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11710845 上传时间:2022-1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桂林山水教学设计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1、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个理念,本设计目的是通过这个堂课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实行研讨。这节课的设计中,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从形式上看,是让学生有自主、合作的学习过程,教师给予学生独立阅读和小组交流讨论的时空;从实质上看,是凭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独立思考,让学生个性思维的火花在交流中产生碰撞,进而与作者产生感情的共鸣。2、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结合本课教学,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验文中情感,更应引导学生在理解及体验的过程中欣赏语言美,感悟意境美,从心底里萌发对大自

2、然的热爱,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综上所述,本课教学设计的整体思路能够概括为六个字:探究、发现、欣赏。即在探究中发现美,在发现中欣赏美,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和谐统一。 二、教学对象分析孩子们经过了五年的学习,在语文的学习上已经有了一定的方法和基础了,在读懂课文,理解文章的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方面也有了一定的基础。本课语言简练、优美,孩子们在理解上不成问题,但是在想象文章所描述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方面还有所欠缺。经过调查,班上的孩子们有90%以上都能对计算机实行基本的操作,能够较熟练地使用互联网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对于少数几个不会的孩

3、子,我组织班上能熟练使用电脑的的孩子对他们实行了数次培训,达到会搜索、打开网页,保存文件等基本条件)。针对孩子们的具体情况,特设计了本教学案例。三、教学内容分析桂林山水是义务教育人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美文,课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桂林山水秀丽的风光,文中景美、情美、语言美、意境美。静、清、绿的漓江水和奇、秀、险的桂林山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一首优美的诗,一曲动听的歌,一幅天堂般美丽的画卷。全文是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来组织安排材料的。开篇引用“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赞语,作为全文的总起句,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引出后文。接着分述桂林的山和水。分述山和水,都

4、使用了“总-分”的写法。写水,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对比,衬托出漓江的独特与美,之后分述漓江水“静、清、绿”的三个特点。写山,用峰峦雄伟的泰山、红叶似火的香山与桂林的山对比,衬托突出桂林群山的与众不同,然后分述桂林群山“奇、秀、险”的三个特点。最后,总起来描写桂林山水。山绕水,水映山,云雾、绿树红花、竹筏小舟点缀其间,构成一卷看不完的画卷。篇末的两句诗“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总结全文,与总起句“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点明中心。使得全文结构严谨,浑然一体。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使学生借助课文感受祖国山河的美,感受祖国语言的美;二是引导学生领悟作者抓住特点、使用对比描写景

5、物的方法。四、教学目标阐明情感目标:结合课文的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感悟桂林山水之秀美,想象“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意境,从中感受大自然的奇丽,祖国河山之壮美,享受审美愉悦。 知识目标:学会8个生字。能准确读写本课的新词。技能目标: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使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重点:在读中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丽, 体验情感,积累语言。学习难点:指导学生以探究、发现的方式学习,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五、教学策略课文语言优美、简练,写的景是美的,描述美景的语言也是美的,而贯穿于美景、美文之中的是作者被祖国壮丽山河的美激荡起来的情感。所以

6、,本课的教学应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桂林山水的美,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根据文章特点,本课堂教学宜构成“感悟型”教学模式。依照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课堂中,我打算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美”的情境,采取“自主、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抓住“美”实行“自读、自悟、自学质疑,合作探究”式学习。采取“朗读体会法”,引导学生充分自主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六、教学准备 自制网页,和课文内容相匹配的视频、图片、文字,及桂林山水的相关链接,配以山歌好比春江水轻音乐,全程使用。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再现美教师谈话导入,课件

7、展示桂林风光。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设计中,用精美的画面再现美,动听的音乐渲染美,创设美的情境,唤醒学生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自读自悟感知美 1、教师和学生都带着爱美的心情,自主充分地朗读课文。 2、师生各自把最美的地方找出来,边读边圈点批画,想一想,它美在哪儿?3、寻找学习伙伴交流感受,小组合作,探讨全班交流时的表达方式:谈体会,有感情地朗读,导游等。 (教师参与其间,与学生共同交流。)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交流,对美产生独特的体验。促动学习方式发生质的改变。(三)品词赏句体验美 1、集体交流。引导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8、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审美感受。每个片段的引导程序大体如下:(1)课件出示段落,学生读文,谈感受(或感情朗读、导游等)。(引导学生通过对关键词句的理解,展开想象,边读边议,读中感悟,感受桂林山、水独特的美。)(2)多种方式品读,读中加深理解,读中体验和抒发情感。(3)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桂林的旖旎风光,感受桂林山、水的独特魅力。(4)美读(教师为学生配上音乐和画面),学生互评。(5)指导背诵,引导学生自我赏识成功,体验阅读和积累的快乐。2、教师鼓励并引导学生用诗歌、音乐、朗诵、绘画、书法、导游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桂林山水的喜爱和赞美。 本环节的目的是为学生创造一个感悟和交流的空间, 让学生在交流中开启

9、心智,相互启发,互相感悟,补充不足,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对美产生更深的体验。读背结合,引导学生对知识和方法实行积累。(四)课外延伸拓展美布置自选作业:1、学生课外做一次旅游,然后仿照本文的写作方法写美景。2、利用查到的资料举行走进桂林的主题队会。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把阅读向课外延伸,向生活开放,引导学生在自然、社会的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让语文回归生活。 板书设计:本课板书采取传统的对联式,上联“真清真静真绿漓江水”,下联“好奇好秀好险桂林山”,横批“天下第一”。中间配以“桂林山水”风景画或图片,从上往下,从右往左,先对联,后横批,最后中间图画,逐字逐行表现。图文并茂,美的山、美的水、美的语言、美的画面给学生美的享受,让学生体会到民族文化的艺术魅力,享受审美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