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纠缠导论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11709381 上传时间:2023-01-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量子纠缠导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量子纠缠导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量子纠缠导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量子纠缠导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量子纠缠导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量子纠缠导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量子纠缠导论doc(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量子纠缠导论 某某大学物理系老校友朱德生本文提要:1,量子力学的根本知识;2,量子纠缠的根本理论。量子纠缠现象是量子力学实践中的一项重要成果,也是量子力学区别经典物理学的一个重要标旨。经典物理学不论是经典的力学、热学、统计物理学、光学,电磁理论和引力论,还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都是定域理论。定域理论认为,物质的运动或变化都与时间和空间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反映物质运动属性的力学量(位移、速度、加速度、 动量和能量)和时间的关系,都可以通过一定的实验手段进展测量,或者应用理论进展计算,导出物质力学量的属性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而量子力学中却是非定域理论。由于量子力学是非定域理论,

2、因而反映微观粒子的量子力学性质的力学量,不仅与微观粒子本身的性质有关,而且还与量子力学测量方法有关。量子力学的这种特性,使微观粒子运动的力学量与时间和空间的关系,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来源于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正因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使我们在测量微观粒子的相关的力学量时,它们的测量值会受到测量本身的干扰。这种干扰,在量子力学中的测量中反映为测不准关系。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关系为 - (1)简写为: - (1)上式(1)中的,是坐标的均方偏差,也即;是动量的均方偏差,也即。而,为普朗克常数。由于量子力学中的微观粒子具有非定域性质,因而在研究量子纠缠现象时,必须了解量子力学的根本知识,

3、从量子力学所特有的非定域性来考虑。只有这样,才能理清发生量子纠缠的粒子之间,出现的一些难易理解的疑难问题。 一,量子力学的根本知识在量子力学中,描写力学量的量子状态常用波函数表示。波函数的具体形式可用下式表示: - (1-1)或用狄拉克矢量符号表示 - (1-2)因为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受制于测不准关系,不可能同时用微观粒子的坐标和动量确实定值,描写它的量子状态。所以,当微观粒子的量子体系处于某一状态时,它的力学量(坐标、动量等)一般可以有许多可能的值,这些值各自以一定的几率出现。正因为如此,在量子力学中,常用在某一状态出现的几率,描写微观粒子的量子状态的性质。解薛定谔方程或海森伯方程,可

4、求出微观粒子的有关量子状态的波函数。利用所求出的波函数,即可计算出所求力学量的几率设是描写微观粒子状态的波函数,在空间一点和时刻波的强度是(是的共轭复数). 以 表示在时刻,和坐标,的无限小区域内找到微观粒子的几率。那么,除了和这个区域的体积成比例外,还和在这区域内每一点找到微观粒子的几率成比例。按照波函数的统计概率,在这个区域内的某一点找到微观粒子的几率,应与成比。所以 - (1-3) 式中的是比例常数。 利用(1-3) 式,可求出在时刻和点附近单位体积内,找到微观粒子的几率。设为几率密度 - (1-4) 由(4) 式,可得出在有限体积内,在时刻找到微观粒子的几率 - (1-5)如果将将的积

5、分体积,扩大到微观粒子出现的整个区域,在整个区域找到微观粒子的几率,肯定是1。即 - (1-6)由此容易求出常数的表式 - (1-6)事实上,波函数乘上或除上某一常数,其结果只是改变波函数的振幅,并不改变在有限体积内,在时刻找到微观粒子的几率。因而,在量子力学中,为了简化,往往通过将替代 - (1-7)将常数从几率表式中除去。这样在时刻,区域内找到微观粒子的几率可写为 - (1-8)而 - (1-9)在量子力学中,将(1-6)和(1-9)称为归一化条件。将 换成称为归一化。使换成的常数,称为归一化常数。满足关系式(1-9)的波函数,称为归一化波函数。在量子力学中,描写微观粒子量子状态的波函数,

6、还有一个重要的原理:叠加原理。根据叠加原理,假如波函数,是描写微观粒子体系中的几个可能的量子状态的波函数,如此由这些波函数线性叠加所得出的波函数 () - (1-10) 也是这个微观粒子体系中的一个可能的量子状态。为了演算方便和书写简化,在量子力学中,微观粒子的力学量常用算符表示。例如,动量可用算符,或表示 ,, -(1-11) - (1-12)角动量用算符表示 - (1-13)而角动量的分量的算符为 - (1-14)动能用算符表示。 - (1-15)能量的算符为,它又称哈密顿算符。当微观粒子的势能仅是粒子位置到力场中心距离的函数时,能量算符可写成 - (1-16)在量子力学中,将表述微观粒子

7、的状态和力学量的方式,称为表象。微观粒子体系的一个态,既可用以坐标(包含的全部变量,)为变量的波函数来描写,也可用以动量的波函数来描写 - (1-17) - (1-18) 式中的是动量的本征函数,是的共轭复数。 - (1-19) 称是在坐标表象的波函数,而称由(1-17)和(1-18)给出的是同一个态在动量表象中的波函数。 利用坐标表象中的波函数,就可求出处于一个态中所有微观粒子的坐标在到之间的几率 - (1-20) 同样,利用动量表象中的波函数,可求出处于一个态中所有微观粒子的动量到之间的几率 - (1-21)前面说过,解薛定谔方程或海森伯方程,可求出微观粒子的有关量子状态的波函数。 对于自

8、由粒子,它的能量等于它的动能。所以,它和动量满足如下的关系式 - (1-22) 而自由粒子的波函数是平面波,即 - (1-23)因而有 - (1-24) 对二次微分有, , 而 - (1-25) 比拟(24)、(25)两式和应用(22)式,可得到自由粒子的波函数所满足的微分方程 - (1-26) 对于在中心力场中运动的微观粒子,它的能量应是动能和势能之和。所以有 - (1-27)这样,(26)式应改写成 - (1-28) 称(1-28)为波动方程,简称方程。 由于势能与时间无关,方程(1-28)可以简化。设 - (1-29)(1-19)是方程(1-28) 的特解。方程(1-28) 的通解可以表

9、示为许多这样的解之和。将(1-29) 代入(1-28) :,并用 除等式两边,可得 - (1-30)显然,(1-30)右方是个与时间无关的常数。故可用表示此常数,即或 - (1-31)于是有 - (1-32) 方程(1-31) 的解为将上式代入(1-29)中,并将常数包含到中,最后可得薛定谔方程(28) 的特解 - (1-33)具有(1-33) 形式的波函数所描写的状态,称为定态。在定态中的几率密度与时间无关。方程(1-31)称为定态薛定谔方程。 用乘方程(1-32)两边,且,可得 - (1-34) 用乘方程(1-31)两边,可得 - (1-34) 比拟(1-34) 和(1-34) 知,算符和

10、算符 相当,作用在波函数上,都得到一个一样的数字乘,即。在量子力学中,将这种类型的方程为本征值方程,称为算符的本征值,称为算符的本征函数。在上述介绍的例子中,和这两个算符 的作用一样,同称为能量算符。方程的特点是,各种表象中的波函数,都是时间的函数。例如,在坐标表象中,波函数与时间有关。而算符,等都与时间无关。在量子力学中,将波函数与时间有关,算符与时间无关的表象,称为薛定谔表象;而将另一种表象称为海森伯表象。海森伯表象的特点是:它的波函数与时间无关,而算符与时间有关。下面来说表象与表象之间的联系。用表示表象中的波函数,用表示表象中的波函数。因为表象中的波函数与时间无关,所以,始终等于初始状态

11、的波函数即。至于在时刻,表象中的波函数,可从下面的论述中得出:前面已说过,在表象中描写体系状态的波函数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满足方程 - (1-35)于是,知道了初始时刻的波函数后,就可由(1-35)式确定何时刻的。和的这种关系,可简化为 - (1-36)(1-35) 和(1-36) 中的、都是算符。将(1-36) 代入(1-35)得 即 - (1-37) ? 由式(1-36)知,算符应满足时 - (38)所以,由(1-37)式求出算符后,代入(1-36)式后,即可由求出。 利用式(1-36),即可求得表象中的波函数,与表象中的波函数之间的关联。 - (1-39)或 - (1-40)是的共轭算符,

12、。在量子力学中,有一种不依赖于坐标系的选取或表象的选取,在任意坐标系中或表象中表示力学量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由狄拉克引进的,他用他创造的狄拉克矢量符号表示波函数,并将它称为刃矢,简称刃。假如表示处于第A状态的波函数,如此写成。描写量子的状态,也可用另一种狄拉克矢量符号表示,并将它称为刁矢,简称刁。表示处于第B状态的波函数,可写成。刁在任一量子表象中的分量,是刃在同一量子表象中的共轭复数。一个刃和一个刁的标积:,在量子力学中定义为这两个矢量所对应的分量的乘积之和。是一个数字,且和为共轭复数。即 - (1-41)如果一个状态是算符(或一组相互对易的算符)的本征态(或本征矢),对应的本征值,我们把表示本征态的刃和刁写为和。假如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