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平台基本情况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728192 上传时间:2022-10-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宝鸡市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平台基本情况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宝鸡市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平台基本情况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宝鸡市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平台基本情况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宝鸡市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平台基本情况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宝鸡市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平台基本情况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宝鸡市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平台基本情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鸡市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平台基本情况(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宝鸡市社会事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基本状况一、宝鸡市社会事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背景宝鸡市社会事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以提高公众服务水平、提高部门工作效率和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作为建设的总体目的,以信息化手段。整合各部门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实现公共服务的便民化、业务解决的一体化、领导决策的科学化,从而全面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省民政厅出资40万元筹划在宝鸡试点建设可觉得公众提供多样化的社区服务平台,通过宝鸡市政府研究,由市政府配套40万,合计00万元建设宝鸡市社会事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项目建设由工信局牵头负责。为保证平台建设工作圆满完毕,宝鸡市成立了以市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

2、责项目建设的组织协调、业务指引和监督检查工作。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抓组织、抓指引、抓协调、抓检查,为宝鸡社会事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迅速推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平台建设领导小组建立每周例会制度,及时理解和掌握工作动态,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贯彻专职人员,倒排时间表,实行全程跟踪督办,保证工作进度。11月13日,宝鸡市召开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案评审会,省市多名专家学者在听取该方案具体内容和充足调研的基本上,一致通过该方案。平台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打通部门间的信息壁垒、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壁垒,整合信息资源,为支撑部门间协同办公、政府科学决策奠定基本。第二阶段:在一期建设的基本

3、上,提供数据共享服务;捋顺、规范政府各项便民服务流程,将离散的部门工作集约化、经办系统一体化,形成便民服务事项原则化,摸索创新便民惠民服务新模式。第三阶段:深化共享数据的应用,建设多维度政府科学决策模型,支撑数字都市的建设和民生政策的制定,提高政府对都市建设和管理的科学发展规划能力。二、宝鸡市社会事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状况通过前期充足的调研论证,项目建设从6月底正式启动,用了7个月时间,完毕了需求调研、系统设计、程序开发、部署实行、数据接入整合、顾客培训等工作,基本实现了项目预期的建设目的,目前项目已进入应用推广阶段。目前该项目建成了市民信息库、数据共享和互换中心、社区服务在线门户网站、触摸

4、屏信息查询系统、便民代缴费系统,开发了用于报送民政、教育、残联、老年事业局、社区办等五个部门的信息报送系统和财政、公安、人社、计生、卫生、住建、公积金等七个部门的桥接子系统,编制了一套用于宝鸡市公共信息服务的共享管理体系原则。基于社会事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宝鸡市建成了连接村、镇、县、市的4级信息报送网络;建成了连接公安、计生、人社等7个部门的数据桥接系统;通过建成的信息报送、网上申办、门户网站、辅助决策等应用系统对社会公众、政务部门、政府领导提供信息服务。通过建成的“宝鸡市社区服务在线”门户网站、触摸屏信息查询、“12343”便民服务热线、便民代缴费四个系统来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便民服务。“宝鸡

5、市社区服务在线”门户网站具有政策宣传、表格下载、个人信息查询、信息公示、便民服务点查询等5大功能,在办事指南栏目中为市民提供了市民办事所需要的办事流程、办理机构、表格下载等有关信息,在信息查询服务中市民通过便民查询栏目查询本人的新农保、公积金、医保、生育、工伤等帐户信息与车辆违章信息,在信息公示服务中,将享有低保、救济、惠农补贴、教育资助等项市政府补贴或优惠的人群进行公示,以便群众监督。在市区、乡镇、社区有关场合设立电子触摸屏,建立了触摸屏信息查询系统,以便市民查询各类便民服务信息。“33”便民服务热线建设涉及“呼喊中心”和“市民热线”两个子系统,呼喊中心配备6名坐席,通过申请电信运营商的特服

6、号,对市民提供“1343”的便民热线服务,解答市民的便民服务点征询,其便民服务点管理采用加盟店的管理方式,“市民热线”系统可根据服务质量进行考核并排名。便民代缴费系统实现了电信、移动、联通的代缴费业务,并可代售飞机票,预定及配送火车票,目前已完毕个代缴费网点运营工作,正在向3个社区积极推广。平台建设通过数据报送、前置机数据采集等多种方式的共享,共获取1个政务部门,共102万多条数据,为市民信息库的建设、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记录决策分析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本。平台的信息报送实现了市、县(区)、乡镇(街道)与村(社区)四级信息报送,避免多头反复采集,实现基本信息资源共享;通过核算、查询功能,可实时验证

7、办事人员证件的真伪,以及联系方式及婚姻、社保、就业、教育、住房等各类关联信息,从而极大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效率;通过数据比对清洗功能,可以找出部门间数据的差别性,实现对跨部门数据一致性核查,提高数据质量,提高跨部门间协同办公的效率;通过网上申办功能,提供惠民补贴在线申报、审批,实现市、区县、乡镇、村四级无纸化协同办公。三、宝鸡市社会事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应用效果平台建成后,通过信息共享和数据对比分析,在政府管理和决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重要体目前如下方面:在增进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方面:公安、安全、维稳等部门已经通过平台的信息共享服务,与社保、人口等资源实现互联互通,为排查问题、化解社会矛盾、防备与处

8、置突发事件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撑。在推动新农保信息核查方面:通过对新农保信息与死亡人员信息对比分析后,发现新农保状态正常但已认定死亡人员6224例,并已将比对信息下发到村(社区)进行核查,为新农保资金的有效运用起到监督与管理作用。在推动低保信息核查方面:将全市的保人员信息与计生全员人口信息进行对比,共查处全市不符合低保条件人员农村合计1109人,都市合计29人。与公安人口基本数据比对后发现又8205人数据不能匹配。为进一步规范和核查有关信息提供了科学根据。在增进特殊人群管理工作方面:通过对全市残疾人的分布、年龄构造、生存状况等方面进行分析记录,并关联新农保、医保等社会福利信息,为我市在特殊人群管理

9、及政策贯彻工作起到辅助决策作用。在提高计生全员人口数据质量方面:通过两期数据比对,8万多计生数据中,身份证号码反复的由9万多条减少到35万多条,长度未满15或8位的由1万多条减少到1455条,正常数据由327万多条提高到35万多条。在惠民补贴业务申办方面:建成了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的级审批惠民补贴业务申办功能,市民可就近到村或社区申办业务,业务部门准时完毕审批并及时反馈申办人,实现了“人不跑信息跑”,提高了部门的工作效率。在惠民补贴查询记录方面:市、县财政局可以按照补贴事项、补贴年度、管辖区域等条件进行各类惠民补贴的记录数据和明细数据,以便实现补贴资金的有效监管。在跨部门数据

10、核对方面:以公安户籍人口数据与计生全员人口个案数据比对为例,公安参与比对数据379万多条,计生参与比对数据4万多条;通过转换核对发现8万多计生数据中,身份证号码存在反复现象的有49万多条,身份证号码长度未满5位或18位的有1455条,正常数据只有3万多条;通过比对解决后,公安与计生能完全匹配的有251万多条,公安未能匹配上的有127万多条,计生未能匹配上的有3万多条。在民政信息报送方面:民政局信息可通过四级信息报送网络,实时获取低保、五保、救济、殡葬等人员信息,做到市民信息库的动态更新和自动剔除。在个人信息核算与查询方面:通过基本信息服务子系统中信息核算和查询服务,部门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可以实

11、时验证办事人员证件的真伪,以及被查找人的联系方式及婚姻、社保、就业、教育等各类关联信息,从而极大提高政府部门的服务效率。(如能获取到公安部门的车辆登记信息、住建部门的住房登记信息可为民政部门在办理低保业务过程中核算申请人与否满足享有低保条件,可更高效的运用社会资源)在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方面:通过对市民基本信息、业务信息的多维度模型化分析与记录,可以对都市应急、惠民补贴、医疗保健、流动人口管理、都市管理、都市规划、民生政策制定等几种方面起到辅助决策的作用。通过记录出来的区域内人口密度,可觉得地震、洪灾、泥石流、冰雹、山体滑坡等多灾种的应急预案,提供数据支持。在惠民补贴方面:由于老年事业管理局在

12、县区如下没有分支机构,我们将公安的数据、计生的数据进行记录,形成8岁以上老年人数据,可以协助老年事业局更好的对老年人群体进行服务,提供数据支持。在医疗和教育方面:通过对新生儿或者学龄前小朋友数量记录,得到的数字可以作为卫生部门的少儿防疫筹划、新建学校规划方面提供数据支持;同步记录持续年的人口数据,可以预测宝鸡市人口的变化趋势。在社会福利方面:通过民政局提供的养老院床位数和人口信息库的老年人数进行关联,对宝鸡市老年人数与养老院人数之间的比例记录;可为政府在此后的社会福利建设方面提供数据支持。 在流动人口管理方面:根据人口信息库中户口所在地在个县的流动人口进行记录,可觉得都市规划、都市建设、都市管

13、理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四、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在平台基本上进一步加大部门信息资源整合力度,扩大整合面,积极与省级数据集中的信息系统(例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婚姻登记信息、卫生健康档案)对接,为财政、民政、人社、计生等部门提供多种方式数据共享服务。二是在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平台的基本上,建设市民一卡通工程,为跨部门的便民服务经办一体化,以及“大社保”模式提供载体支撑,市民一卡通工程将遵循人社部等国家部委颁布的原则建设,市民卡具有信息记录、身份辨认、电子凭证、信息查询和电子支付等基本功能,可广泛应用于以社会保障为代表的政府惠民服务。通过平台与市民一卡通系统的有效对接,按照“记录毕生、保障毕生、服务毕生”的建设目的,全面提高我市信息化和便民服务水平,实现社会管理信息化、精细化、智能化。三是建设以村(社区)为中心的惠民服务经办一体化系统,实现惠民服务业务的统一受理、统一代办、联合审批;制定一体化工作流程再造的原则和规范,建立有关制度政策的保障机制,全面推动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