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护理常规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780709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护理常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护理常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护理常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护理常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护理常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疾病护理常规一、定义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下肢动脉导致动脉狭窄或闭 塞,而引起肢体缺血症状的慢性疾病,好发于某些大、中型动脉,如腹主动脉下 段、骼动脉、股动脉和胭动脉等处,上肢动脉很少累及。病变动脉增厚、变硬、 伴有粥样斑块和钙化,并可继发血栓形成,致使动脉管腔狭窄或闭塞,肢体出现 缺血症状。二、临床表现1、早期表现:患肢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2、局部缺血期:以间歇性跛行为主,有发凉、麻木、胀痛、抗寒能力减退3、营养障碍期:皮肤粗糙、寒毛脱落趾(指)甲增厚,脂肪垫萎缩,肌肉萎缩, 间歇性跛行,静息痛4、坏死期:除静息痛之外,发生肢体溃疡,坏疽三、护理诊断/

2、护理问题1、焦虑与疾病久治不愈有关2、疼痛 与患肢缺血,组织坏死有关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指端脱落、坏疽有关4、潜在并发症出血、血栓形成6、活动无耐力与患肢远端供血不足有关四、观察要点1、术前观察要点(1)严密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动脉搏动、感觉以及患肢指端的血运情 况(2)观察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3)观察坏疽或溃疡的程度、面积以及有无渗出(4)密切观察踝肱指数以判断下肢动脉的阻塞程度2、术后观察要点(1)观察切口是否渗血,敷料是否清洁干燥,有无感染。(2)观察腹股沟及耻骨上区是否肿胀、淤斑、疼痛、发热。(3)严密观察患肢血管再通情况:患肢远端的皮肤温度、色泽、感觉和足背动脉 搏

3、动强度以判断血管通畅度。(4)注意观察凝血机制。(五)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由于肢端疼痛和坏死使病人产生痛苦和抑郁心理,医护人员应 关心体贴病人,讲解疾病有关知识,改变病人认知,使其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治 疗和护理。(2)患肢护理:主要原则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注意肢体保暖,勿使肢体暴露 于寒冷环境中,以免血管收缩。保暖可促进血管扩张,但应避免用热水袋或热水 给患肢直接加温,因热疗使组织需氧量增加,将加重肢体病变程度。取合适体位, 病人睡觉或休息时取头高脚低位,使血液容易灌流至下肢。(3)皮肤护理:保持足部清洁干燥,每天用温水洗脚,告诉病人先用手试水温, 勿用足趾试水温,以免烫伤

4、。皮肤瘙痒时,可涂拭止痒药膏,但应避免用手抓痒, 以免造成开放性伤口和继发感染。如有皮肤溃疡或坏死,保持溃疡部位的清洁、 避免受压及刺激;加强创面换药,可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湿敷,并遵医嘱应用抗感 染药物;ASO患者多为老年人,因患肢疼痛,患者大多采取被迫体位,骶尾部皮 肤极易发生压疮,应加强皮肤护理,必要时应用气垫床。(4)疼痛护理:早期轻症病人可用血管扩张剂、中医中药治疗等。对疼痛剧烈 的中、晚期病人常需使用麻醉性镇痛药。若疼痛难以缓解,可用连续硬膜外阻滞 方法止痛。(5)术前准备:指导病人戒烟,备皮、检查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并标记。2、术后护理措施(1)执行局麻后护理常规。(2)体位取平卧位,术

5、肢肢体制动24小时,动脉血管重建术后应卧床制动2周。 自体血管移植者若愈合较好,卧床制动时间可适当缩短。(3)病情观察 监测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合并其它重要脏器疾病的患者,糖尿病病人还应 监测血糖的变化。 观察切口渗血情况:出血是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观察腹股沟及耻骨上区 是否肿胀、淤斑、疼痛、发热,若发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观察术后患肢血管再通情况:观察患肢远端的皮肤温度、色泽、感觉和足背动 脉搏动强度以判断血管通畅度;若动脉重建术后出现肢体肿胀、剧烈疼痛、麻木、 皮肤颜色发紫、皮温降低,应考虑重建部位的血管发生痉挛或继发性血栓、栓塞 形成,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或做好再次手术的准备工

6、作。 术后抗凝治疗:注意监测出、凝血时间,保护患者,防止血栓形成做好抗凝护 理。 饮食护理:术后嘱患者大量饮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泄,进食低脂饮食,多进食 新鲜蔬菜水果富含纤维素食物,防止便秘。 功能锻炼卧床制动病人,鼓励其在床上作足背伸屈活动,以利小腿深静脉血 液回流;康复期鼓励病人每天步行,指导病人进行Buerger运动,促进侧支循环 的建立,以疼痛的出现作为活动量的指标。 术后并发症护理:出血、人工血管血栓形成、人工血管感染、肢体肿胀(慢性缺 血的肢体在血运重建后,常出现肢体肿胀,主要原因是组织间液增多以及淋巴回 流受阻。处理方法主要是给患者穿中等压力的弹性袜和抬高患肢)、再灌注损伤。六、健康教育1、心理护理心细致心理护理,清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人了解治 疗方法,如何配合的具体事项等。2、健康指导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注意保暖;保 持脚部清洁干燥;可进行适当运动,但走路步伐不宜过快,以免引起缺血症状发 作;密切观察皮肤温度、肢体末端疼痛情况,一旦异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3、出院指导 绝对戒烟、适当饮酒;适宜的运动;出院后定期复诊,一旦病情 变化及时就医。4、健康促进饮食要注意合理调节,防止脂质代谢紊乱和血胆固醇过高。尽量避 免高糖、不易消化及刺激性食物,饮食宜清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