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基础知识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11786373 上传时间:2023-10-0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业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林业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林业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林业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林业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林业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业基础知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林业基础知识-林业术语一、森林生 森林资源:森林资源包括森林、林木、林地以及依托森林、林木、林地生存的野 生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林地:包括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 宜林荒山荒地和辅助生产林地。有林地:包括乔木林地和竹林地.1、乔木林地:乔木是指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通常高在3 米以上,又可按高度不 同分为大乔木、中乔木和小乔木。由郁闭度0。2 以上(含 0.2)的乔木树种(含 乔木经济树种)组成的片林或林带,连续面积大于 1 亩的林地称为乔木林地。 2、竹林地:由胸径 2 厘米(含 2 厘米)以上的竹类植物构成,郁闭度 0。2 以上 的林地.疏林地:由乔木树种

2、组成,郁闭度0.100。19的林地及人工造林3年、飞播 造林5年后,保存株数达到合理株数的 4179%的林地;或低于有林地划分的 株数标准,但达到该标准株数 40%以上的天然起源的林地。灌木林地:灌木是指不具主干,由地面分出多数枝条,或虽具主干而其高度不超 过3米.由灌木树种(含经济灌木树种)或因生境恶劣矮化成灌木型的乔木树种 以及胸径小于2厘米的小杂竹丛组成的称灌木林地。灌木林地又分国家特别规定 的灌木林地和其他灌木林地;国家特规灌木林地是指乔木生长线以上的灌木林 地、林种为经济林的灌木林地和岩石裸露40%以上、石漠化或红色荒漠化严重、 专为防护作用的灌木林地;其他灌木林地是指国家特别规定以

3、外的灌木林地. 未成林造林地:包括人工造林(3 年内)未成林地和封育(5 年内)未成林地. 苗圃地:固定的林木花卉、育苗用地。 无立木林地:包括采伐迹地、火烧迹地和其他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划为林地的土地.包括宜林荒山荒地、宜林沙荒地、 其他宜林地。辅助生产林地: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与配套设施用地。 林木:生长在林内达到林冠层的乔木树种。林木的树干比孤立木通直、高大,能 产生圆满度较好的原木,它是构成森林产量的主体,是经营和利用森林的主要对 象。森林分类:森林分为以下 5 类:(1)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 保持林,防风固沙林

4、,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2)用材林: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括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 的竹林;(3)经济林:以生产果品,食用油料、饮料、调料,工业原料和药材等为主要目 的的林木;(4)薪炭林:以生产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5)特种用途林:以国防、环境保护、科学试验等为主要目的的森林和林木,包 括国防林、实验林、母树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的林 木,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森林起源:亦称林分起源或林分成因。指森林形成的方式,也就是森林的繁殖方 式。具体分为两种情况:林分最初形成时的起源。因起源于天然繁殖或人工种 植,有天然林与人工林之分。林木的形成,由于繁殖

5、方法的不同,可将森林起源分为实生林和无性繁殖林两类。人工林:由人工播种、栽植或扦插而形成的森林。天然林:由天然下种或萌芽而形成的森林。原始森林:从来未经人工采伐和培育的天然森林。次生林:是指原始森林或人工林经过人为的或自然的因素破坏之后,未经人为的 合理经营,而借助自然的力量恢复起来的一类森林。植被:各种各样的植物成群生长,种类聚集,群落交织,就像绿色的绣花被一样 把大地紧紧包裹起来,这一层生气蓬勃、千变万化的植物覆盖层,就叫做植被。植物群落:植被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拼凑,而是在一定地段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由 一定的植物种类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规律的组合.每一个这样的组合单位,就 叫做一个植物群落

6、.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多种不同的动植物群落类型、数量及它们之间的关 系。森林是陆地上生物最多样、最丰富的生态系统,是动植物和微生物的自然综 合体,所以保护森林就是直接和间接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 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生态环境亦可简称环境。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环境建设是指运用生态系统原理,根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 不同规模的生态建设任务,模拟设计最优化的人工生态系统,按模型进行生产, 以取得预期的最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指从国土整治的全局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出发,以维 持和再造良性生态环境以及维

7、护生物多样性和具代表性的自然景观为目的,在一 个地域或跨越一个地区范围内,建设有重大意义的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和野 生动植物保护等项目,并管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林分:内部特征大体一致,而与临近地段又有明显区别的一片林子。一个林区的 森林,可以根据树种组成、森林起源、林相、林龄、疏密度、地位级及其他因子 的不同,划分成不同的林分.立木:包含两层意思:形成森林主要部分的树木的总和;林地上未伐倒的生 活着的树木。树种组成:指森林中的林木是由哪些树种所组成的。优势树种:在一个林分内,数量最多的(一般指蓄积量所占的比例最大)的树种。先锋树种:能在荒山瘠薄地等立地条件差的地方最先自然生长成林的树种。如马

8、 尾松、油松、枫香、沙棘等。纯林:由同一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纯林。混交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树种组成的林分叫做混交林。林相:有两种含义:森林的外形,指林冠的层次,有单层林和复层林之分。森林的林木品质和健康状况.林木价值高,生长旺盛称为林相优良,反之称为不良。郁闭度:森林中乔木树冠彼此相接而遮蔽地面的程度。用十分法表示,以完全覆 盖地面的程度为1,分为十个等级,依次为1.0 0.9 0.80.1林龄:指林分与林木的年龄结构,可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林分内所有林木年龄完全相同,这种林分称为同龄林。如林分内林木之间的年龄相差不超过一个龄级 的称为相对同龄林。林木年龄相差一个龄级以上的森林,叫做异龄林。龄级

9、:为简化森林年龄统计而划定的林分年龄级.一般慢生树种以 20 年为一个龄 级,比较速生的树种和中生树种以10年为一个龄级,速生树种5年为一个龄级.龄组:对林木生长发育时期的年龄分组.有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 熟林之分.幼龄林:指林分完全郁闭前的时期.中龄林:林冠郁闭后至林分成熟前的时期。成熟林:林木在生物学及工艺方面都已进入成熟,直径生长已非常缓慢或基本停 止.过熟林:自然稀疏已基本结束,林木生长停止,开始心腐,病虫害侵染,部分立木 由于生理衰退而枯立腐朽,林分经济价值和有益效能开始不断下降。蓄积量:是指一定面积森林(包括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和 枯立木林分)中,生

10、长着的林木总材积(用立方米表示).主要是指树干的材积。出材量与出材率:出材量是指实际采伐林分中生产的原条、原木、小规格材和薪 材的数量。不包括枝桠、树皮、伐根等.出材率是指出材量与采伐蓄积量的比率。它是反映森林资源利用的重要指标,出材率高,表明林木资源利用好;反之,说 明利用差。总生长量:指树木自生长开始至调查时整个时间内的生长总量.森林覆盖率:是指全国或一个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它等于:(有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灌木林面积)* 土地总面积xioo%得出的数称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林木绿化率是指(有林地面积+灌木林地面积+四旁树占地面积)- 土地总面积xioo%.二、造林绿化人工造

11、林:用人工进行植苗、播种等方法营造森林的工作.四旁绿化:指在宅旁、村旁、路旁、水旁植树。立地条件:是指造林地作用于森林植物的地形地势和气候、土壤等环境因子的综 合。适地适树:就是要使造林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造林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其 生产潜力,使一定的营林地段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达到较好的生产水平.全面整地:全面翻耕整理造林地,彻底清除杂草、灌木。撩壕整地:又叫抽槽或沟带整地。是沿等高线从下而上开挖沟槽,把心土堆在下 坡,筑成土梗的一种整地方式。带状整地:在所整地带之间保留一定宽度的生草带,以有利于防止水土流失的整 地方式。块状整地:在种植点小块开垦,块与块的距离依造林的株行距而定。植苗造林

12、:栽植苗木使它生长成林的造林方法。是目前林业生产上最常用的造林 方法。初植密度:也叫栽植密度.是指人工造林和迹地更新时单位面积上最初栽植的株数。直播造林:是将种子直接播于造林地上,使其发芽生长成林的一种造林方法.封山育林(封育):指对具有天然下种或萌蘖能力的疏林、无立木林地、宜林地、灌丛实施封禁,保护植物的自然繁殖生长,并辅以人工促进手段,促使恢复形成森林或灌草植被;以及对低质、低效有林地、灌木林地进行封禁,并辅以人工促 进经营改造措施,以提高森林质量的一项技术措施。丘陵:没有明显的脉络,起伏较小,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 200 米.山地:地势相对高起,表面起伏很大的地区。低山:海拔绝对高度500

13、1000米,相对高度200500米的山地。中山:海拔绝对高度10002000米,相对高度5001000米的山地.高山:海拔绝对高度2000米以上,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的山地。黄壤:在热带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土壤中富 含铁的氧化物,故呈黄色或鲜黄色。土质粘重,酸性大,含有效磷少. 红壤:在暖湿气候和常绿阔叶林作用下发育而成的土壤。土中铁铝丰富呈红色,土 层中常有红、棕、黄、白交织的网纹。一般酸性强,有效磷少,剖面深厚。紫色土:在紫色砂页岩上发育起来的土壤.这种土壤的母质很容易风化,含矿质 养分较多,土层疏松,但易遭水土流失,土层浅薄。石灰性土壤:含有碳酸钙或碳酸氢

14、钙等石灰性物质的土壤。呈中性到碱性反应,含 矿物质养分丰富,但对磷酸的固定作用较强。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和干旱地区。石 灰性强的土壤在剖面中下部常形成石灰结核,石灰磬层等石灰集聚层。 石漠化:指在热带、亚热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和岩溶极其发育的自然背景下, 受人为活动干扰,使地表植被受破坏,造成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石 砾堆积的土地退化现象。它是岩溶地区土地退化的极端形式。石漠化土地:指基岩裸露度或石砾含量30%,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土地。植 被综合盖度50%的有林地、灌木林地;植被综合盖度70%的牧草地;未 成林造林地、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未利用地;非梯土化旱地。造林质量管理“八率

15、”:指造林面积核实率、造林质量合格率、良种使用率、作业 设计率、幼林抚育率、林木管护率、检查验收率、资料建档率.目前要求造林质 量管理“八率”均为1 00 % 。 面积核实率调查小班的核实面积调查小班的上报面积)x100% 造林质量合格率调查合格小班面积调查小班上报面积)x100% 良种使用率=(工调查造林使用良种的小班面积调查造林小班面积)x100% 作业设计率=(z调查有作业设计的小班面积调查小班面积)x100% 幼林抚育率=(z调查抚育合格小班面积调查小班面积)x100% 林木管护率=(z调查有管护措施的小班面积调查小班面积)x100% 检查验收率=(x调查检查验收的小班面积/调查小班面积)x100% 资料建档率=(z调查建档的小班面积调查小班面积)x100% 母树和母树林:供采种的树叫做母树。很多母树生长在一起就叫做母树林。 优良母树:指具有优良遗传品质的林木个体。优质种源:生长旺盛,干直、枝小和冠形紧凑、无病虫害的优势木,其比例占 75%以上的母树林称为优质种源。林木种子园:是用有性法或无性法繁殖人工精选的个体或综合育种法培育的新品 种的植株而建立起来的林木良种繁育场。采穗圃:对于容易扦插繁殖的树种,用被选优树的种条(插穗)建立的采穗圃,作 为往后常年采穗造林之用,它相当于种子园,只不过种条代替了种子。三、保护管理 主伐:在成熟林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