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校图书馆编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11754922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院校图书馆编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院校图书馆编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院校图书馆编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院校图书馆编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院校图书馆编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院校图书馆编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院校图书馆编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院校图书馆编制 摘 要: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遍布各地的高等院校是主要的参加者和生力军,本文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状况、地方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及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种的优势、作用等方面对之试做叙述。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地方院校;图书馆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遍布各地的高等院校是主要的参加者和生力军,地方院校图书馆该怎样确定和把握自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位置,含有什么样的优势和作用?本文试就此略作讨论。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实状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条约总则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了以下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

2、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多种实践、演出、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伴随其所处环境、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改变,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她们自己含有一个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发明力。”1非物质文化遗产关键包含:“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演出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相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关键内容包含了人类文化展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全部的人类文化遗产全部含有不可再生性,对其进行有选择的保护,实际上就是保护人

3、类文化遗产的多样性。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濒危文化采取的“一个统计、保留、评定、拯救、起死回生、继续自续、人类共享的一项文化工程”。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异文化传统,促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部含有主要而深远的意义。多年以来,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陆续公布,其数量和类别均很丰富。2021年第一批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中有518个项目,2021年第二批又公布了510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147个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仅此能够看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已取得了

4、很大的进展。但同时我们也必需清醒地认识到现在中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前景不容乐观。因为中国幅员宽广、民族文化异常丰富,现在国家和地方所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目还远远不能涵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在当代化过程中,大家的生产方法和生活方法全部在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文化一体化使得主流媒体和流行艺术普及到千家万户,占居了公众视野,同时也挤占了传统文化遗产的存在空间。在这种主流媒体的强势权威下,我们的整个民族,现在全部在“自觉自愿”地抛弃自己的民族文化去追求当代化的文化。二、地方院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功效定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迫切需要集合来自社会的

5、多种力量,经过全社会各团体和个人的努力,才能使中国珍贵、濒危并含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即使没有物质形态却有物质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包含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实物、文化场所和对其过程统计的文字、声音、影像等等资料。这些物质载体和图书馆馆藏之间却有着亲密的联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物质化保护是国际遗产学界公认的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保护手段,而收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也是图书馆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条主要路径。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有形的图书馆馆藏就仿佛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物质遗产有其非物质性,非物质遗产也有物质性。温家宝总理

6、在中国第二个文化遗产日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时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文化文化,文而化之,化而文之,二者要很好地结合起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的图书馆四项社会职能中,保留人类文化遗产位居第一。在其公共图书馆宣言所给予的公共图书馆若干关键使命中,即有:提升对文化遗产的认识,促进对艺术鉴赏、科学成就和创新的了解;提供多种演出艺术的文化表现路径;促进不一样文化之间的对话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支持口头传统文化等,上述表述全部确定了图书馆保护非物质文

7、化遗产的职能和地位。实际上,图书馆自诞生之日起就把文件资料作为自己搜集、整理、开发乃至服务读者的对象。三、地方院校图书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优势首先,地方院校图书馆含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需要的必须场所。它设有收藏书库、汇报厅、展览厅、大厅或广场等场所或设施,能够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保留、宣传、展示、研究等活动。而且很多地方院校图书馆本身就有丰富的地方文件资源,并把地方文件的搜集和利用作为其工作任务之一。能够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最基础的资料支持和帮助,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极为有利。其次,地方高校图书馆含有当代化的技术手段和掌握当代图书信息技术的专门人才。这在地方非物

8、质文化遗产的资料抢救工作和后续的资料整理、数字化、保留、保护等方面,含有地方上其它保护单位所不具有的优势和专长。借助当代技术设备,采取对应的统计手段、统计方法、统计符号、经过网络、多媒体等当代技术对各地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声音、影像原生态存放,并能够对其进行后续的整理、编排,从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保护等提供资料支撑和策略支持。再次,地方院校往往含有依靠独特地域优势,并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查和研究的教授学者。这些教授学者通常含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和和学术造诣,加上地缘上的临近,使她们对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含有亲近感,她们也更有机会接触这些地方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乃至对其进行学术调查和研究。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地方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就形成了自己的专门队伍和独具特色的地域资源,比如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的团体,独具特色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地方院校图书馆正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教授学者加强合作,提供技术和资金上的支持,从而借此建立起依靠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色馆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