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融资活动中博弈重点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11723744 上传时间:2023-03-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融资活动中博弈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融资活动中博弈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融资活动中博弈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融资活动中博弈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融资活动中博弈重点(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不对称条件下融资活动中博弈摘 要: 首先, 分别从单次博弈和重复博弈的角度 , 对关系型融资模式和 保持距离型融资模式下企业和投资者的最优策略进行了分析; 随后,以日本的主银行制度为例 , 从现实角度分析了关系型融资模式的优点和不足 ; 最后,对我国转 型经济时期关系型融资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关键词: 关系型融资;保持距离型融资;信息不对称;主银行制度;博弈分析 1 引 言 根据青木昌彦的定义 , 关系型融资 (relational financing) 是一种 初始融资者被预期在一系列法庭无法证实的事件状态下提供额外融资, 而初始融资者预期到未来租金也愿意提供额外资金的融资

2、方式。那些不属于关系型融资 的形式就是保持距离型融资 (arms-length financing)。 换言之 , 关系型融资模式是银行与企业之间以关系、长期合作与信任为基础的融资形式。而保 持距离性融资模式则是以金融市场 ( 股票市场和其他金融市场 ) 为主导的融资模 式。 2 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单次博弈和重复博弈分析 2.1 基本假设 (1) 在关系型融资和保持距离性融资模式中 , 投资者均为银行。主 要区别是 ,在关系型融资中 , 银行与企业进行重复博弈 , 而在保持距离性融资模式 下,银企只进行单次博弈。(2) 博弈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 ,即银行对企业的经营状况、盈利水平、还贷意愿及能力

3、等信息都不完全了解。企业在博弈中存 在信息优势。 (3) 博弈双方均为理性人 , 且厌恶风险。在博弈过程中 , 双方 都知道彼此的选择是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所做出的。 (4) 银行贷款给企业 将得到收益 10,用于别的投资将得到收益 5; 企业得到银行融资会获得净收益 10, 通过其他渠道融资只能得到净收益 5。(5)企业不偿还贷款会带来D的信用损失。2.2 单次博弈模型 在单次博弈中 , 我们假设企业投资项目成功。当企业违约 ,不按时偿还贷款时 , 银行无法进行追究。此时 , 企业向银行提出 贷款申请 ,银行有两种选择 , 提供贷款和不提供贷款 ; 同时, 企业也有两种策略选 择:偿还贷款和不

4、偿还贷款。由于是单次博弈,企业信用受损的成本D很小。博弈双方的四种策略组合如表 1所示。其中,(不提供贷款,偿还贷款)表示银行将此笔款项存入中央银行 , 而企业则通过其他渠道融资。 (不提供贷款 , 不偿还贷款 ) 表示企业不进行此项目投资。由于是单次博弈 , 我们可假设 ,即15-D10,因此,企业的最优策略选择必然是不偿还贷款。在理性预期到企业 不偿还贷款的情况下 ,对银行来讲,若贷款给企业,企业不还贷,银行收益为-5;若 不贷款给企业而将这笔金额存入中央银行 , 银行收益为 5, 因此, 银行的最优选择 是不提供贷款给企业。这是一个典型的“囚徒困境”博弈模型 , 纳什均衡只有一个,即(不

5、提供贷款,不偿还贷款)的策略组合。这显然不是一个最优的结 果,然而,如果只进行一次博弈 ,( 提供贷款,偿还贷款)的最优解很难自然发生。 2.3 重复博弈模型 在多次博弈情况下 , 我们增加以下假设 : 若企业不 按时偿还贷款,银行可能会对企业进行追究,追究成本为F。若被追究,则企业在 支付本金的基础上还要付出L的罚款。银行对企业追究的收益为 10-F,不对企 业进行追究的收益为 -5, 因此,银行是否会对企业进行追究取决于追究成本 F。 为简便计算,我们假定 F1 5,即每当企业违约 ,银行总会对其进行追究。同样为方便起见 , 我们认为 , 若企业前一次按时偿还贷款 , 则下一次贷款申请时

6、, 银 行一定同意;若企业前一次没有按时偿还贷款 ,则银行在之后都不再提供该企业 贷款。博弈双方的策略组合如下图 (图 1)所示。下面对重复博弈情况下 , 企业和银行的最优策略进行分析。假设贴现率为 r。 如果企业在第一次贷款时就选择违约,则企业的收益为U=10-D-L,银行的收益为V=10-F,此 后,企业和银行均得到5的净收益,因此,企业和银行的总收益分别为: 企业 总收益:U1=10-D- L+5/(1+r)+5/(1+r)2+=10-D-L+5/r银行总收益:V仁10-F+5/(1+r)+5/(1+r)2+=10-F+5/r如果企业在第n次贷款时违约,则在违约之前,银企双方的收益均为1

7、0,违约时,企业的收益为u=10-D-L,银行的收 益为v=10-F,此后,企业和银行均得到5的净收益,因此,企业和银行的总收益分 别为: 企业总收益:Un=10+10心+r)+ +10/(1+r)n -1+(10-D-L)/(1+r)n+5心+r)n+1+银行总收益:Vn=10+10心+r)+ +10/(1+r)n -1+(10- F)/(1+r)n+5心+r)n+1+如果企业一直不违约,即,每次贷款都及时偿付,则企业和银行每次收益均为10,他们的总收益分别为: 企业总收 益:U=10+10/(1+r)+ 10/(1+r)2+=10+10/r。银行总收益:V=10+10/(1+r)+ 10/

8、(1+r)2+=10+10/r。显然,要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应该按时偿还贷款,而银行应该总是贷款给企业。2.4博弈结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此外,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行无法对单次融资的企业进行鉴别,正确区分高风险低信用和高信用低风险的企业,因此,银行会提高利 率从而对风险进行补偿。然而,越是项目风险高信用等级低的企业,越容易接受 高利率,因此容易造成“逆向选择”,压制了低风险高信用的企业,而使低信用高 风险的企业活动更为活跃。又由于只进行单次博弈的保持距离型融资存在着潜 在风险转嫁的问题,企业在面对高风险的项目时,企业更倾向于接受项目而不是 理性地权衡收益与风险的关系,这就会导致所谓的“

9、道德风险”。由于“逆向选 择”和“道德风险”的存在,银企之间的重复博弈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优势便 更为明显。3日本主银行制度变迁的历史性考察1937-1944年,日本政府规定每家军需品公司都由主银行来管理融资需要,并在指定银行开设存款和贷款业务,从而开创了日本主银行制度的原型。这个时期,股票市 场被关闭。1949年,日本重新开放股票市场,由于银行和企业都担心被兼并,因 此,彼此间的相互持股关系得到了发展。战后,日本资金短缺、存在大量投资机 会,政府主导经济重建,国家在金融上实行“护航舰队”保护政策、分业管理、 限制竞争等政策。主银行制度恰好与当时日本的国情相适应,因此得到了进一步 的发展,也取

10、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20世纪80年代后,日本国内和国际的经济和金融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银行制度赖以生存的基础逐渐削弱,开 始呈现衰落之势。外部金融环境的变化和主银行制度的内在缺陷共同导致了该 制度的衰落。在当时,日本国内企业经过数年发展和积累,自身实力增强,对银行 的依赖逐渐减弱;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使美国开始指责日本市场的内部性和封闭 性,要求日本政府改变一些传统的做法和惯例;接连不断的银行合并与金融改组 也给主银行制度带来了很大的冲击;20世纪90年代日本金融危机更使主银行制 度备受诟病。银行不良贷款问题日益凸显,产业变化是主银行的监督能力大幅削 弱,通讯与信息技术应用,数码式信息取代

11、了意会信息等挑战开始出现。至此,主银行制度已经危机重重。4对我国关系型融资模式的建议首先,可以用关系型融资模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如果能在中国对中小企 业和银行之间进行引导(比如在政策上对中小企业的主银行给与一定的支持和优 惠),建立主银行制,则有可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问题。主银行与中小企业 保持长期的关系可以把前期较高的信息加工成本在较长的时间内均摊而且能从 中获得垄断租金、声誉租金以及信息租金等益处。其次,可完善我国公司治理机制。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仅仅发挥了融资的功能,而资本市场的选择监督这一个重要功能却没能发挥出来。目前中国的公司治理基本是一片真空状态。 在国有银行和国有企业改制

12、完成,产权责明晰之后,银行公司治理机制不失为一 个理想的备选方案。最后,应充分利用保持距离性融资模式和关系型融资模式的互补优势。从上表中我们不难发现,两种融资模式适用的范围不同在不同背景条件下,我们应采用不同的融资方式,这样才能使效率最大化。例如 在现阶段中国金融市场与法律制度不完善的情况下,采用关系型融资会取得更明 显的效果。参考文献 1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308-328.2 宁军明,刘晓斌.基于博弈理论的中小企业关系型融资分析J.商业研究,2002,(2):127-129.3 岳朝龙,岳香.中小企业银行融资的博弈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 (6),:41-42.4 洪少杰,梁彤缨.中小企业关系型融资的中、日、美比较J.企业研究,2003,(11):88-89.5 郑鸣,肖健.关系型融资制度的经济学分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16-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