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三年发展规划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821585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三年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三年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三年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三年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三年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三年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三年发展规划(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乐昌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三年发展规划(20172019)一、专业建设背景(一)行业背景数控技术和数控装备是制造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其应用水 平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关系到一个国家 的战略地位,世界各发达国家均大力发展自己的数控技术及其产 业,使数控技术的应用迅速普及。随着世界加工制造业转移和工 业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迫切需要大量 掌握数控设备操作、数控加工编程、数控设备维修、数控系统研 发改造的人才。据国家人才网统计资料显示,数控技术已成为国 家紧缺人才的四大专业之一。培养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已成为职 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二)专业背景数控

2、技术专业是学院重点建设的机械制造专业群中的龙头专 业,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生产一线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突出技能 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可直接上岗。本专业现已具有省内一流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先后投资800 多万元建设了各类实验、实训室8个,大型实训车间2个,拥有 各类机加工教学设备150多台套,实验实训仪器20多台套,计算 机50多台。在师资建设中,不仅注重教师学历层次的提高,更注重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从而保障了“学训交替”教学模式 的实行。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强化职业技能培训, 开展职业资格证书的认证工作,学生获得高级职业资格(技能) 证书的比例为100%。因培养目标明确、课程设

3、置合理、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效果 良好,使毕业生具有优良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 和好评,就业率达到98%。在2009年一2017年的省市数控技能大赛 中,我校参赛学生选手获得优异的成绩。本专业是我校制造专业大类内的骨干专业。通过重点建设数 控技术专业,可有效地带动机械制造专业群内其他专业的发展, 为本地区制造业基地建设做出巨大贡献,并能够对其它院校的相 关专业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二、专业建设目标通过三年的重点建设,将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办学条件先 进、产学结合紧密、师资结构合理、人才培养质量高的广东省教 学示范专业。在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建设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特点突 出,能营造出真

4、实的工作环境,融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 技术研发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实现生产与教学相结合、 实训与劳动相结合、学习与创新相结合。并面向社会开展职业技 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技术服务、合作研发等多种形式的社会 服务。建成省内一流、立足韶关、服务广东、面向全国的数控技 术高技能专门人才培训基地。具备年技术培训、技术服务500人 次以上的能力。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 优秀、专兼结合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双师素质专业教 师达到95%以上;中青年教师中本科以上学历的达到90%;聘请3 名以上行业企业名师专家或首席技师为兼职教师。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方面

5、,强化校企合作,推广“订 单”式培养方式,完善“一体化”教学模式,优化课程体系。三 年内建设4门网络课程,建成4门优质核心课程,争创4门校级 精品课程,培植2门省级精品课程。编写2本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和地域特点的教材。三、专业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方案1. 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掌握数控技 术应用领域所需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敬 业精神和创新精神,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专门人才。(2)人才规格要求毕业生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较强的文化基础素质 和专业知识,具备较系统的数控设备及普通机加工设备的理论知 识,能熟练地进行数

6、控编程和数控加工工艺的编制,具备较强的 数控设备操作、安装、调试、维修能力及一定的生产管理能力。2. 岗位分析通过对省内多家企业调查显示,数控技术已渗透普及到各个 领域,急需既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掌握数控操作技术的技 能型人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对数控技术高技能专门人 才的需求量也呈较快的上升趋势。本专业为数控加工及普通机加工设备的操作、数控编程和数 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设备的安装调试、数控设备的维修等工作 培养急需的高技能人才。3. 知识结构与能力分析(1).素质要求 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思想品 德。 具有一定文化修养 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 具有准确的语言

7、、文字表达能力 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具有团队的协作精神 具有开拓创新的意识 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素质(2).知识要求 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识和法律知识; 会正确使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了解机械加工类相关工种的知识; 要求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包括 制图、机械基础理论与加工制造技术、计算机绘图等学科的基础 理论和应用知识。(3).能力要求 具有较强的手工、计算机绘图及识图能力; 具备编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并独立完成其 加工的能力,并取得数控机床操作高级证书; 具有熟练的数控机床操作及编程能力; 了解现代制造企业的运作模式,以及生产第一线技术管理、 生产管理

8、、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等,并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 题的能力。4. 核心课程及主要实践环节核心课程:数控加工工艺学、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机械制 图、测量技术、机械基础、机械制造工艺、计算机绘图AutoCAD、 机械CAD/CAM等。主要集中实践:铣工技能、AutoCAD软件应用、数控机床(数铣、加工中心) 编程与操作、数控仿真技能、校外实习。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为4:6。5. 标准修业年限学制为三年。6. 毕业生必须获得双证书毕业(1)毕业证;(必考)(2)数控铣床中级证书;(选考)(3)数控车床中级证书;(选考)(4)CAD绘图员国家职业资格证书;(选考)(二)

9、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建设1. 现有实验实训条件(1)金属切削加工方面:拥有普通车床20台,铣床2台,磨床1台。基本可以满足日 常实训教学的需要。(2)数控仿真、数控工艺与编程设计:专业机房1个,加工中心1台,数控铣床18台。数控车床 22台,部分机床使用年限较长,需要更新设备。以上的实验实训设备已基本能够满足教学的要求,但在数控 加工设备方面还有所不足,特别是在先进制造技术设备方面,还 有较大的欠缺,在学生创造性培养方面的实践教学设备还非常欠 缺。2. 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建设方案(1)先进制造技术实训设备在现有实验实训设施的基础上,增加部分先进的现代制造设 备和检测设备,建设具有示范作用的先

10、进制造技术基地,既可以 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又可以为社会提供培训服务,还可以直接用 于生产加工。需增加的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设备见表一。表一先进制造技术实训基地补充设备计划设备类别数控系统配置数量(台/套)新增总价(万元)数控铣床北京 KND20004120数控车床北京 KND2000262西门子2粗造度测试仪三丰12三坐标测量机博洋(五轴)170高度测量仪三丰14铣刀自动刃磨机台湾乐高X322合计260(2)数控仿真、模拟系统该系统有1个机房,配备各种软件若干套。资金预算为286万元。具体配置见表二。表二数控仿真、模拟系统配置设备(软件)名称数量金额(万元)小计(万元)微机60台4848.5桌

11、椅60套0.5AUTOCAD1套已装50MasterCAM201760节点50CAXA60节点已装数控仿真3套已装PRO/E1套已装合计98.53.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经过三年的重点建设,拟建设3个新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三)师资队伍建设1. 师资队伍现状现有师资队伍中“双师型”教师占60%。经过多年的发展,本 专业已初步形成了素质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专 业教师队伍。2. 建设途径(1)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为了满足专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应继续提升教师的业务水 平和专业素质。拟从企业中再引进2-3名实践经验丰富、技术研发 能力强、具有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作为专业带头人;再引

12、进或 培养5-6名骨干教师。支持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院 校和企业进修学习,吸收国内外先进的专业建设理论和经验,及 时了解专业的发展动态,掌握先进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划拨 专项资金支持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并扶持 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承担或参与应用性强的科研项目;重奖取 得科研成果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使专业带头人准确把握最 新的科研进展,不断提升科研和创新能力。(2)师资梯队建设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进行学历进修、实践锻炼、参加学术 会议和学术交流活动,计划每年选派若干名中青年教师到相关的 行业企业进行一个月以上的实践锻炼,提高“双师”素质,优化 师资队伍的“双师

13、”结构、素质结构和学历结构。认真执行教师以老带新制度和课程负责人制度,强化优秀教 师的传、帮、带作用,通过精品课程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和 专业教学改革,锻炼和提高专业教学团队的整体业务水平。(3)行业技术专家的聘请择优聘请3-5名左右的企业名师专家或首席技师作兼职教 师,指导开展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工作。(四)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内容改革1. 建设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教学内容和课 程体系改革为重点,以改革教学方式为突破口,整体优化实践教学 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2. 建立新型的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模式(1) 以就业为导向,有效利用“订单”

14、式的培养模式。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点,根据人才市场和企业的岗位要求, 通过校企合作,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订单”式培养。(2) 以突出职业技能培养为特色,实行“双证书”教育。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培养方案,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 进行能力分解;以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支撑,明确专 业领域核心能力,并围绕核心能力的培养形成专业课程体系。培 养方案体现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学生毕业时,除取得取 得高职学历证书外,还能获得数控加工工艺员证书,具备直接上 岗的能力。(3) 以职业综合素质培养为基础,全面提高学生质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发展、劳动生产组织变革和劳动活动 的关系,使受教育者形成健

15、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 确的价值观念,将目标职业岗位综合素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 过程,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质。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 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0%以上。(4) 以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为载体,采用“学训交替”、“工学 结合”的教学模式。本专业拥有省内一流的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为采取灵活适用 的“学训交替”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便利条件。(5) 以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桥梁,搭建工学转换的“时光隧 道”。利用本专业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通过“学训交替”、“工学 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有效、快速的提升。3. 教学改革(1)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是专业教学改革的核心。在课程体系改革中,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要求,构建了基本素质和公共技 术、专业方向和专业拓展、专业技能三大模块的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的教学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的特色为:1)突出技术应用能力训练与职业素质培养,提高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