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食攻略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782816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美食攻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上海美食攻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上海美食攻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上海美食攻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上海美食攻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海美食攻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美食攻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上海美食攻略品蟹餐厅推荐大闸蟹不是上海的物产,却在上海吃出了名。吃大闸蟹的讲究可以出好几本书,“青背、白肚、金爪、黄毛”是对大闸蟹品种的考究;“九雌十雄”是对品蟹时节的讲究;配以黄酒姜茶是对大闸蟹寒性对冲的考究;用白底瓷盘装蟹是对品蟹心情的考究;用“蟹八件”如工艺品般慢慢地品琢,一只蟹吃完后其蟹壳仍能完整的拼出一只完整的蟹,更是将考究发挥到了极致。王宝和酒家的大闸蟹、蟹粉豆腐在上海好吃蟹的小饕老饕的心目中算是一块金字招牌.店堂十分有老上海的风格,桌子椅子都很紧凑,各种摆设看上去也很有些年代,不禁回忆起当年那些陈旧的时光。人均15元.地址:福州路603号(近浙江中路).六会馆的蟹粉小笼、蟹粉豆腐

2、和蟹柳芦笋都是本帮菜的口味,每一道菜店家都做得十分精致细心,让人下筷子时都不得不矜持.人均100元。自驾车可以泊在马路边或者是新天地的地下停车场。地址:自忠路338号2楼(近黄陂南路)。海派菜餐厅推荐上海菜,以烹调鲜活著称,特别是鱼虾,非鲜不取,非活不用,有浓油赤酱、色泽鲜亮、注重原味的特色.响油鳝糊、八宝辣酱就是典型的本帮菜.上海本地的各类风味快餐花费不高却能大快朵颐。如果对美食有浓厚兴趣,不妨去藏在市区各个角落的美食街转转,一定不会失望的.上海老饭店创建于光绪元年(1875年),是本帮菜的发源地,著名中华老字号,地处豫园旅游商业区,以正宗上海菜闻名于海内外.目前老饭店经营的本帮菜有一百多种

3、,油爆虾、八宝辣酱、糟钵头、红烧河鳗、八宝鸭、清炒响鳝、炒圈子、虾子大乌参等是其招牌特色菜,风味胜似当年。地址福佑路22号豫园(近旧校场路)。老正兴菜馆是福州路上的一家老字号本帮餐厅,908年挂牌营业,传统古典的牌楼门面,相当醒目,卖的是上海菜,浓油赤酱味道正,招牌菜包括虾子海参、草头圈子等。地址福州路556号(近浙江中路)。梅龙镇酒家是不可不说到老字号上海菜,古色古香的装潢,是一家很有风格的店家。梅龙镇的菜不讲排场,每一道菜皆选用真材实料,没有多余盘饰,呈现老而朴实的原味。比如“炒虾蟹这道菜外观实在不起眼,材料却相当昂贵,以新鲜蟹黄煸出的蟹油再以虾肉入菜,因为真实,所以经典。总店地址南京西路

4、1弄22号(近江宁路).在上海的美食中,面是另一个不得不被提到的美食,虽然不似北方对于面食文化没有那么悠久的历史,在面的款式上也没那么多花样。但上海在几十年发展中有自己的一套面文化,上海的面条汤清味鲜,清淡爽口.从汤头、面身、浇头、下面、调味,每道工序都有讲究,再加上上选的材料和环境,真是面面俱到.在一些不起眼的小巷街边,有一些颇有传奇色彩的面馆和面摊。 上海面馆推荐吴越人家(淮海路店)是吴越人家的第一家店,镶嵌在淮海路一条弄堂中,苏式评弹、红木八仙桌、六角凳,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又亲切.带着弹性的细面和清扬的高汤俱已入道,对得起门口“面面俱到的招牌。推荐浇头:醇香排骨、罗汉净素、八宝辣酱、鳝丝。

5、地址:卢湾区淮海中路06弄10号,近思南路。真如羊肉馆一如八十年代的样子,古老的长方凳,油油的桌子和斑驳的墙面,仿佛时代在这里原地踏步了。面和羊肉是分开上的,大块红烧羊肉伴着红汤,用扎鞋底的那种粗线扎着的。羊肉咬到嘴有点甜,皮硬中带着酥软,肉也是,许是扎的功劳吧。面是白汤,手工制作的扁的小阔面,吃起来特别有韧劲。红烧羊肉面12元.地址:普陀区北石路5号(近兰溪路)。宝泰面馆是上海屈指可数的24小时营业的面馆。这家的汤是浓油赤酱类型的,油水够重,非常浓郁。面的浇头基本都是现炒的,很入味,量也足。中午的时候人气特别旺。人均15元,推荐浇头:大肠面、青菜肉丝、猪肝、素鸡。地址:瞿溪路7弄1号。臭豆腐

6、干油炸臭豆腐干!多见学校工作单位出口处。臭豆腐干一般不十分咸,带有鲜味,入油锅后,外脆内软,撒上少许辣糊,十分鲜香可口。放学时分,经常陪着心仪的女同学买吃这种食物。如今听闻街头也偶见卖,往往是供不应求。油豆腐粉丝汤油豆腐线粉汤 干点配湿点,这是平常上海人习惯的饮食方法。而湿点中油豆腐线粉汤则是保留节目。虽然它看上去有点清汤寡水,但配生煎等油腻的点心,则是绝配。而且看它的烧制过程也是一个享受:锅内汤汁翻滚,煮着铁丝网勺里的线粉,闻一闻,香气四溢。 美味秘笈:汤水够清,味道够鲜.油豆腐、粉丝和百叶包,再加个双档,保证你鲜地掉眉毛. 街头小吃一般是简单,快捷的完美体现。而这粉丝汤却是首开慢食之鼻祖。

7、如同那细细长长的粉丝,话题也是滔滔不绝,更有那油豆腐的块块嚼头,可以趁机回避话题抑或思虑对答。搬开一条长凳,和朋友挤着坐下,不会儿热腾腾的油豆腐粉丝汤一上来,一瞬间就感觉到这个冬天不太冷。茶叶蛋 是上海人一看就看得出来.十个有九个爱吃茶叶蛋!自家更是会有各自的密制诀窍。而当年在上海火车站及各大公园处的老婆婆的茶叶蛋真的是难以忘怀,先是远远的闻香而近,沾着函汁,一口,二口,我一般三口就完事。有过纪录,一顿食了个,用食而不用吃,可见当时的惨烈程度。百果馅酒酿圆子(甜酒酿)酒酿圆子一般是小而无馅,但此圆子稍大,内包百果馅,滚米粉,成为小巧玲政的百果圆子,配以优质糯米制成的甜酒酿,是上海城隍庙满园春小

8、吃店的名品,也是甜食小吃中的上品。其特点百果清香,花香、酒香味更浓。 滚包糯米粉的小圆子与酒酿同煮而成。酒酿味浓甜润,圆子较糯,馅甜香。10多年前常常在新村小区里像唱山歌般的叫卖。生意真的很火红,而且很经得起放,其甜酸酥软可比元祖蛋糕.当然另外还有不让以上的经典街头小吃.大饼,油条,脆麻花,烧麦,糍饭团,麻球,糖糕,开口笑,麻饼,豆腐花,梨膏糖,奶油五香豆,小绍兴鸡粥,排骨年糕,蟹壳黄,烤山芋上海的街头小吃怎能用只字片句讲呢.南翔小笼包 为上海郊区南翔镇的传统名点,素负盛名。因其形态小巧,皮薄呈半透明状,以特制的小竹笼蒸熟,故称“小笼包”.市内也有两家制作小笼包著名的店家。一家是豫园商城内的南

9、翔馒头店,另一家是西藏路延安路口的古猗园点心店。排骨年糕 排骨香酥鲜嫩,年糕香糯适口,汁浓色艳,为上海人喜食的小吃品种。最闻名的店有四川中路福州路口的“小常州”和“鲜得来”点心分店的排骨年糕。西藏南路金陵路口光明中学北侧的“鲜得来”是生意不错的一家。蟹壳黄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做成扁圆形小饼,面上粘着一层芝麻。贴在烘炉壁上烘熟,形圆,色黄似蟹壳.馅有葱油、鲜肉、白糖、豆沙等。石门一路威海路口吴苑饼家,是供应蟹壳黄的名店高桥松饼 用精白粉、熟猪油、绵白糖、赤豆、桂花为原料,精细加工而成,滋味甜肥,松酥爽口,为高桥四大名点(松饼,松糕、薄脆、一捏酥)之一。淮海中路瑞金路口的高桥食品厂门市部专营。素菜包

10、子 是豫园附近“春风松月楼”的特色点心。其特点是包子表面洁白,馅心绿中生翠,采用青菜,面筋,香菇,冬笋,香豆腐干等原料,配以香油,糖等调味,故一开竹笼,满室生香,其色,形,味三者俱佳.擂沙团是设在襄阳南路的“乔家栅点心店”经营的名点之一.约有50多年历史,把包有鲜肉,豆沙,芝麻等各种馅心的糯米汤团煮熟后沥干,滚上一层特制的赤豆粉,入口香糯,具有浓郁的赤豆香味,还有爽口和携带方便等特点。鸡鸭血汤是城隍庙大门边“松盛点心店”供应的传统小吃,其特点是汤清见底,汤里的血块什件,清爽味美,主要是选料精细,烧煮独特之故。 小绍兴鸡粥店,因操作师傅是绍兴人而得名。鸡粥的特色是用鸡汁原汤烧煮的糯米白粥,鸡肉皮

11、脆骨香,肉呈白色,鲜嫩可口,食之无穷。小绍兴鸡粥店位于云南南路,已久负盛名。开洋葱油面 是豫园附近“湖心点心店的特色面点,素有“葱油香飘九曲桥”之说,其特色是开洋葱油,拌以面条,入口润滑爽口又鲜又香。它是用苏北家乡熬出的深红带黄的葱油,加上特制的开洋,故闻之开胃,食之浓香,是四季皆宜的小吃。 白斩鸡说起白斩鸡,要数小绍兴”,这已成为了许多上海人的口头禅。由于“小绍兴”精选上海浦东一带所产著名的“三黄鸡,质量好、味道鲜美,而赢得了广大顾客的喜爱。“小绍兴也成了上海久负盛名的名店。丰裕生煎 曾闻名于旧上海的丰裕生煎和油豆腐粉丝汤,至今仍是丰裕饮食店的特色招牌。因为价格便宜,而且量也多。既能当主食,

12、又能当点心。像这类中式快餐店在上海颇受欢迎。枫泾丁蹄 上海市郊金山县出产的枫泾丁蹄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采用黑皮纯种“枫泾猪”的蹄子精制而成,这种黑皮猪骨细皮薄,肥瘦适中.丁蹄煮熟后,外形完整无缺,色泽红亮,肉嫩质细。热吃酥而不烂,汤质浓而不腻;冷吃喷香可口,另有一番风味. 鸡肉生煎馒头生煎馒头可以说是土生土长的上海点心,据说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生煎用的是半发酵的面粉包上鲜肉和肉皮冻,一排排地放在平底锅里油煎,在煎制过程中还要淋几次凉水,最后撒上葱花和芝麻就大功告成了. 美味秘笈:底酥、皮薄、肉香。一口咬上去,肉汁裹着肉香、油香、葱香、芝麻香喷薄而出,味道一级.当然咯,生煎如今也有了一定的“美味

13、”发展,蟹肉生煎,鸡肉生煎包的口味,也都是一级棒的,而且,现在许多的上海餐饮小吃店,都推出了类似于这样的,够传统也有新意的小吃,想要一尝美味,可谓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啊! 鸡肉生煎馒头是上海的特色风味小吃.这种小吃是以发酵后的精白面粉作皮,用熟鸡脯肉丁、猪夹心肉末和肉皮冻加香油等多种调料作成馅心。包捏好的馒头尖上还要蘸上葱花和芝麻,表层刷上素油,放入油锅中煎熟.该品形态饱满,上半部有黄澄澄的芝麻和碧绿的葱花,松软适口。下半部则酥脆可口,馅重汁多,越吃约香.糟田螺上海市的糟田螺是著名的特色风味小吃。这种小吃是用个大肥美、肉头厚实的安徽屯溪产的龙眼田螺为原料,进店后先用清水养两天,使其

14、吐净泥沙,然后再放入锅内,加上茴香、桂皮等煮较长时间。最后将烧好的田螺放上陈年香糟,糟制而成。这种糟田螺呈褐灰色,肉质鲜嫩,汁卤醇厚,入口鲜美,十分受人欢迎。油氽馒头 油氽馒头的馒头皮的制法取于南翔小笼馒头,用不发酵的精细粉擀成,馅心取法于淮扬细点的汤包,将肉馅加骨头汤打匀,调以葱、姜、蒜等制成的佐料;氽炸时又采用近似氽炸酥饼的技巧棗经过这样精心加工制作出来的馒头,形状小巧玲珑,皮呈金黄,色泽美观,入口松脆,肉馅鲜嫩,一咬汤汁四溢,肥而不腻。吃后齿颊留香,满口生津,若趁热食用,更会余味无穷。 三鲜小馄饨好像上海人对馄饨的大小分的特别清楚。上海的三鲜馄饨也有别于无锡的三鲜馄饨.馄饨馅并不是鲜肉、

15、开洋、榨菜制成的馅心,而是纯肉的.所谓三鲜名堂皆在汤里,蛋丝、虾皮、紫菜此三鲜调出薄皮包裹着的鲜肉,口感咸香爽滑。 美味秘笈:汤烫、皮薄如纱,三鲜份量到位。哧溜一下溜入腹中 条头糕薄荷糕 南南北北,糕点是中国人拿手的点心。论起上海的糕点,恐怕掰上脚趾,你都数不过来。但被上海人广为喜爱的,要数条头糕和薄荷糕,还有双酿团之类的。薄荷糕,糯米粉里拌着些许的薄荷粉,点缀着红绿丝。条头糕,糯米粉糅合细沙(不是裹着细沙,而是两者揉在一起)做成长条状,油炸了之后更好吃。 美味秘笈:薄荷糕,甜、凉爽口,夏季吃颇为下火.条头糕,又软又凝,甜度适中 海棠糕海棠糕可是点心中的老一辈了,年轻人恐怕有很多都没吃过.它的外层是粉皮,里面是豆沙馅,在特制的模具中烘烤而成。由于模子的形状象海棠花,故得名。 美味秘笈:外形呈咖啡色,吃表面撒着饴糖,吃口分外香甜。 枣泥酥饼是用油酥面作皮,黑枣泥为馅,经油炸成熟的面食.其色泽金黄,小巧玲珑,外皮酥松,馅香甜可口,深受港澳同胞及日本旅游者欢迎。1988年第二届全国烹饪比赛获银牌奖。蒸拌冷面是将面条先蒸后煮,再用冷风吹凉,加调味拌食的面食。上海饮食市场上,冷面一向是夏季旺销品种。193年前后,制法都是将面条煮熟后,用冷水冲凉而成。19年后,卫生部门因冷面用生水冲凉而予以禁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