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必需“以学论教”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11749224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堂教学评价必需“以学论教”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课堂教学评价必需“以学论教”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课堂教学评价必需“以学论教”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课堂教学评价必需“以学论教”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课堂教学评价必需“以学论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教学评价必需“以学论教”(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堂教学评价必需“以学论教” 摘要:“以学论教”的含义,“以学论教”不但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老师的发展,对促进师生终生学习的作用不可估量。关键词:学生 主体 发展 课堂教学 评价 以学论教汉姆布林曾对老师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这么的提议:激励学生用一个长久的过程来形成一个有意义的、高效的学习风格;要经过老师对学生“牧师式”的关心,表现一个对个体差异给予充足尊重的教育哲学理念。审阅我们的教学实践,我们谈论得更多的,却是怎样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极少有老师能够抽出时间来,真正地研究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以人为本,因材施教,成人之美帮助她们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在探究学生个体差异的过程中,我们更缺乏了对

2、“普适价值”(一个适合用于全部人的通常行为规则)的不懈寻求,没能做到教会学生学习。而这恰恰是我自己在教学业务上毫无长进的关键:一位有着20多年教龄的语文老师,却仿佛只有一年的教学经验!新课程标准高度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将其视为课堂教学评价的关键内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包含她们在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等方面的行为表现、参加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索的过程等等。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即关注她们在课堂上怎样学习:经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交流、合作、思索、取得结论等行为表现,来评价老师课堂教学的成败。这么的一个评价方法,既关注老师的详细教学行为,也关注老师怎样促进学生的学习

3、。“以学论教”即以学生的“学”评价老师的“教”。它强调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展现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为参考,来评价老师教学质量的高低。老师的备、教、批、辅、考、评,老师的一切教学设计、一切价值标准甚至老师的一切劳动,全部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的。只有树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表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学论教”的“学”,一是指学生能否学得轻松,学得自主自由;二是指学生有没有会学,有没有学会。“以学论教”的评价观念,提倡课堂上关键让学生自己学,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处理问题;老师尽可能少讲,只讲学生不能处理的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

4、通常是先独立学习,然后共同分析讨论,最终师生协作共同处理。老师的作用则是:每一堂课全部交给学生自学的“锦囊妙计”,经过老师全过程的引导,让学生满腔热情地参加教学活动。新课标还指出: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为了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阵地。学生是学的主体,老师是教的主体,老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起主导作用。笔者认为,衡量一堂课成功是否,必需走出沿袭已久的单一的以评价老师为主的“以教评教”的课堂教学评价误区,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新型课堂教学评价观,即“以学评教”,从课堂上学生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情况来评价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来评判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进程及效果(预

5、期目标)等的优劣得失。我们在评价课堂教课时,必需坚持当代教育的基础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把评价关键从老师的作为转到学生的作为上,把老师的作为联络到学生的活动上来加以评价。只要给学生充足自主学习、探究表示的机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取得充足发展,即便板书由学生来写,总结也由学生来说,这也是一堂好课,一堂学生“学”得尤其好尤其棒的课。我在这一点上深有体会。我曾尝试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经过自己阅读、思索,然后自己设计板书,如陶罐和铁罐田忌赛马蛇和庄稼七颗钻石等。因为这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没有两个学生的板书完全一样,但80%的板书全部能概括文章内容,有一部分学生的设计还很有创意,我们便在班上传阅。因为放手让学生去学,学生也很有成就感。小学乃至初中的识字量很大,生字不是老师教就是学生教,很乏味,于是我先让学生自学,然后同桌相互检验,耗时少,效率高。作文教学上,放手让学生自写、自改、互改、互评,师生配合,像大诗人陶渊明形容的那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和析”,有的放矢才能立竿见影。“以学论教”要求老师不停反思,不停学习,以提升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这么的“以学论教”不但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发展,也有利于老师的发展,对促进学生、老师的终生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参考文件:1.语文课程标准.2.走进新课程.3.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