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820771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1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作泡菜并检测亚硝酸盐含量- 教案I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1知识与技能:泡菜制作过程中乳酸菌发酵的原理1.2过程与方法乳酸菌发酵与细胞呼吸的联系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同劳动人民在时间中利用微生物进行泡菜 制作的技能2. 教学重点/难点2.1教学重点 制作泡菜2.2教学难点泡菜制作流程中防止杂菌污染3. 教学用具多媒体、板书4.标签|教学过程泡菜不但味美,而且还可以提高人的食欲。泡 菜是怎样制作的?泡菜中含有亚硝酸盐,亚硝酸 盐有什么危害?怎样测定泡菜中亚硝酸盐含课题背景:泡菜是一种以湿态发酵方式加工制 成的浸制品,为泡酸菜类的一种。泡菜制作容易, 成本低廉,营养卫生,风味可口,利于贮存

2、。在 我国四川、东北、湖南、湖北、河南、广东、广 西等地民间均有自制泡菜的习惯。目前较受欢迎 的是川味和韩味泡菜,在许多风味餐馆里,都有 其踪影,它鲜嫩清脆,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与吸收。如果自己在家也做一些这样的泡菜,做 为每天饭前小菜,或以它配菜,烹成各种菜肴, 不失为一件美事。但是泡菜含亚硝酸盐具制癌作 用危害身体健康,所以不宜多吃。进行新课阅读“乳酸菌发酵”,完成基础知识学习1基础知识11 乳酸菌1.1.1 种类:常见的乳酸菌有乳酸链球菌和乳 酸杆菌,乳酸杆菌常用于制作酸奶。1.1.2 形态:球型或杆型;1.1.3 细胞结构:原核细胞你认为有哪些结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1.1.4.分布

3、:空气、土壤、植物体表、人或动 物肠道1.1.5 代谢类型及产物(发酵原理):制作泡菜所用微生物是 乳酸菌 ,其代谢类型 是 异养厌氧 型。在 无氧 条件下,降糖分解为 乳酸 。反应式为:思考探究:含有抗生素的牛奶能不能发酵成酸 奶?为什么?答:不能。因为酸奶的制作依靠的是乳酸菌的 发酵作用。抗生素能够杀死或抑制乳酸菌的生 长,因此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不能发酵成酸奶。典例精析:例1以下不属于发酵的是 ( )A、利用需氧型青霉菌生产青霉素B、缺氧时人的组织细胞产生乳酸C、利用酵母菌的无氧呼吸获得酒精 D、利 用乳酸菌制作泡菜解析:解答该题首先要理解发酵的概念,发酵 是指在生产实际中,人们通过微生物的

4、培养,大 量生产各种代谢产物的过程。这里有 3个要点, 一是用于生产,二是培养微生物,三是生产代谢 产物。根据概念可知,生产代谢产物青霉素有一 个培养青霉菌的过程;生产酒精有一个培养酵母 菌的过程;制作泡菜实质是培养乳酸菌,使其利 用菜中的营养物质生产代谢产物乳酸的过程。因 此,A、C、D都符合发酵的概念。而B项中虽 有代谢产物乳酸,但不是微生物所为,也不存在培养微生物的过程,更不是用于生产,因此不属 于发酵。答案:B1.2 亚硝酸盐联系生活:你知道亚硝酸盐吗?知道它的危害 吗?亚硝酸盐(包括亚硝酸钾和亚硝酸钠)为白色 粉末,易溶于水。当人体摄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0305g 时,会引起中毒,达

5、 3g 时会引起死亡。阅读课本回答;1.2.1. 亚硝酸盐在食品生产中常用作 食品添 加 剂。1.2.2. 国家规定肉制品中不超过30mg/kg,酱 腌菜中不超过20mg/kg,婴儿奶粉中不超过 2mg/kg。1.2.3. 亚硝酸盐被吸收后随尿液 排出体外, 但在 适宜pH、温度和一定微生物作用下形成致癌物质亚硝胺。思考探究:日常生活中不宜食用放置时间过长 和变质蔬菜的原因是什么?2 实验设计21实验流程:填写流程图。思考:在哪些操作过程中会感染乳酸菌? 原料加工和装瓶。2. 2泡菜的制作2.2.1材料:(1)各种蔬菜均可,一般用白菜、洋白菜、 黄瓜、柿子椒、胡萝卜、白萝卜等。蔬菜以质地 鲜嫩

6、,肉厚,无虫咬、无烂痕、无斑点者为佳(2)添加的调味品,如花椒、八角等。花椒、 八角等香辛料可增香、除异去腥3) 白酒、食糖和盐。食盐用品质良好,含苦味物质极少者为佳2.2.2.设备及用品:泡菜坛、菜刀、菜板。泡菜坛泡菜坛本身质地 好坏对泡菜与泡菜盐水有直接影响,应选用火候 好、无裂纹、无砂眼、坛沿深、盖子吻合号的泡 菜坛。也可使用玻璃制作的泡菜坛。泡菜坛检验优劣方法: 观型体:泡菜坛以火候老、釉质好、无裂纹、 无砂眼、形体美观的为佳。 看内壁:将坛压在水内,看内壁,以无砂眼、 无裂纹、无渗水现象的为佳。 视吸水:坛沿掺入清水一半,用废纸一卷, 点燃后放坛内,盖上坛盖,能把沿内水吸干(从 坛沿

7、吸入坛盖内壁)的泡菜坛质量较好,反之则 差。 听声音:用手击坛,听其声,钢音的质量则 好,空响、砂响、音破的质次。2.2. 3.制作过程. :1)原料处理:将鲜菜修整、洗涤、阳光下晾晒,到菜表皮萎焉时收下,切分成条状或片状。(2)盐水配制:按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 : 1 的比例配制盐水。选择含矿质较多的井水或泉水 配制盐水。将盐水煮沸冷却。( 3)装坛:将泡菜坛洗净,并用热水洗坛内 壁两次。将经过处理的蔬菜混合均匀,装入泡菜 坛内,装至半坛时放入蒜瓣、生姜及其他香辛料, 继续装至八成满,再徐徐注入配好的盐水,使盐 水没过全部菜料,盖好坛盖。( 4)封坛发酵:盖好坛盖。在坛盖边沿的水 槽中注满水

8、,以保证坛内乳酸菌所需的无氧环 境。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经常补充水槽中的水。2.3. 腌制条件:思考探究:腌制过程中,要注意哪些事项?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温度过高、食盐用量不足 10、腌制时间过短,容易 造成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在 腌制 10 天后,亚硝酸盐的含量开始下降。2.4. 泡菜发酵的阶段:泡菜在发酵期间,由于乳酸菌的发酵作用,发 酵产物乳酸不断累积,因此可以根据微生物的活 动情况和乳酸积累量,将泡菜发酵过程分为三个 阶段。发酵前期:蔬菜刚入坛时,表面带入的微生物, 主要是以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较为活 跃,它们进行异型乳酸发酵和微弱的酒精发酵产 生较

9、多的乳酸、酒精、醋酸和二氧化碳等,二氧 化碳以气泡从水槽内放出,逐渐使坛内形成嫌气 状态。发酵产物中除乳酸外,还有其他,如乙醇、 CO2 等称异型乳酸发酵。此时泡菜液的含酸量 约为0.3%0.4%,是泡菜初熟阶段,其菜质咸 而不酸、有生味。发酵中期:由于前期乳酸的积累, pH 下降, 嫌气状态的形成,乳酸杆菌进行活跃的同型乳酸 发酵,乳酸的积累量可达到 0.6%0.8%;乳酸 积累pH达3538大肠杆菌、酵母菌、霉菌等 的活动受到抑制。这一期为完全成熟阶段,泡菜 有酸味且清香品质最好。发酵产物中只有乳酸, 称为同型乳酸发酵。发酵后期:在此期间继续进行的是同型乳酸发 酵,乳酸含量继续增加,可达

10、1.0%以上。当乳 酸积累达1.2以上时,乳酸杆菌的活性受到抑 制,发酵速度逐渐变缓甚至停止。此阶段泡菜酸 度过高、风味不协调。典例精析: 例2制作泡菜的过程实际上是应用了乳酸菌 的呼吸作用。将原料放入泡菜坛后应当怎样处理 才能得到可口的泡菜?()A马上密闭,保持3040CB一直通风,不封闭,保持3040CC 先通风后密闭,保持3040CD马上密闭,保持60C以上解析 泡菜坛密闭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乳 酸菌发酵。在3040C, 乳酸菌繁殖较快。答案:A。结果分析:从乳酸的含量、泡菜的风味品质来看,在初期 发酵的末期和中期发酵阶段,泡菜的乳酸含量为 0.4%0.8%,风味品质最好,因此,常以这个

11、 阶段作为泡菜的成熟期。腌制 1 周左右即可开坛 食用。也可随时加入新鲜蔬菜,不断取用。思考探究:1、加入白酒有什么作用?白酒可抑制泡菜表面杂菌的生长,它也是一种 调味剂,可增加醇香感。2、用水封闭坛口起什么作用?不封闭有什么 结果?水封闭坛口起着使坛内与坛外空气隔绝的作 用,空气中 21是氧气,这是最简易的造成无 氧环境的方法。这样,坛内可利用蔬菜中天然存 在的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如不封闭,则会有许 多需氧菌生长,蔬菜会腐烂。3、为什么泡菜坛内有时会长一层白膜,这层 白膜是怎么形成的?形成白膜是由于产膜酵母的繁殖。酵母菌是兼 性厌氧微生物,泡菜发酵液营养丰富,其表面氧 气含量也很丰富,适合酵

12、母菌的繁殖。4、为什么日常生活中要多吃新鲜蔬菜,不吃 存放时间过长、变质的蔬菜?有些蔬菜,如小白菜和萝卜等含有丰富的硝酸 盐。当这些蔬菜放置过久时发生变质(发黄、腐 烂)或者煮熟后存放太久时,蔬菜中的硝酸盐会 被微生物还原成亚硝酸盐,危害人体健康。典例精析:实例3某学生把甘蓝切丝后制作泡菜,为了探 究甘蓝在不同的温度下经过3天发酵后所生成 的乳酸量,在第4天检测的实验结果如表:宪皎査II16 Ho.eio曲P31弋1.20X35 V1.佔T(1)分析资料,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从表中 数据分析可得知,甘蓝在31C时所生成的乳酸含量最多,氐于或者高于这个温度所生成的乳酸 量都比较少一些。=J(2)

13、在泡菜制作时,乳酸含量大致在0.8%左 右时风味最好,此时维生素C的保存率也较高, 结合以上材料,你在制作泡菜时应该注意什么? 注意把温度控制在16C左右为宜典例精析:实例4某人利用乳酸菌制作泡菜因操作不当 泡菜腐烂。下列原因中正确的是罐口密闭缺氧,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繁 殖 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乳酸菌的生长 繁殖 罐口封闭不严,氧气抑制了其他腐生菌 的生长和繁殖 罐口封闭不严促进了需氧腐 生菌的生长和繁殖D、A、B、C、答案:B课堂小结本节课介绍的内容为日常生活中人们喜爱的 泡菜食品,引入主题,引导学生关注食品安全, 维护身体健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列举 一些自己喜欢的泡菜,以充分调

14、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从而顺利进入本课题的研究。 在讲解过程中注意层层设问,激发学生的思维, 并且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助等形式得出答案。 但是限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本实验可能无法在 短期内使学生获得形象的认识。I课后习题1从形态上来看,乳酸菌呈短杆状;从结 构上来看,乳酸菌为原核细胞。2完成配套练习题。|板书专题1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课题 3 泡菜制作一. 泡菜制作原理1. 乳酸菌:种类、形态、结构、分布及代谢2. 亚硝酸盐:危害、用途、代谢二. 实验设计:1. 制作泡菜实验操作过程2. 泡菜制作:3. 腌制条件:4. 泡菜发酵的阶段:1.前期发酵: 2.后期发酵:3. 腌制处理:三. 结果分析与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