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11750220 上传时间:2023-10-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旅游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旅游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旅游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旅游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旅游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旅游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旅游行业概况 中国是旅游活动发生最早的国家之一。有文字记载的旅游活动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以前的古籍山海经。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少著名的旅行家,如司马迁、李白(7176)、徐霞客(186141)等,并且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游记等珍贵史料。20世纪20年代,中国有组织的旅游业有了发展,在上海出现了旅行社。 949后,随着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威望的不断提高,现代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大体上分为4个时期:195年以前,当时的旅游机构主要是为华侨回国探亲、访友、参观、旅游提供服务。154年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后,开始接待苏联和东欧各国

2、的自费旅游者。164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中国的旅游事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来自西方国家的旅游者逐年增加。1979年以后,中国旅游业进入了大发展阶段。以94年为例,这一年来中国大陆旅游的总人数已达到125万人,比1978年增长了61倍;其中外国旅游者达11.4万人次,比198年增长了3.9倍,旅游外汇收入11亿多美元,比197年增长了1.倍。在国内,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人数已达2亿人次以上。 二、旅游行业特点 旅游事业不仅作为一项经济事业,而且成为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的桥梁。在发展旅游事业中,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各种不同游客的兴趣和爱

3、好,向他们提供文明健康、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如古运河旅行、中国烹调艺术交流、学习汉语、中国民俗旅游等具有中国特色的旅游形式。在旅游饭店、旅游风景区和参观游览点的建设上,力求注意体现中国的民族风格和特色。在发展国际旅游的同时逐步发展国内旅游,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三、旅游行业发展规划 中国在第七个五年计画中提出。大力发展旅游业,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到199年,争取接待国外旅游者500万人。并要求在国家的统一规划下,动员各方面力量,加强旅游城市和旅游区的建设加快培养旅游人才,扩大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与此同时,国内旅游业也将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四、中国旅游发展目前还存在

4、的主要问题 1.旅游业的事业性质和企业性质管理上较为混乱。 中国国家旅游局及其下属的各省市区旅游事业局具有国家政府机制的性质。旅游部门属于事业管理部门,对从事旅游经营的各企业、单位具有行业规范性质。目前由于对于旅游目的地的划分形式有: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度假区等名头。这些名头的评审却面对的不是统一的管理局。风景名胜区归建设部,自然保护区归环保局,森林公园归林业局等。正因此,旅游局在形式对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与管理上产生很大的问题。对于目前大部分旅游区形成的风景管理委员会,本奥是一个兼企业行为和政府管理行为的部门。这些风景管理委员的建设和管理通常只直接上报它们上面的部门,如森林公园上报

5、林业局;而旅游局常被排除在外。所以上下的机制不对位,造成旅游事业管理局在管理上的混乱,同时带来了政企部分的形式。 .旅游的多样化与独特化之间的矛盾.中国地势复杂、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构成了中国旅游目的地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就凭借中国的世界遗产方面来说,呈现的自然、文化景观是多样性的;且目前,中国许多地区都有加入世界遗产目录的景区。从这个层次上来说,中国的旅游目的地是多样化和独特化的。拥有这样有世界遗产价值的景点在中国是相当的多,但是不是所有的旅游资源都有这样的高水平和高起点。其原因不在旅游资源的本身,而是对于利用这些资源的方式和程度上存在严重的错误。表现在:1)旅游主题与旅游地形象的评价、开发和

6、建设品位严重歪曲了资源本易的社会价值,造成原本丰富多样的资源成为单一或低级。一方面,地方的开发主体没有充分把握资源的品位和地位,使得出现了建设上的脱节。另一方面,存在旅游规划上定位方卖弄的错位,这不是说规划者的设计能力。主要是指规划者在没有充分了解当地自然-文化情况时出现的设计差错。如世界旅游组织对山东省的形象定位为”一鹰一老头”,明显背离山东齐鲁文化;如国内某单位在制定平遥古城旅游规划时,将”满清十大酷刑”运用于主题活动。这一点说明,对于旅游发展规划的专业人员或小组,必须具备兼经济、地理、历史、文学及地质科学等方面的学科知识,才能准确的把握旅游地的主题和形象。2)只注重某一重要景点的开发,而忽略了对整个景区的建设和保护。虽然采取高品质、高水平的景点优先建设的思路,但是忽视了别的景点的存在。这种行为只注重了景点的独特性,而没有考虑到它的多样性。因为就中国的山水文化背景,任何一个景点都不是孤立的存在的。它的形成是有一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命脉的。所以通常的开发单一景点的模式的结果往往是”杀鸡取卵”。3)文化景点的复制与价值败坏。这一点从量上说,或者从一种”硬质文化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