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肝癌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11713865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治疗肝癌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医治疗肝癌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医治疗肝癌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医治疗肝癌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医治疗肝癌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治疗肝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治疗肝癌(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概念:初期病症并不明显,晚期主要表现为肝痛、乏力、消瘦、腹水、黄疸等病症。临床上一般采取西医的手术、放化疗与中药结合疗法,但晚期患者因癌细胞扩散而治愈率较低,因此要做到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做好肝癌的预防工作,坚持“管水、管粮、防肝炎的肝癌预防七字方针。病症早期病症:肝癌从第一个癌细胞在肝脏内形成开展到患者有自觉病症,大约需要2年的时间。在此期间,患者可无任何病症或体征,仅有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减退、上腹闷胀、腹痛、乏力、食欲不振等病症,还有一些患者可出现轻度的肝肿大、黄疸和皮肤瘙痒。但在一般情况下,这些病症很难被人们所重视,因此临床上很多肝癌患者往往在发现时其病情就已经进入了中、

2、晚期。 中、晚期病症:肝癌的典型病症和体征一般出现在中、晚期,主要有肝痛、乏力、消瘦、黄疸、腹水等。 1、肝区疼痛:最常见的是间歇或持续性的钝痛或胀痛,肿瘤迅速生长会使肝包膜绷紧并侵犯膈肌而产生疼痛,此疼痛可放射至右肩或右背;向右后生长的肿瘤可致右腰疼痛;突然发生剧烈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提示癌结界包膜下出血或向腹腔破溃。 2、消化道病症: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病症因缺乏特异性而易被无视。 3、乏力,消瘦,全身衰弱,少数晚期患者可呈恶病质状。 4、发热:一般为低热,偶达39以上,呈持续发热、午后低热或驰张型高热。发热与癌肿坏死产物吸收有关。癌肿压迫或侵犯胆管可并发胆道感染。 5、转移

3、灶病症:肿瘤转移之处有相应病症,有时成为发现肝癌的初现病症。如转移至肺可引起咳嗽,咯血;胸膜转移可引起胸痛和血性胸水;癌栓阻塞肺动脉或发枝可引发肺堵塞,使患者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和胸痛;癌栓阻塞下腔静脉可引发下肢严重水肿,甚至血压下降;阻塞肝静脉可出现Budd-Chiari综合征,亦可出现下肢水肿;转移至骨可引起局部疼痛或病理性骨折;转移到脊柱或压迫脊髓神经可引起局部疼痛和截瘫等;颅内转移可出现相应的定位病症和体征,如颅内高压。颅内高压可引发脑疝而使患者发生死亡。 6、其他全身病症:癌肿本身代谢异常或癌组织对机体产生的各种影响引起的内分泌或代谢方面的症候群称之为伴癌综合征,有时可先于肝癌本身出现

4、的病症。常见的有: 肝癌并门静脉癌自发性低血糖症:1030%患者可出现系因肝细胞能异位分泌胰岛素或胰岛素样物质、肿瘤抑制胰岛素酶的分泌或分泌一种胰岛细胞刺激因子、糖元储存过多,亦可因肝癌组织过多消耗葡萄糖而引发此症。严重者可出现昏迷、休克,继而发生死亡。医生假设能正确判断并及时对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可有效防止其发生死亡。 红细胞增多症:2%10%患者可发生,此病症可能是因循环系统中红细胞生成素增加而引发的。 其他罕见的病症有高脂血症、高钙血症、类癌综合征、性早期和促性腺激素分泌综合征、皮肤卟啉症和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等,这些病症的引发可能与肝癌组织的异常蛋白合成异位内分泌及肝脏内卟啉代谢发生紊乱有关

5、。 7、伴癌综合征:由于肿瘤代谢本身就属于代谢异常,因此会影响机体正常代谢,从而可导致致内分泌或代谢异常。与此相关的的症候群叫做伴癌综合征。此综合征以低血糖症、红细胞增多症较常见,其他如高血脂、高血钙、性早熟、促性腺激素分泌综合症、类癌综合症等那么较为少见。 8、肝癌体征黄疸。黄疸是中晚期肝癌的常见体征,弥漫性肝癌及胆管细胞癌最易出现黄疸。黄疸多因胆管受压或癌肿侵犯胆管引发胆管阻塞所致,亦可因肝门转移淋巴结肿大压迫胆管所致。少数病例因肝癌组织向胆管内生长将胆管堵塞,进而引发阻塞性黄疽。 肝癌侵犯胆管可能有以下途径:肿瘤直接浸润肝内胆管;癌细胞侵入静脉或淋巴管,逆行侵入胆管;肿瘤细胞沿神经末梢的

6、间隙侵入胆管。肿瘤细胞进入肝内胆管后,继续生长阻塞胆总管,或脱落的肿块进入肝外胆管造成填塞。当肿瘤阻塞一侧胆管引发黄疸时,患者可出现皮肤瘙痒、大便间歇呈陶土色、食欲下降,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右上腹绞痛、畏寒、发热、黄疸,极个别患者可并发重症胆管炎。肝癌患者并发阻塞性黄疸临床并不少见,但其临床表现并无特殊之处,因此在临床上误诊率较高达 75%。慢性肝病患者出现阻塞性黄疸时,应考虑患有肝癌的可能性。局部患者的黄疸也可因肝功受损所致,此类黄疽经保肝治疗后,黄疽可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但癌肿所引发的黄疸,通过常规的保肝治疗或消退黄疸治疗是无效的。 我国每年约有11万人死于肝癌,占全世界每年肝癌死亡人数的4

7、5%。由于血清甲胎蛋白(AFP)检测结合超声显像对高危人群监测的普及,肝癌患者在亚临床阶段即可被有效确诊,使得早期肝癌术后的长期生存率大大提高,加之综合性的肝癌辅助治疗体系日趋成熟,已使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有了显著的提高。分类1原发性肝癌 原发性肝癌(primary carcinoma of the liver)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死亡率高,在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食道而居第三位 在局部地区的农村中那么占第二位,仅次于胃癌。 2肝细胞癌:在肝叶的肝细胞发生的癌变。当前在我国HBV感染是最重要的诱因 3胆管细胞癌:在胆管的上皮细胞发生的癌变 4转移性肝癌 5继发性肝癌肝癌三型为: 单纯

8、型:临床和化验检查无明显肝硬化表现者。 硬化型:有明显的肝硬化临床和化验表现者。 炎症型:病情开展迅速并伴有持续癌性高热或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1倍以上者。肝癌的分期为: 期:无明显的肝癌病症与体征者。 期:介于期与期之间者。 期:有黄疸、腹水、远处转移或恶液质之一者肝癌可以活多长时间肝癌患者是非常痛苦的,肝癌晚期能活多久是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害怕面对,但是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肝癌晚期能活多久主要与治疗手段以及患者的积极性有关。如果治疗不到位或者患者一方阻挠、抵触治疗,对肝癌患者本身是非常不利的。 肝癌晚期能活多长时间?以前人们一直以为肝癌的病程很短,只有6个月,那是由于以前预防肝癌的意识很差和诊疗水

9、平的限制,发现肝癌时往往已经是晚期,所以肝癌一旦发现,活的时间很短,即使治疗也不能明显的改善肝癌患者的生存状态。但是随着医学的开展和人们对肝癌的认识以及技术水平的提高,有研究发现,从肝癌细胞定居开始分裂到肝癌死亡,保守估计大概需要2年的时间。也就是说从肝癌开始到死亡不经治疗的肝癌患者能活2年。在健康体检越来越普及的今天,很多肝癌患者能够在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五年生存率大大提高,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有些甚至可以活几十年。介入治疗缺点: 1、肝癌主要供血依赖肝动脉,但癌块周围有门静脉血供,癌细胞可以“苟安偷生。 2、操作有一定难度,导管应超选择进入供血动脉疗效才佳,但有时进入肝动脉都很困难。而有的

10、肝癌可多血管供血。 3、尽管超选择进入,仍有明显副作用,我院资料分析,消化道反响最多。4、已有门静脉癌栓者须酌情考虑或去除癌栓。 5、即使操作超选择顺利进行,由于高压注射等原因,可造成误栓,分流及可能有不可防止的微转移产生。 6、对正常肝细胞仍有损伤,少数病人甚至出现肝机能不全。 7、对癌块太大者疗效欠满意。 8、有的病人一次治疗后血管即堵塞,以致再操作困难。中药治疗肝癌常通过甲胎蛋白的检测或普查而发现。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于“肝积、“痞气、“臌胀、“黄疸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情志抑郁、气机不畅,肝失疏泄,故见上腹胀痛,胃纳减退,苔腻,脉弦细;气滞血淤,血性受阻,日积月累,故见肋下有积,胀痛不

11、适,倦怠乏力,面色黧黑,消瘦,苔腻,舌质紫暗,脉细涩;脾虚生湿,湿郁化热,热毒内蕴,故见黄疸,发热,齿衄;臌胀,苔黄腻而感,脉弦数。从理论上说化疗药物是不能完全消灭体内癌细胞的。此外,复发与转移还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而传统西医治疗方法常可导致人体免疫功能下降。而实际中瘤体的缩小并没有带来预期生存期的延长与生活质量的提高。针对这些情况,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门诊部肿瘤康复中心在传统中医理论的根底上,结合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门诊部十几位知名肿瘤专家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穿而创立的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药疗法

12、“中药扶正抗癌排毒疗法。“中药扶正抗癌排毒疗法,就是将其研制的系列药物,对不同的肿瘤进行辩证施治。不但克服了放、化疗带来的种种副作用,而且调节了人体的免疫功能。尽管癌症病人的病位不同,病情多变,类型各异,但治疗上多以热毒壅盛与温热 郁为常见。一般采用四种方法治疗:一是对邪盛的患者,首要任务是应用尽可能的打击和消灭肿瘤,但这时要注重保护机体的正气。二是待肿瘤负荷大大减低后,将治疗重点转为最大限度的促进骨髓和免疫功能的恢复,即重建正气阶段。由于肿瘤就是一个抑制因素,而且会诱导抑制细胞的活性,在第一阶段单纯的扶正常常不可能到达目的。而在第二阶段如果无视将治疗重点转为扶正治疗,疗效也会降低。三是经过了

13、一个阶段的正气重建,在必要时再转入打击肿瘤为主的第二个阶段,即稳固治疗,尽可能的扫除潜在或残存细胞。四是以后再转入长期的扶正治疗阶段。这样经过四个阶段的治疗,不仅抑制杀死肿瘤,改善免疫功能,而且大大提高治愈率,一般情况下,只要用“中药扶正抗癌排毒疗法,治疗一个疗程,就能产生积极的疗效,肿块缩小或得到抑制。通过四个阶段的治疗,绝大多数患者能够到达缓解和好转。完全能够到达国家对肿瘤药物的要求,即首先要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能力,延长生命及带病生存。河南中医学院三附院门诊部肿瘤康复中心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研究发现,癌症病人的共同特点是:身体消瘦、体力下降,有的卧床不起,进食很少,有的已奄奄一息,随时

14、都有死去的危险,面对这些病人,假设想取得平稳,给予调补之剂,即使治不好,家属亦无怨。但如果对虚弱之躯还施与攻法,排除体内癌毒,一那么不容易被理解,二那么需要有十分的把握,到底该怎样处理攻与补的关系呢?癌症晚期虚象明显用补药人人理解,而排毒不当,那么可使正气崩溃于一时。但既然明确癌毒是发病的原因,只有排毒才能扭转病情的险恶局势,中医治癌的突破口也就在于此,攻与补的合理应用,发挥整体免疫调节,这也正是对西医无法可施的癌症病人,常常是中医药大显身手的时候。周期性排毒疗法的作用原理就是,使失衡无序的机体骤然间承受超常刺激量,且可导致恶心、呕吐,排除坏死癌组织等病症,此时机体处于零期,打破了疾病产生病理

15、产物引起新的病变的恶性循环,使机体在突变过程中,令状态变量得到新的平衡的值,在经过大剂量或反复的排毒冲击治疗后,患者都不同的出版新的转机,随后肿瘤霍然而愈,许多癌症患者在经过排毒治疗后,除病情好转外,机体全身状态亦发生了明显变化,可谓脱胎换骨,焕然一新,这是一般常规疗法所难以到达的,周期性排毒疗法,并不是专门针对某一脏腑,某一特定病变部位,或者是某一癌症,及病理产物,并不因病变部位,邪之寒热,病症差异而有较大区别,它对机体进行的一种整体的、宏观的,振奋激荡,意在对机体产生一种“超补偿作用阻断病变的恶性循环,进而掉调动机体潜在的抗病能力,使机体迅速摆脱无序状态而进入有序,从而到达治愈目的,周期性排毒疗法所以能治愈各种癌症,而且有很好的疗效,其原理正在于此,它代表着中医治癌领域的新突破。中医药治疗癌症有独到的好处,逐渐成为癌症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第9届国际癌症大会上,我国中医药治疗癌症的独特优势与成绩,不得不使国际同行刮止相看,从而将中医药治疗与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生物疗法并列为当前防治癌症的五大手段。这意味着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可以发挥主角的作用,改变了长期时间以来被视为辅助治疗的配角地位,这是国际肿瘤学界对中医药疗效的肯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