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之我见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82478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心理健康之我见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教师心理健康之我见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教师心理健康之我见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心理健康之我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心理健康之我见(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心理健康之我见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的发展,我们教师的待遇越来越高,工作和生活 条件都有了较大改善,但教师的心理压力也是越来越大。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 多于欢乐,幸福指数很低,心理状况也不容乐观。一、教师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原因 教师心理健康,已经成了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造成教师心理压力大、烦恼 多、幸福指数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来自教师职业本身的压力。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为人师表, 身正为范。教师的言行举止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并时刻处在社会和学生的监督 之下,因此教师必须处处以身作则,要注重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高大的形象,于 是不得不过分地追

2、求人格完美,刻意的限制自己的言行;另外,教学成绩、班级 量化、各种考核等的排名,对每一位教师来说,始终存在着压力。现如今,新课 程要求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在教学手段和方式上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 以前只写教案,现在还要写学案和反思,这对于传统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教师 构成不小的压力。像我们高中老师,一周的授课量有 18 节左右。备课、上课、批 改作业是基本的工作任务。除了一般的考勤,我们班主任还有早读、授课、课间 操,从早到晚我们基本没有闲暇时间。2、来自教学竞争的压力。 学校的内部体制改革,落聘下岗、评优晋级、师 德考核、年度考核等等,都要把人分为三六九等,而且还要公示与众;大部分有 升

3、学任务的学校,都要把每次考试的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算得仔仔细细,还 来个同年级排名次;教师教学的劳动强度大,虽然每天只上三四节课,但教师工 作大部分是隐性的,例如班主任工作,批改作业、钻研教材、备课、做课件、校 本培训、研修进修等等,教师每天工作都远远超过八小时,我们经常不得不把工 作拿回家里去做,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身心交瘁。3、来自社会的压力。 虽然现在都在呼吁素质教育、改革考试制度、创新评 价机制,但事实上,家长们关注的仍然还是分数,社会还是以学生成绩的好坏、 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教师的职业决定了教师是“为人师表,身正为范范” 的楷模,社会要求过高,对教师的期望值过大,教师难以达到

4、;面对家长们望子 成龙、望女成风的沉重期望,不少教师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二、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调节 教师以个人的力量也许改变不了教育的整体环境,但是可以改变自己的行为 和生活方式;无法改变教学中的无序竞争,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情感和态度。 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关键是从改变自己开始。1、学会悦纳自己。 身为教师,我们要学会善待自己,要经得起挫折,遇事 千万不要钻牛角尖。那些把幸福和烦恼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最容易掉进苦难的 深渊,不能自拔。2、塑造阳光心态。 一个人的幸福与否, 不取决于金钱地位和名利,主要取决 于自己的心态。第一,如果不能改变环境就适应环境。第二,不能改变别人就改 变自

5、己。 第三,不能向上比较就向下比较, 使你能够获得一个好心情。 以上点点, 都告诉我们,要保持一分良好的心态,让自己少一分牢骚,多一分宽容。3、培养兴趣好。 健康的业余爱好可以调节身心,缓解心理压力。你可以在 剧烈运动中释放不满、抑郁和愤怒;可以垂钓,保持心灵的宁静;可忙里偷闲, 苦中作乐,看场电影,或唱歌吟诵,仰天长啸,独得其乐。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良好的心态,不仅有利于自身生活的幸福、工作的快乐,同时也能潜移默化的教 育、影响学生。4、学会合理宣泄。 教师应该学会合理地宣泄自己的情感。因为如果不良情 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身心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 过长或强度过高,可

6、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时候、合理的 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当我们的情绪比较消极时,我们可以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 事;当我们心理比较难过、压抑或郁闷时,我们可以向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 倾诉衷肠,或建立自己的博客,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当我们心理失衡时,我们可 以给自己找个理由,安慰自己,减轻心理压力。总之,教育是生命影响生命的事业,教师要学会自我调节心理压力,善于沟 通交流,学会幸福生活、快乐的工作,享受做老师真好的感觉;教育的管理体制 改革也要以人为本, 改革评价机制, 为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使教师能用健康的心态面对自己、工作、生活和他人,使教师以及他们接触的他 人的生命都得到幸福的回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