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810643 上传时间:2023-07-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做最好的老师 读书心得保持良好心态 长隆小学 胡燕群我是一个急性子,尤其刚做教师的时候,面对学生的错误,常常气得火冒三丈,然后再对学生进行一场“暴风骤雨”式地批评,直到犯错的学生泪流满面。但是我知道这种教育方法对学生来说只有几分钟热度,是个短期效应,起不到治本的效果,况且生气对自己的身体、心理都会有很大的伤害。通过读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我明白了“做最好的老师”就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 “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也是一种长期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闲适从容,也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荡气

2、回肠。”李镇西老师所谓的“做最好的老师”其实是“做更好的老师”,在李镇西看来“最好”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做老师”应该成为我们每个教师的方式、工作常态和人生追求!回想自己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当我板着脸,故作严肃,装出一副“师道尊严”的样子时;当我在全体同学面前批评一个同学,杀一儆百时;当我远远地看着他们,而不是溶入孩子们中去时,我并没有获得他们的多少尊重、爱戴。反之,只是一个充满笑意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句体贴的话语,无形中拉近了我与学生们的距离。当读到李镇西老师“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这本书时,我很震撼。正像书

3、中所讲:“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已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账,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作为一个任课教师,我努力提高上课的基本功和自身的专业素养,合理设计课堂结构但有时教学实绩并不是非常突出,问题到底出在那里呢?百思不得其解。当读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关于和谐的教育的一些想法”一书,听过那个不走运的农民奥麦尔柯爷爷的故事后,我知道了

4、我忽略了种子与耕地的关系。不处理好种子与耕地的关系,你讲得再精彩,也是孤芳自赏。因此,我们在精心备好课的基础上,应该花大力气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把地耕松、耕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苏霍姆林斯基的理想:使每一个学生把追求智力充实的、丰富而完满的精神生活当做自己最重要的理想,使每一个学生在从毕业的时候都能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读过这本好书,我想到了高尔基的那句名言: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的平凡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其实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知道的何止这些,应该知道并应该做到还有很多很多,让我们瞄准一个目标,带着一颗爱心,敞开博大的胸怀

5、,在书海里遨游,在教海里探索,相信我们一定能够带着我们的学生,一起渡到人生的彼岸。它开启了我的智慧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 长隆小学 胡燕群本学期暑假我有机会学习李老师的著作做最好的老师。做最好的老师是一本充满智慧之书,它在很多方面开启了老师们的智慧,让老师们在阅读中受启发、增智慧、长才干。从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我学到了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一、教育者要拥有一颗童心。李老师说,教育者是否拥有一颗童心,对教育至关重要。这也是他后来能够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并且能够在教育上取得成绩的重要原因。他说:“能够自然地与学生一同哭泣,一同欢笑的教师无疑会被学生视为知心朋友。有些在成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感

6、情,在儿童看来却是非常自然的。而变不可理解为非常自然,正是不少优秀教师赢得学生心灵的可贵之处。”他说:“只要把握学生的情感,并注意环境、场合,教师任何过分的孩子气都不会是多余的。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在以前,对于他说的这些话我可能会不理解,但是,在我亲身体会了之后,也明白了教师拥有一颗童心的重要性。很多老师认为,老师就应该与学生有一定的距离感,认为老师与学生打成一片是不可想象的,认为学生与老师随便开玩笑是不懂规矩的表现,但是李老师却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同行们,老师融入孩子们当中不但是可以的,而且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是

7、不可低估的。我受到李老师的启发,尝试与学生打成一片,发现其中的魔力是巨大的,比如,我们班的闽江曾经是班级里最让我头痛的学生,在一次组织他们游玩之后,他在周记里写下了这样的话:“星期五那天我玩得很开心,因为我已经好久都没出去玩过了。也正是这个机会,让我进一步了解了同学,以后也能更好地和他们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在另外一次组织学生游玩活动之后,淑丽同学在周记里写到:“最近的我总是很烦,但和你一起去玩后烦恼全忘却了,虽然平时我不太喜欢林闽江和周浩锦,但我发现他们其实也挺幽默的,而且平时我也觉得你很严肃,但今天我发现大家都是一副可爱的笑脸。”陶慧敏同学写到:“这个星期去登山,去游玩,大家都很开心,我也

8、好开心。原来在游玩中,也可以增进同学与同学、同学与老师之间的感情。通过这次的游玩,我认为老师也是一个很富有童真的人。跟老师在一起真的很开心。”以前我总认为师生见面,应该由学生先打招呼,认为学生见到老师时对老师不闻不问是不礼貌的表现,是对老师的不尊重。怀有这种心态时的我与学生相遇时,眼睛是不看学生的,因为我担心学生不向你问好。当然,很多学生看到老师摆架子,也就不向老师打招呼了,现在想来,当学生见到老师对自己爱理不理时,内心应该是很失望的。也许是受李镇西老师的影响,我与学生见面时不再面无表情,不再脸朝他处,而是主动露出笑容,遇到不向你打招呼的同学,我就主动向他们打招呼。就这样,同学们感到了我的平易

9、近人,感到了我的和蔼可亲,课后能大方地跟我玩,大方地跟我开玩笑了。这在很多老师看来也许是不可理解的,但我觉得这是多么自然。学生在课间能这么亲切地跟你玩,但在课堂里表现却很好,不会漫无纪律,而且很活跃,这让我感到无比的幸福。经常有学生跟我说:“老师,我最喜欢上你的课了。”或者有我所教的另外两个班的学生说:“老师,要是你当我们的班主任该多好啊!”每当听到这些话时,我感到很自豪,因为学生喜欢我的课,而我的课却活而不乱,有学生希望我做他们的班主任,而我所管理的班级却能在每月的文明班级评比中荣获“文明班级”的荣誉称号。写到这里,我想声明的是:老师不必高高在上,不必摆架子,以显示所谓的师道尊严,完全可以放

10、下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就像李老师说的:“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教师越是忘掉自己的“尊严”,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而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二、对后进生的教育李老师对后进生的教育是很富启发性的,在对后进生的教育方面,李老师的观念及一个个成功的案例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班主任们都知道,在班主任工作中,最令人头痛的莫过于对后进生的教育。在办公室时常听到老师们诉苦:“为什么我苦口婆心地、三番两次地教育他,他却不领情呢?”我也曾经是这样的老师,为这些事情苦恼着,却不懂得去反思。可是,自从学习了做最好的老师之后,我明白了后进生犯错的频繁性,以及进步过程中的反复性的特点,懂得了对后进生教育长期性和艰难

11、性,懂得了对他们的教育不能只用一种方法,而且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理解之心和宽容之心,需要有足够的智慧,而爱和尊重则是成功地对他们进行教育的前提。在关于后进生的教育方面,李老师的很多话非常很耐人寻味。以下是我从做最好的老师中摘录的李老师关于后进生教育的话语:“ 后进学生”的“自我教育”很难一劳永逸,相反,这是一个充满反复的长期教育过程。教育者期望通过一次谈心、家访、班会或听英模报告,便使“后进学生”从此成为一名优秀生,无疑是把教育想得太简单了。“犯错认错改错又犯错又认错”这是“后进学生”普遍存在的循环。教师因此斥责学生“屡教不改”、 “光说不做”、“本性难移”等等,是极不公正的。教育者应该容忍

12、“后进学生”的一次次“旧病复发”,与此同时,又继续充满热情和信心地鼓励学生一次次战胜自己,并引导学生从自己“犯错周期”的逐步延长或者错误程度的逐渐减轻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点点滴滴的进步,体验进步的快乐,进而增强继续进步的信心。我从来不对“后进学生”提“下不为例”之类他不可能做到的要求。如果仔细体会了这些话,我们教育后进生的时候就不会再意气用事,不会再因为学生“屡教不改”而对他失望或任意体罚。我们就会想方设法寻找规律和方法了。三、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很多老师由于出于盲目性,出于对教育理论的无知,经常不自觉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伤害了学生的心灵。这所造成的后果是多么的严重啊。可悲的是很多教师在造成这么严

13、重的后果后还不知其所以然。李老师从教育专家的高度论述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的重要性。以下是李老师在保护学生自尊心方面的论述,很值得我们细细品读:教师想尽量直截了当地帮助学生改正缺点,把他的缺点公之于众,以使其他学生从中吸取教训,不犯类似的错误,这种方法是最不成功的,因为这无异于开“批判会”,把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地方自尊心、个人尊严、自豪感统统暴露于外,并使之受到伤害,这种教育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无法弥补的。不管我们平时对学生有如何深厚的感情储备,不管我们过去在学生心目中有多高的威望,也不管我们以前对学生进行了多少“行之有效”的教育,只要我们深深地伤害了他们的心灵也许是一记耳光,也许是一句辱骂,

14、甚至也许只是一个鄙视的眼神那么,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教育成功的诀窍之一,就是永远不让学生对他自己感到绝望。但我也曾多次在激愤中说出一些让学生感到绝望的话:“我永远不会相信你了!”“看来你是教不好的了!”“这是最后一次原谅你了!下次再犯,你就别来上学了!”“我没有你这个学生!”当学生本来是非常尊敬老师并认为老师是在真诚地帮助他的时候,这些话无疑会击碎他内心深处“想做好学生”的美好愿望。一个学生真正的堕落,有时候恰恰是从我们教育者的“绝情”开始的。我们也会经常想到保护自尊心的问题,但是,由于我们的疏忽,却总是有意无意地伤害着学生的自尊心,而学生自尊心的受伤害,可能就是他自暴自弃的开始,就是学生与老

15、师相抵触的开始,随之而来的可能就是学生与老师的处处作对,这对教师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是极为不利的。所以,一线的教师应该多读教育著作,多向名师学习,以尽量避免教育过程中的盲目性所产生的严重后果。四、青春期教育方面李老师在青春期教育方面做得很成功,也很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他对学生的青春期引导是很耐人寻味的。他可以连续几个晚上给学生做青春期方面的教育讲座,可以用书信的方式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走出早恋的误区,可以站在朋友的立场上,面对面推心置腹地与学生谈论这方面的事,却不会使学生感到尴尬,从中我们足可以李老师的智慧和水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老师的书中有很多关于青春期教育的案例和书信都可以成为班主任们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引导的好素材。比如,我在这个学期对我班的一个学生的早恋引导就借用了李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一书中的对万同的早恋引导以及李镇西和他的学生们四中的一封青春期引导的书信,我把自己写给这个学生的信给了这个学生,并把这两本书借给他,让他看书中的两个案例,想不到的是,我对个学生的早恋引导是这么的顺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李老师这两本书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五、以科研的眼光看待让人头疼的孩子李老师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身上有一种成为优秀教师必备的品质:以科研的眼光看待让人头疼的学生。他在书中这样说:“我换一种眼光去看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