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 2.2水的分解与合成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鲁教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11783811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 2.2水的分解与合成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鲁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 2.2水的分解与合成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鲁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 2.2水的分解与合成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鲁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 2.2水的分解与合成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鲁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化学 2.2水的分解与合成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鲁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 2.2水的分解与合成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鲁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 2.2水的分解与合成同步测控优化训练 鲁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水的分解与合成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水的电解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1)实验现象:与电源相连的两极上都有_产生,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气体体积少,与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气体体积多,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2)气体检验:用_检验乙管中的气体,发现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用_检验甲管中的气体,能燃烧,火焰是淡蓝色,是氢气。答案:(1)气体 12 (2)带火星的木条 点燃的方法2.氢气是一种没有_、没有_的气体,_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是相同条件下密度最_的气体,所以命名为氢气。氢气具有_性,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放出大量的_,产生_火焰,在其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

2、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_出现。需要注意的是,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_。用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试管口,靠近火焰,然后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发出尖锐的_表明氢气不纯,声音很小则表明氢气较纯。答案:颜色气味难轻小可燃热量淡蓝色水珠验纯爆鸣声3.关于水的物理性质叙述不正确的是( )A.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B.水在4 时密度最大C.水的凝固点是0 ,沸点是100 D.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所以冰比水轻,能浮在水面上思路解析:水的凝固点和沸点,是受外界压强影响的。压强越大,水的凝固点和沸点越高。所以没有外界条件限制叙述水的熔点和沸点

3、没有意义。答案:C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下列各组物质中,利用化学性质才能区别开的一组是( )A.食盐和白糖 B.紫红色铜和银白色铝C.汽油和酒精 D.澄清石灰水和水思路解析:利用食盐和白糖的味道不同,可以把二者分开;利用铜和铝的颜色不同,可以把紫红色铜和银白色铝分开;汽油和酒精,酒精易溶于水而汽油不溶,可以实现二者的分离;澄清石灰水和水,二者的物理性质基本相同,无明显区别。应该利用化学性质进行区别。答案:D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分子是由氢单质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C.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思路解析

4、:本题主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查水的组成基本知识。对于水的组成,从宏观角度讲,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讲,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答案:D3.下列关于石蜡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石蜡是无色、无味且硬度较大的固体B.石蜡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C.石蜡熔点低,受热易熔化成蜡油D.石蜡可燃,燃烧时放热,并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思路解析:本题考查蜡烛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石蜡在点燃过程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石蜡硬度、颜色、气味、密度、熔点和沸点属于石蜡的物理性质;石蜡的燃烧属于石蜡的化学性质。答案:D4.研究发现,苍蝇之所以能免受细菌感染,是由于其体内能

5、产生过氧化氢(H2O2),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B.过氧化氢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C.过氧化氢是一种混合物 D.过氧化氢是一种氧化物思路解析:对比水的化学符号(H2O)和过氧化氢的(H2O2),我们知道,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过氧化氢也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化合物,而不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因为由氢气和氧气混合而成的气体是混合物)。答案:AD5.下图A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图B为电解水生成气体体积与时间关系图,试完成下列问题:(1)若甲管生成气体A,则b应接电源_极。(2)气体B以带火星的木条检验,产生的现象是_,说明气体具有的性质是_。

6、(3)实验室可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和氧气?这是根据气体的什么性质?(4)4分钟后,甲、乙排除管内水的体积比各为多少?思路解析:本题考点是学生对电解水实验现象的理解和记忆。考查方式较灵活,有简答、填空、识图等形式。既考查了相关化学知识,又将数学、物理知识运用于化学中,因此综合性较强。本题应从图B着眼,在横坐标上取一点,发现相同时间内A气体体积大于B气体体积,故A为氢气,B为氧气。其他各问就可顺利作答了。答案:(1)负 (2)带火星木条复燃 助燃性 (3)都可用排水集气法;氢气难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 (4)V(甲)V(乙)=21快乐时光起立 某班长上课睡觉,叫同学下课叫他,同学恶作剧。 :起来,下

7、课了! 班长揉揉眼睛:起立! 此时只见十几位同学睡眼惺忪地站起来说:谢谢老师!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现象是( )A.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而且体积比约为21C.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D.水发生分解反应,在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思路解析:实验现象是凭我们的感官感觉到的。如眼看、鼻闻、触摸等。而选项A所描述的,确实是我们通过眼睛看到的,并做了直接描写,所以是题目所要求的答案。而B选项所描述为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且它们的体积分别是21,只能通过

8、我们进一步的实验,得出的结论,而不应算作实验现象,所以不能是题目的答案。而C、D选项都是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所以它们都不是本题的答案。答案:A2.(2010贵州贵阳中考)1661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R.Boyle)指出:元素是组成复杂物体和分解复杂物体时最后得到的那种最简单的物质。当时还没有电解技术,人们认为水是一种元素。根据你的理解和现在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说法是( )A.水是最简单的物质 B.水是一种元素C.水含有氢和氧两种单质 D.水是纯净物思路解析:根据波义耳的说法,他所指的元素实际上是单质。今天,我们通常说: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物质叫做单质。显然,元素和单质不是一回事。

9、电解实验证实,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纯净物。答案:D3.(经典回放)在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氢气表现出的化学性质是( )A.产生的氢气无色、无味B.试管中能收集到氢气,说明氢气难溶于水C.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收集氢气后试管口应向下放置D.将收集氢气的试管移近火焰,可以听到尖锐的爆鸣声思路解析: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单质,由氢元素组成。氢气是相同情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难溶于水。纯净的氢气能够在空气中安静地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物是水。A、B、C均描述了氢气的物理性质。答案:D4.电解水的反应属于( )A.物理变化 B.氧化反应C.分解反应 D.化合反应思路解析:电解水生成了

10、新物质氢气和氧气。答案:C5.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可取的是( )A.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B.查找实验装置是否漏气C.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D.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思路解析:考虑实验误差,氧气和氢气的溶解性。答案:A6.下列有关水的组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纯净物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混合物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单质思路解析:水是物质,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11、元素是宏观概念。答案:C7.下列关于水在通电情况下的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A.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可收集到一种可燃性气体B.通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与正极相连的试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D.正极上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上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8思路解析:在电解水的实验中,连接电源正极的试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氧气,连接电源负极的试管内得到的气体是氢气,其体积比是12,质量比是81。答案:B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分子是由氢单质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C.水是由两个氢元素和一个氧元素组成的 D.水是

12、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思路解析:本题主要从宏观和微观角度考查水的组成基本知识。对于水的组成,从宏观角度讲,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从微观角度讲,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答案:D9.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正确的实验现象是( )A.通电后,两个电极上都有气泡产生;过一段时间后,发现两个玻璃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B.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而且体积比约为21C.水是由氢、氧两元素组成的D.水发生分解反应,在插入正极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是氢气思路解析:实验现象是凭我们的感官感觉到的。如眼看、鼻闻、触摸等。而选项A所描述的,确实是我们通过眼睛看到的,并做了直接描写,所以是题目所要求

13、的答案。而B选项所描述为负、正两极分别有氢气和氧气,且它们的体积分别是21,只能通过我们进一步的实验,得出的结论,而不应算作实验现象,所以不能是题目的答案。而C、D选项都是通过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所以它们都不是本题的答案。答案:A10.(2010山东枣庄中考模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B.氢气不纯(混有空气或氧气)遇火一定能发生爆炸C.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都可能发生爆炸D.家庭中若发现煤气或液化气泄漏时,应杜绝一切明火,以防发生爆炸思路解析:任何可燃性气体中混有空气或氧气时遇明火都有可能发生爆炸,点燃时必须验纯。氢气具有可燃性,因此,使用前必须验纯。氢气与空气或氧化的混合气体在爆炸极限内才发生爆炸。答案:B11.根据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完成下列问题: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1)指出电源的正、负极,左边为_,右边为_,事先往水里加少量硫酸,目的是为了_。(2)左试管中产生的是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右试管中产生的是_,检验该气体的方法是_。由以上实验事实得出结论:说明水是由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