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技巧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11768249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技巧(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多媒体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技巧 忻城县思练镇中心小学 陆爱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也不断提高。今天,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正以其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并逐步打破“一块黑板,一枝粉笔、一张嘴巴众人听”这种以教师灌输为主的“填鸭式”传统教法,构建起新型教学模式。而思想品德这门课程,作为社会科学的基础学科,学生学得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必须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充分而有效地应用多媒体技术。一、多媒体教学在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优势(一)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创设新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2、趣,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地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通常是“满堂灌”、“填鸭式”、“一言谈”。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笔就完成一堂课的教学。这种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注意”的持久性和稳定性也就受到了影响,结果,教师上得口干舌燥、大汗淋漓,学生也听得筋疲力尽,索然无味。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言简意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及时有效的反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听课造成的疲劳和紧张,又可以使学生保持学习兴趣,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参与

3、到课堂教学中来,达到了教学目的。例如我校莫崇岸副校长在讲授思想品德一年级下册和春天一起玩一课时,巧妙地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展示各种身边场景,通过各种图片、声音,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学生的学习兴趣顿时高涨起来,莫崇岸副校长也及时抓住这一契机,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学习、讨论。结果,教学效果自然也好得多。(二)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感官刺激,多方位在提高学习效果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和关于知识记忆持久性两个著名的心理实验。结果证实,人类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而知识记忆的保持,人们一般能记住听到和看到内容的50,在交流过程中自己所说内容的70。由此可见,看到的和

4、听到的无论是在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方面,还是在知识记忆的保持方面都占绝对的优势。而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同时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使课堂信息量加大,学生易于接受,在愉快的气氛、交互讨论中掌握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学习效果就显得易见了。(三)多媒体教学可以切实解决课时矛盾,提高教学效率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思想品德课内容多,时间紧,这样既要求老师按时把课程上完,又要保证学生学得彻底,学得深刻,是对老师教学的极大考验。同时,政治知识大多是纯理论的知识,往往深奥、抽象,这也形成了政治知识

5、的抽象性与实际问题的具体性的矛盾。而要解决这一矛盾,对老师来说,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挑战。由于多媒体课件一般都是通过图像、动画、声音、文字等多种方式呈现知识。因此,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省去很多板书时间。课堂上需要板书的知识要点,材料等内容,多媒体课件早已设计好,省出来的时间,可以用来详解教学重点、难点,辅导学生练习,增大教学容量,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像、动画、音频等方式,可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知识面更广。学生们在这些动感学习环境中,对教学内容更容易领会和掌握,可以大大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效率。(四)多媒体教学可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时代气息和可信度思想政治教师

6、难当,思想政治课难教,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的一点在于思想品德课教学多为言传口授,教学内容往往落后于形势,学生缺乏真实的感受,可信度比较低。而引入多媒体技术后,我们可以把一些新闻报道、纪录片以及反映实际的图片、数据、视频片断与思想品德课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不仅能增强信息总量,反映时代脉搏,丰富教学内容,而且用事实说话,实现了超时空的信息再现,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度。如在讲授思想品德二年级战争与和平一课时,我播放了南京大屠杀视频片段及相关图片巧妙地导入,立即引起了学生心灵上的震憾。学生纷纷表现出对战争的痛恨,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教学效果自然是不言自明了。二、多媒体教

7、学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多媒体教学不能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多媒体在教学中确实有其独特的效果和魅力。但是,如果像有些教师那样把多媒体说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的使用功能,就会本末倒置,致使学生感觉是在看教师演戏。要知道,教师渊博的知识和扎实的基本功是其人格魅力的组成部分,对学生具有持续连贯的潜移默化的感染力。是任何东西都不可能代替的。因此,作为教师首先应把握住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教师不能只当“解说员”,而应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同时要从人与多媒体、教学内容与多媒体的关系入手,探讨多媒体在教学运作

8、中的基本教学规律和要求,使多媒体在教师的驾驭下有的放矢地发挥作用。(二)多媒体教学不能忽视板书的作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首先是黑板即时重现力强,随写随看,内容还可以方便地增删。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有时会有突然而至的灵感,这些灵感往往是教学艺术的动人之处,却往往无法加到板书中去而生出许多遗憾。另外,好的板书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学生抬头一看,便对本节课的重点一目了然。运用计算机虽然也能呈现板书,但由于屏幕的限制,本来在黑板上可以整体体现的板书,只能一部分一部分呈现,这就影响了板书的整体性,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同时由

9、于课件的画面要经常变动,用课件呈现的板书也就具有短暂性。因此,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时不能忽视传统板书的功能。(三)不能片面夸大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而排斥传统的教学模式 诚然,运用多媒体辅助政治课教学有很多优势,但是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课件的内容必须时时更新,教师的备课量非常大,教师的计算机水平也决定了多媒体的运用效果。而其它的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创设情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如课堂演示、课堂讨论、学生表演等。这也决定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可能取代传统教学模式的地位和作用,因而课件也就不可能取代常规知识的阐述。所以,不是媒体运用得越多越好,更不能用多媒体代替教师的讲解和其

10、它教学手段。只有根据不同的教学实际,把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四)多媒体教学不能片面追求课堂教学效率有的教师由于片面追求课堂教学效率,认为教学效率就是课堂教学知识传授上的“大容量”。误认为多媒体课的信息量就是要大,只有大信息量,增加知识传授密度,才能体现多媒体的优势,就能提高课堂效率,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结果是教师、学生被课件牵着鼻子走,使学生学习囫囵吞枣,“人灌”变“机灌”成了某些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特点。这种不适度、不恰当地选择课件教学,或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或加重学生的负担。(五)实施多媒体教学注意“度”,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影响教学的重难点使用多媒体为教学注

11、入了活力,使长期困扰教师的某些教学难点迎刃而解,教师在感到惊喜之余,往往会舍不得割爱,将它们统统都用到教学中去,其实有时用得不当和过度,反而会成为教学的干扰源,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学生情绪,扰乱学生思维,破坏教学秩序。所以我们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展示的应该是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而不要一味地追求使用多媒体,否则会导致多媒体计算机成为教学的干扰因素。因此,我们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绝对不能华而不实,哗众取宠,要注意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度”,要考虑展示媒体的最佳时机,切不可随意呈现,喧宾夺主。总之,我认为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与实施,多媒体教学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越来越明显,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也是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角色无非是辅助教学而已,使用它的时候要认识到其局限性,它不是万能的,别的教学工具也有其不可替代的功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