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例会制度(6篇)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773648 上传时间:2023-08-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医生例会制度(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乡村医生例会制度(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乡村医生例会制度(6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乡村医生例会制度(6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乡村医生例会制度(6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村医生例会制度(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医生例会制度(6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乡村医生例会制度蒋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级卫生组织是三级医疗网的最基层组织,村医是最基本的成员,是一线工作的主力军,因此,做好村医管理工作是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更好的做好村级卫生防保工作,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素质,提高防保所工作效率和质量,特制定如下工作计划:1、定期开展村医培训学习,每季不少于一次,主题鲜明,内容明确实用,可根据实际工作自定主题,也可向村医征集培训内容,力求培训务实、有用,切实提高村医水平。2、每次培训做好笔录、签到,打印发放培训讲义与试卷,现场考核、评分,确保培训效果。3、主题设定除了常规的结核病防治、肠道病防治、查螺培训等内容外,可结合当年当月实际开设一些新

2、课题,增强培训的新颖性。4、协助上级卫生部门组织村医学习考核,做好组织工作,确保培训顺利开展。5、对村医学习要鼓励先进,对消极应付的村医要及时纠正,督促学习。6、及时收集整理每月培训材料,做到工作有迹,及时总结经验,一不断改进培训工作。社会卫生科_年_月_号乡村医生例会制度(二)一、每月招开一次乡村医生例会,无故不得请假、迟到。二、乡村医生例会必须按时到会,迟到一次者,提名大会批评,第二次罚款_元,无故旷会者罚款_元,三次以上者暂缓审验卫生执业许可证.并取消当年评先资格。三、乡村医生例会以会代训,除按排正常工作和传达学习上级有关文件会议精神外,主要内容是对乡村医生进行业务培训。每位参会人员必须

3、有会议记录。年终会议记录作为一项考核内容。四、每年对乡村医生进行业务知识考核一次,考核形式以试题形式进行,对考核成绩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考核成绩较差者,取消当年评先资格,并督促其加强学习业务知识,达到乡村医生应有的理论水平。乡村医生例会制度(三)_乡卫生院乡村医生例会管理制度一、乡村医生按照卫生院的安排,每月定时到卫生院参加工作会,不得无故缺席,不得迟到及早退。二、遵守会议纪律,认真作好记录,领会会议精神,落实各项工作任务。三、开会前作好各种工作资料和报表的准备,不得对上交的资料和报表弄虚作假。四、乡村医生要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在会议上提出,由卫生院研究解决,必要时再向上级反

4、映。五、乡村医生应将每次例会的有关内容及时向村委会汇报,听取村委会意见,并将信息反馈卫生院。六、卫生院对每次例会进行考勤,结合乡村医生的工作情况作为对其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缺席扣_分/次,迟到及早退扣_分/次,在村医绩效考核中体现。_乡卫生院_年_月_日乡村医生例会制度(四)一、目的1、实现有效管理,促进上下的沟通与合作。2、提高各部门执行工作目标的效率,追踪各部门工作进度。3、集思广益,提出改进性及开展性的工作方案。4、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方法、工作进度、人员及设备的调配。二、会议分类总经理办公会1、会议组织:行政办公室。2、会议主持人:主管院长。3、会议参加人:各村乡村医生。4、列席人员:视事

5、实需要,可让其他有关人员出席。5、会议内容:听取各部门主管对所属工作的汇报,对完成有困难的工作集体协商,并寻找解决办法。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跟踪改进,对工作中的失误找出原因并及时改正、总结。对上期工作总结,并部署下期工作任务。6、会议记录人:行政部秘书。7、会议时间:时间为每月末_日内。管理例会1、会议主持人:主管院长。2、会议参加人:各村乡村医生。3、列席人员:视事实需要,所邀请其他人员。4、会议内容:协调各部门工作进度,使各项经营活动按照预期目标有序进行。对涉及部门较多,对整体有较大影响的问题集体探讨。集思广益,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追踪并改进日常管理工作。5、会议记录人:行政部秘书6、会

6、议时间:时间为每大礼拜的周五下午或周一上午。四、会议记录1、会议记录应在一天内整理完毕,送交会议主持人核阅,核阅后应复印分发各出席人一份,传阅各出席人,并要求阅者签字为据。该份记录最后传回会议主持人,作为下一次会议的重要资料。1332、管理例会会议记录整理完毕后,分发至各出席人一份。3、全体会会议记录由行政部秘书整理完毕,先请院长签字确认,然后分发至各部门,以备查询。4、部门工作会议各与会人员均应记录会议要点,与本身工作相关内容应详记,以便对日后工作有指导意义。乡村医生例会制度(五)双河镇卫生院为了完善乡村一体化管理,掌握全镇各卫生室阶段性工作进展情况,安排部署卫生工作,更好地完成各方面的工作

7、,特制定本例会制度。1、乡村医生按照卫生院的安排,每月定期(_日)例会,若有紧急任务将根据情况增加例会次数。2、每月例会不得缺席,不得迟到和早退,有事必须请假,无故不参加例会者,一次扣除二十元。3、遵守会议纪律,认真做好记录,领会会议精神,落实工作任务。4、汇报本村近期工作情况、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5、布置本月工作,解决工作中存在问题。并对存在的有关业务方面的问题进行由针对性的业务培训。6、卫生室长应将每次例会的有关内容及时向村委会汇报,以取得村领导的参入和支持。7、卫生院对每次例会进行考勤,结合乡医工作情况作为对其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_年_月乡村医生例会制度(六)九、乡村医生职责一、严

8、格遵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服务规范,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和乡(镇)卫生院的指导;二、宣传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和法规,协助村委会制定和实施初级卫生保健计划;协助村委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小康村”、“文明村”、“卫生村”的建设;三、开展健康教育,宣传计生卫生防病知识,促进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群众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四、实施或协助(乡)镇卫生院开展预防接种工作。执行传染病报告和防控,参与公共卫生_的处置;协助有关部门开展食品卫生、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劳动卫生和学校卫生等工作;五、承担妇幼保健工作,及早发现孕妇,动员孕妇或追

9、踪高危孕妇到乡(镇)以上医疗保健机构产前检查与住院分娩;做好产后访视和_喂养随访,指导产褥期保健、新生儿保健;协助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六、进行一般常见病初级诊治与转诊工作,积极提供上门巡诊服务;指导残疾人康复;鼓励应用中医药诊疗技术为农村居民服务;七、协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八、负责有关疾病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等相关数据的收集、统计、填报;九、做好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和乡(镇)卫生院下达的各项工作。村卫生室工作制度一、门诊登记制度1、坚持文明行医,坚守工作岗位,病人随叫随到,及时诊治,耐心解答问题。做好门诊、出疹、转诊人次和发病情况的登记、汇总、积累、分析、保管和上报工作。2、做好门诊病

10、史书写,要求字迹清楚、文句通顺、内容完整、简练、正确。应用钢笔书写,病史记录做到“六全”,即:主诉、现病史、检查、诊断、用药、签全名。3、凡是有药物过敏者,应在病历显著位置注明过敏药物名称,没有使用病史卡的应建立疾病登记簿。4、遇有疑难病例或诊断困难的疾病,应填写扼要病史,提出转诊要求。5、认真做好基础资料上的保存、整理、积累工作。做到封面整洁、填写完整、清晰。6、严格合作医疗、健康保险制度的有关用药规定。二、处方管理制度1、处方应按规定格式用钢笔书写,字迹清楚,内容完整。2、处方书写必须达到“十全”,即。姓名、性别、年龄、日期、家庭住址、药名、剂量、数量、用法、签全名。3、要做到处方用药合理

11、,药价结算正确。4、处方上药品数量用_伯数字码书写。药品用量单位以克、毫克、毫升国际单位计算,中药片、丸、胶囊以付、片、丸、粒为书写单位。注射剂以支、瓶为单位。5、处方剂量一天为宜,三天为限,慢性病或特殊情况不超过一周。5、不得使用毒、限、_药。三、消毒隔离制度1、医务人员工作时需穿白色工作服,注射、换药时应戴工作帽和口罩。2、加强无菌观念,坚持无菌操作,防止医源性感染,各种注射必须使用一次性注射器,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须毁形、消毒、统一处理。3、诊断室、治疗室等每天用_%过氧乙酸喷雾或揩擦,如被传染病人污染,则应立即用_%过氧乙酸消毒。4、体温表用_%过氧乙酸溶液或含

12、_mg/l有效氯消毒剂浸泡_分钟后,再放入另一_%过氧乙酸溶液或含_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_分钟,然后用冷开水冲洗或_%酒精擦洗,再用灭菌纱布揩干后备用。5、压舌板用后浸入_%过氧乙酸浸泡_分钟后清洗烤干,纸包后高压消毒。6、消毒镊子要专用,用_%中性戊二醛浸泡。盛器要加盖,盛期每周煮沸或高压消毒后更新消毒液。并有更换记录。7、敷料、棉签、油膏纱布均用高压消毒。五、传染病登记监测报告制度1、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方针,积极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大力宣传卫生知识,积极参与实施初级卫生保健工作。2、严格执行传染病防治法,对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及时进行疫情处理,严格控制传染病的流行。3、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建立传染病登记簿,做到不漏登,不漏报,及时收集可靠准确的疫情资料。4、对可能被传染性病原体污染的物品要随时做好消毒工作,废弃物须消毒后丢入污物桶,传染病患者要及时转院诊治,转诊后对诊治场所和病家进行终未消毒。第1页共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