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C代谢与N代谢总结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75027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1.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茶树C代谢与N代谢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茶树C代谢与N代谢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茶树C代谢与N代谢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茶树C代谢与N代谢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茶树C代谢与N代谢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茶树C代谢与N代谢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树C代谢与N代谢总结(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茶树(耐阴喜阳,喜湿,喜铵,耐铵,聚铝,聚氤嫌 钙)光照C代谢(多酚18-36%,糖20-25% :淀粉,糖纤维),茶树鲜叶含碳量约 11%光为二级代谢的进行提供必要先质(如糖)光对温度效应起调节作用,直接影响酶活性变化,特别对酯型儿茶素生物合 成的重要酶系活性影响显著。光照有利于茶树体内PAL (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提高,从而有利于儿茶素 合成。光照同时还能加速儿茶素降解,影响儿茶素(12-24%)在茶树体内的存在 量。茶树接受日光照射,受光时高,碳素同化量也高。光照对酯型儿茶素消长影响明显,光强,日照量大,茶叶中儿茶素尤其酯型 儿茶素增加尤为显著。N代谢(氨基酸1-4%,茶氨酸占游离氨基酸

2、的60-70%;蛋白质20-30%, 咖啡碱3-5%),茶树鲜叶含氮量约5%可溶性含N物主要氨基酸、咖啡碱适度遮光茶树中咖啡碱含量高于自然光,表明光照不利于咖啡碱合成茶氨酸代谢与儿茶素代谢相互沟通,相互制约蛋白质含量约为22%,难溶于水的谷蛋白占80%,在茶汤中呈胶体状,对 茶汤保持清亮和胶体溶胶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其余20%为白蛋白,球蛋白, 精蛋白,其中,40%的白蛋白能溶于水,对于增进茶汤滋味品质有重要影响。光强度和日照量大,有利于碳素代谢,且可不同程度地抑制含N化合物代谢 凡有利于N代谢的多种光照因素,必然有利于含氮化合物的积累红橙光有利于二氧化碳的同化与糖类合成蓝紫光促进蛋白质合成光

3、照下,茶鲜叶中谷氨酰胺分解为谷氨酸,而谷氨酸是茶氨酸合成的前体, 在弱光或一定光强下谷氨酸大量积累,酶促作用加速茶氨酸合成;在强光下,一 定浓度的茶氨酸受光易分解。强光下高档鲜叶茶氨酸以分解为主;中、低档鲜叶以合成为主。遮光提高氨基酸含量:(抑制分解)茶氨酸是根部生物合成的产物,随地上部分生长,茶氨酸输送到正在生长的 叶组织,为正在进行的细胞分裂提供N素营养,如果此时光合作用旺盛,茶氨酸 的分解代谢加速,其C架积极参加与多酚类或其他相关物质的代谢,因此大量积 累了有机C化合物。CN: 2-3 平衡分生生长阶段幼嫩芽叶,根部运送N素,老叶输送C素以供滋养成长,“库” 占主导;芽叶成熟,则向代谢“

4、源”转化,成为新生芽叶的有机养料供应器官,从此 饮用价值降低。代谢库占主导作用的芽叶含有最高浓度的儿茶素和氨基酸。温度(20-25,25-35适宜,35,光合作用下降,40,且长期持续,茶芽 生长停滞)C代谢温度提高可提高酶系催化效果,提高有机物输送速率,增强呼吸作用强度, 从而提高机体的同化强度,促进生长。糖代谢是其他物质代谢的基础,糖的累积为呼吸作用提供了足够的基质,更为二级代谢产物一一多酚类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先质。低温下,茶树体内代谢变化以大分子降解为主,合成作用减慢甚至完全停止, 单糖双糖及其累积含量均伴随温度的降低而递增,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多糖 转化为单糖或双糖),提高了细胞浓度

5、,可增强植株的抗寒能力。多酚类代谢是在糖代谢的基础上进行的呼吸作用的基质是糖,糖的分解代谢为活体内一切生理活动提供能量呼吸作用的强度正常情况下应与生长速度相呼应,应与茶叶组织内多酚类浓 度的变化相一致气温较高,呼吸强度较大的季节,便有高浓度的多酚类合成种子的子叶尽管有大量糖类贮藏,但几乎不含多酚类,种子一旦萌发便会有 多酚类物质出现,因此多酚类合成光照不是必须的,而能量提供是必须的遮光降低多酚类含量N代谢高温(强光)加速了茶氨酸的分解春茶,营养生长为中心,长势最强的器官是新生的顶芽,N素营养物质的自 然运输分配在生长中心的新芽梢二、三轮新梢萌发的夏秋季节,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齐头并进,生殖生长的

6、 花果和营养生长的夏秋新梢必须共同分配由根部输送的氮素,茶树本身竞争性分 配氮素营养可能是夏秋茶氨酸含量往往比春梢低很多的原因之一。茶树适宜的生长环境之喜光怕晒覆盖冬季覆盖塑料薄膜,缩短茶树越冬休眠期,使名优茶产生“温室”效应塑料大棚平均气温增高,茶蓬面温度日夜差异增加,相对光强增强。夏秋季覆盖遮阳网降温增湿,消除高温季节茶树C素代谢过强,降低茶树体 内含C化合物的大量积累,提高茶叶品质。树冠表面日平均温度下降,相对湿度 增加,春茶游离氨基酸减少,多酚类、水浸出物、叶绿素、粗纤维、水溶性果胶 增加;夏秋季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增加、茶多酚、水浸出物降低。水,肥茶树生长所要求的土壤含水量以田间持水量

7、的70-90%为宜缺水:细胞膨压下降,气孔关闭,进入叶片中的CO量减少,同时缺水降低 2了原生质的水合作用,从而导致光合强度及合成代谢减弱。光合作用的变化直接 影响到茶树体内干物质的积累。水分与糖代谢密切相关,供水正常,淀粉含量高,而水溶性单糖、双糖含量 低于干旱条件下的浓度。这是植物合成代谢强度大大超过分解代谢强度,物质积 累速率高于消耗速率。水分胁迫首先使细胞膜透性遭受破坏,同时破坏酶间隔,直接影响酶活性。 缺水导致茶树体内许多酶活性下降。受到干旱影响,茶树体内水解酶活性提高,合成代谢减弱茶树体内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在土壤干旱或渍水条件下酶活降低,说明 这两种酶活与新梢含水量及茶园土壤含

8、水量密切相关遇干旱气候,由于植株整个代谢基质受到严重缺水的伤害,合成作用削弱, 分解作用仍继续甚至有所提高,这可能是儿茶素积累降低的原因之一。N素含N化合物的代谢需要源源不断地通过根部以水分为介质吸收和运输N。水对蛋白质代谢的意义在与氢键的作用。茶树遭遇干旱,蛋白质合成受阻,而分解作用增加,氨基酸(以茶氨酸为主) 和酰胺类在叶组织中大幅度增加。N肥茶树通常栽培在红黄壤地带N肥对于茶叶C代谢平衡影响明显,能提高含N物质的含量,降低多酚类含 量。催施N肥,各品种茶树叶片叶绿素含量提高,淀粉含量上升,但可溶性糖含 量略有下降。一方面N素供应促进光合C同化,另一方面体内N代谢的加强又消 耗了较多的光合

9、产物。秋冬施肥对茶树越冬和对春茶的物质准备有利:秋冬根系活力增加,光合产物逐步向 地下运输,并与根系吸收的N素合成贮藏物质秋冬施肥使茶树光合强度提高,使茶树越冬叶的绝对量占优势,生长较健壮, 使春茶萌发所需的C素营养可由越冬叶提供。提高春茶品质,提高茶氨酸含量茶树喜铵透性,氮、磷、钾肥配施对提高哈数N素代谢作用,可明显提高茶 叶汁液浓度,增强茶树抗性P肥P是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不可缺少的元素,7-9月是茶树根系吸收P肥和P 运转最旺盛的季节,P肥施用可提高光合作用强度,有利于C化合物特别是多酚 类物质积累。P能促进光合作用,提高糖类含量,从而有利于茶叶多酚类物质形成夏季缺P会影响糖转化为多酚类,

10、导致叶片中糖积累,从而促进花青素形成。K肥90%的K呈游离态或可溶性盐类存在于液泡、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因此K 在茶树中移动性强,往往朝生育旺盛的位置运送,为许多酶的激活剂,与酶的合 成和活性变化有关,缺K,酶不能起正常的催化作用。如茶氨酸合成需要K激活, K在茶树体内的含量与氨基酸总量和茶氨酸含量成正相关。K+还可以调节气孔运动,促进光合作用,从而有利于糖类和多酚类形成,增 强茶树抗逆性。K肥在促进N元素方面有重要意义。矿质元素标准灰分:6.7-7.6%茶叶中29种元素大量:C、H、0、N、S、P、K、Ca、Mg、Fe微量:Mn、Al、Na、Zn、Cl、SeMg影响氮素同化,茶氨酸合成必须在谷

11、酰胺合成酶和茶氨酸合成酶作用下进 行,需要Mg的活化才能进行酶促反应在茶树吸收的铵态氮的同化过程中,Mg具有活化谷氨酸脱氢酶,催化氨基 化反应的能力咖啡碱形成过程中,中间产物次黄嘌吟的形成需要Mg2+的激活,合成咖啡碱 的甲基供体是S-腺苷蛋氨酸,促成其合成蛋氨酸活化酶必须在Mg的参与下才能 进行酶促反应此外Mg对m-环己六醇的形成和积累有良好促进作用,其为己糖形成儿茶素 的中间体Mg对茶叶香气成分毗咯及其衍生物,及与香气有关的脂肪饱和或不饱和烃、 醇、醛、酸等合成都有直接或间接影响Mg也是构成叶绿素分子的必须元素Ca对品质影响主要表现在Ca2+、Mg2+的拮抗上,茶园中施用石灰,提高了叶片

12、Ca含量,但降低Mg含量,对有机质的形成不利S施S有助于茶树光合作用产物向N化合物转化,使鲜叶中游离氨基酸总量明 显提高,然而施S肥不利于茶多酚类合成,使鲜叶酚氨比下降,对改善绿茶品质 有利。另外含硫氨基酸几乎是所有蛋白质的组成部分,且作为辅酶A的组分参与 氨基酸、脂肪酸、碳水化合物的生物合成。Al大部分分布在茶树成叶及老叶中,促进生长发育及光合作用施Al光合作用重要酶一一过氧化物酶活力增强,还可以促进儿茶素类物质 合成。参与茶氨酸转化合成儿茶素的过程促进钙、钾、磷、氮吸收,抑制镁吸收聚铝植物茶根分泌大量有机酸,耐铝茶树体内合成铝的螯合剂,降低铝在体内的毒性大多数铝运送累积在叶片中,根系浓度相对较低Zn茶树体内酶的组成成分或辅助因子光合作用酶活性增加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蛋白质总量,提高茶苗的光合速率,与其影响酶的活 性有关显著影响儿茶素组成,提高简单儿茶素含量Fe细胞色素成分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辅基铁氧还蛋白和叶绿素行程中某些酶的辅基或活化剂缺铁,N、P需求量及吸收量显著下降土壤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黄绿色页岩风化而成的黄色粗骨土豪细砂质泥灰岩风化而成黄壤差古老冲击物土壤,古老岩石好团粒结构较多有利于高品质茶叶生产排水良好砂粒与茶叶氨基酸呈极显著正相关,黏粒与氨基酸呈极显著负相关喜酸性 PH: 5.0-6.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