子,老人就给这个孩子一块糖,来两个孩子,老人就给每个孩子两块塘, (1)第一天有a个男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2)第二天有b个女孩去了老人家,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3)第三天这(a+b)个孩子一起去看老人,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多少块糖? (4)这些孩子第三天得到的糖果数与前两天他们得到的糖果总数哪个多?多多少?为什么? 生(1)第一天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a2糖 (

3、2)第二天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b2糖 (3)第三天老人一共给了这些孩子(a+b)2糖 (4)孩子们第三天得到的糖块总数与前两天他们得到的糖块总数比较,应用减法即: (a+b)2(a2+b2) 我们上一节学了平方差公式即(a+b)(a-b)=a2-b2,现在遇到了两个数的和的平方,这倒是个新问题 师老师很欣赏你的观察力,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导入新课 师能不能将(a+b)2转化为我们学过的知识去解决呢? 生可以我们知道a2=aa,所以(a+b)2=(a+b)(a+b),这样就转化成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积了 师像研究平方差公式一样,我们探究一下(a+b)2的运算结果有什么规律 (出示投影片)

4、计算下列各式,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p+1)2=(p+1)(p+1)=_; (2)(m+2)2=_; (3)(p-1)2=(p-1)(p-1)=_; (4)(m-2)2=_; (5)(a+b)2=_; (6)(a-b)2=_ 生甲(1)(p+1)2=(p+1)(p+1)=p2+p+p+1=p2+2p+1 (2)(m+2)2=(m+2)(m+2)=m2+2m+m2+22=m2+4m+4 (3)(p-1)2=(p-1)(p-1)=p2+p(-1)+(-1)p+(-1)(-1)=p2-2p+1 (4)(m-2)2=(m-2)(m-2)=m2+m(-2)+(-2)m+(-2)(-2)=m2-4m

5、+4 (5)(a+b)2=(a+b)(a+b)=a2+ab+ba+b2=a2+2ab+b2 (6)(a-b)2=(a-b)(a-b)=a2-ab-ab+b2=a2-2ab+b2 生乙我还发现(1)结果中的2p=2p1,(2)结果中4m=2m2,(3)、(4)与(1)、(2)比较只有一次项有符号之差,(5)、(6)更具有一般性,我认为它可以做公式用 师大家分析得很好可以用语言叙述吗? 生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和再加(或减)它们的积的2倍 生它是一个完全平方的形式,能不能叫完全平方公式呢? 师很有道理它和平方差公式一样,使整式运算简便易行于是我们得到完全平方公式: 文字叙述:两数和(

6、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或减)它们的积的2倍 符号叙述:(a+b)2=a2+2ab+b2 (a-b)2=a2-2ab+b2 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几何角度去解释完全平方差公式 (出示投影片)你能根据图(1)和图(2)中的面积说明完全平方公式吗? 生甲先看图(1),可以看出大正方形的边长是a+b 生乙还可以看出大正方形是由两个小正方形和两个矩形组成,所以大正方形的面积等于这四个图形的面积之和 生丙阴影部分的正方形边长是a,所以它的面积是a2;另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b,所以它的面积是b2;另外两个矩形的长都是a,宽都是b,所以每个矩形的面积都是ab;大正方形的边长是a+b,其面积是(a+b)

7、2于是就可以得出:(a+b)2=a2+ab+b2这正好符合完全平方公式 生丁那么,我们可以用完全相同的方法来研究图(2)的几何意义了 如图(2)中,大正方形的边长是a,它的面积是a2;矩形DCGE与矩形BCHF是全等图形,长都是a,宽都是b,所以它们的面积都是ab;正方形HCGM的边长是b,其面积就是b2;正方形AFME的边长是(a-b),所以它的面积是(a-b)2从图中可以看出正方形AEMF的面积等于正方形ABCD的面积减去两个矩形DCGE和BCHF的面积再加上正方形HCGM的面积也就是:(a-b)2=a2-2ab+b2这也正好符合完全平方公式 师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于是我们可以进一

8、步理解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现在,大家可以轻松解开课时提出的老人用糖招待孩子的问题了 (a+b)2-(a2+b2) =a2+2ab+b2-a2-b2=2ab于是得孩子们第三天得到的糖果总数比前两天他们得到的糖果总数多2ab块 应用举例: 出示投影片: 例1应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4m+n)2 (2)(y-)2 (3)(-a-b)2 (4)(b-a)2 例2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1)1022 (2)992 分析: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第一步先选择公式;第二步准确代入公式;第三步化简 例1解: (1)(4m+n)2=(4m)2+24mn+n2 (a+b)2=a2+2ab+b2 =16m

9、2+8mn+n2 (2)方法一: (y-)2=y2-2y+()2 (a-b)2=a2-2ab+b2 =y2-y+ 方法二:(y-)2 =y+(-)2=y2+2y(-)+(-)2 (a+b)2=a2+2ab+b2 =y2-y+ (3)(-a-b)2=(-a)2-2(-a)b+b2=a2+2ab+b2 (4)(b-a)2=b2-2ba+a2=a2-2ab+b2 从(3)、(4)的计算可以发现: (a+b)2=(-a-b)2,(a-b)2=(b-a)2 例2解:(1)1022=(100+2)2 =1002+21002+22 =10000+400+4 =10404 (2)992=(100-1)2 =1

10、002-21001+12 =10000-200+1 =9801 师请同学们总结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 生公式的左边是一个二项式的完全平方;右边是三项,其中有两项是左边二项式中每一项的平方而另一项是左边二项式中两项乘积的2倍 师说得很好,我们还要正确理解公式中字母的广泛含义:它可以是数字、字母或其他代数式,只要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就可以运用这一公式随堂练习 课本练习1、2课堂小结(略)课后作业 课本习题1542、4、7题三级训练 板书设计 15421 完全平方公式(一) 一、1提出问题:(a+b)2-a2+b2=? 2探究公式:(ab)2=a22ab+b2 3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意义: 二、应用举

11、例: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 例1(1)(4m+n)2 (2)(y-)2 例2(1)1022 (2)992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完全平方公式(二) 教学目标 (一)教学知识点 1添括号法则 2利用添括号法则灵活应用完全平方公式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利用去括号法则得到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2进一步熟悉乘法公式,体会公式中字母的含义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多方位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添括号法则,进一步熟悉乘法公式的合理利用 教学难点 在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中适当添括号达到应用公式的目的 教学方法 引导探究相结

12、合 教师由去括号法则引入添括号法则,并引导学生适当添括号变形,从而达到熟悉乘法公式应用的目的 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师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运算并回忆去括号法则 (1)4+(5+2) (2)4-(5+2) (3)a+(b+c) (4)a-(b-c) 生解:(1)4+(5+2)=4+5+2=11 (2)4-(5+2)=4-5-2=-3 或:4-(5+2)=4-7=-3 (3)a+(b+c)=a+b+c (4)a-(b-c)=a-b+c 去括号法则: 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是正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每一项都不改变符合;如果括号前是负号,去掉括号后,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合 也就是说,遇“加”不变,遇“减”都变 师4+5+2与4+(5+2)的值相等;4-5-2与4-(5+2)的值相等所以可以写出下列两个等式: (1)4+5+2=4+(5+2) (2)4-5-2=4-(5+2) 左边没括号,右边有括号,也就是添了括号,同学们可不可以总结出添括号法则来呢? (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总结) 生添括号其实就是把去括号反过来,所以添括号法则是: 添括号时,如果括号前面是正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符号;如果括号前面是负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 也是:遇“加”不变,遇“减”都变 师能举例说明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