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父母无须太“担心”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803887 上传时间:2022-09-1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育儿父母无须太“担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育儿父母无须太“担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育儿父母无须太“担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育儿父母无须太“担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儿父母无须太“担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育儿,父母无须太“担心” 上海市妇联儿童部和上海市亲子教育研究中心最新“亲子教育研究汇报”表明:沪上约80%的父母不清楚怎样获取育儿知识。而剧烈的社会竞争更是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担心型”父母。市妇联首席家庭教育指导员康惠君说:亲子教育“亲”的是孩子,“教”的是父母。“担心型”父母有哪些详细表现呢?一、“剥夺”了孩子的自主发展权父母对儿童权利意识淡薄。问卷中,超出30%的父母没有思索过“孩子有哪些权利”这一问题;认同孩子应该“自主平等”、“受尊重”的父母只占15%和6%游戏是孩子的学习和工作。可不少父母认为:玩就是在浪费时间。举例来说,看到小孩拿着梳子在地板上划,多数父母的反应是上前阻止,可父母是

2、否想过听孩子说说为何要这么做呢?“我这是在开车呀。”孩子把梳子看成小车,碰到床脚就喊“红灯停”。为何父母偏要“剥夺”她们自主玩的权力呢?教授提议:孩子拥有生存权、保护权、发展权和参加权,每一项权利全部可化为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孩子吵着要自己吃饭,就让她自己吃,即使会满地狼藉,但在“吃”的过程中,孩子的精细动作和协调性得到了锻炼和发展;孩子有自己的审美,她想把自己打扮成花里胡哨的小蝴蝶,父母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二、对道德教育懈怠调查中,以开放式测试方法向父母们问询了给孩子起名字的理由,以了解她们的内心期待。归纳后发觉,父母大多集中于期望孩子智力发展,长大成才。而孩子的品德修养,

3、却被排在其后。教授提议:不重视品德教育的父母,通常不会是“好楷模”。这么的父母不能让孩子知道诚信、真诚的真正含义。可怕的是,孩子会依据大人的言行去仿效,并以此为自己的楷模。爱,是儿童基础道德教育的起点。我们首先要启发孩子学会热爱身边的东西,比如小动物、花花草草等,继而让孩子学会爱周围的人,比如小伙伴、父母,从中知道分享、付出的愉快。无数次的行为积累会成习惯,道德教育就是实践的潜移默化。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提得上爱社会、爱国家。儿童得到的基础道德教育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三、学会“容纳”和“赏识”高学历父母大多是“担心型”父母。调查显示,在对孩子“接收容纳”和“激励赏识”方面,初中学历的父母对孩子

4、的容纳度最大,对孩子的激励赏识最多,但这一趋势随学历增高而减弱。因为高学历父母绝大多数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外语、钢琴、书画、电脑一样全部不能缺。教授提议:父母高学历,并不代表她就是育儿教授,她们也需要补习“育儿课”。父母的过分参加,会对儿童心剪发展起到负面影响。在亲子教育中,要引导高学历的父母以宽松的心态来对待孩子,学会宽容和接纳,激励和赏识孩子。四、在物质上肯投入,但投入没有针对性调查显示,2至3岁的婴儿还未识字,她们中有二分之一以上拥有11册以上的书籍。一样,对玩具的挑选,父母也存在显著的盲目性,一味走“高端”路线。教授提议:“玩具和书籍越贵越好”,这是父母认识上的误区。开发儿童智力,我们提倡利用废旧材料,比如,小闹钟坏了,不妨带着孩子把它拆了,然后再装起来,这个过程,孩子的观察、思索、操作能力全部得到了训练,达成的效果可能比一部价值千元的电动小车还要好。采编自:解放日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