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要点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11708390 上传时间:2022-12-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要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区域活动指导要点1、鼓励幼儿自主建立并遵守区域活动规则无论是教师的班级管理,还是幼儿有效的区域自主活动,都需要良好的区域规则作保障。区域规则的建立,应避免教师自己制定,一条条念给幼儿听,并严格要求幼儿被动遵守,这样的效果肯定不理想。应该在最初活动时,教师仔细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发现一些“不好”或“不愉快”的状况,一一记下来,游戏结束时组织幼儿围坐一起讨论,教师趁机引出区域规则,幼儿讨论不周全的,教师可以加以补充,或日后慢慢修改、添加。教师也可以写在“海报”上,以示慎重!一般来讲,区域的规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使用时间,即区域活动何时开始、何时结束。教师可以选用某个乐曲慢慢帮助幼儿建

2、立一种条件反射,遵守乐曲提示的约定。(2)每个区域可以容纳的人数。教师可以采用插卡、挂牌、数字牌、鞋子印码、围裙、套袖等帮助幼儿明确每个区域可以容纳的人数,先来的先玩,人数满了,就不能再进去,可以等待或者另选区域。(3)玩具、材料的使用方式,如:每次使用一筐、一件或一种玩具;使用完后要按照该区的收拾方式,立即归还原处;不拿区域的材料乱扔或打人等。(4)人际交往的规则。如区域活动时先来区域的先玩,先拿到玩具的先玩;不可以抢夺别人的玩具;小朋友之间若有冲突,应该协商,不可以动手打人,也不可以推人、咬人;小声讲话;在活动室内只能走,不要跑等。2、区域活动指导的适宜性区域活动突出的特点是自由、自主性,

3、但这不表示就不需要教师的指导了,但教师的指导不同于上课这样高结构的活动,指导应该适时、适度、适当,应该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尽可能采用隐性指导。所谓适时,即要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介入指导的时机,选择的时机不当很容易干扰幼儿的活动,不仅无法达到指导的目的,反而会影响幼儿的活动兴趣和活动的坚持性。所谓适度,即对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不要过度,要适量。区域活动不同于集体教学活动,属于低结构活动,应该更多属于自选性、自主性的个别和小组活动,太多的指导容易影响幼儿自主性的发挥。所谓适当,强调的是指导方式方法的艺术性。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区域的活动特点和幼儿活动现场的需要灵活运用玩具材料进行指导,也可以多

4、选用游戏角色和游戏同伴等方式进行隐形指导。3、区域活动评价的科学性评价非常重要,是活动发展的导向,所以,应该重视区域活动的科学评价。符合新纲要精神的评价应该是以促进发展为目标而不是以甄别、筛选为目标;应该注重过程评价,而不是结果评价;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标准应该尽可能多元,应该以人为本、因人而异,而不要整齐划一。现阶段幼儿园主要采用的评价方式有以下几种:(1)总结式。这是一种传统的评价方式,即教师针对幼儿的区域活动情况进行总结或点评。对于幼儿在活动中好的表现进行表扬,对于不好的表现进行提示或批评。(2)讨论式,即针对区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帮助幼儿明确区域活动的规则、玩具、材料的操作方式或者幼儿相互间的语言和交往方式,以达到引导幼儿发展的目的。(3)分享式(展示式),即教师有目的地展示各个区域活动的成果,和幼儿一起交流和分享,通过分享活动,给予幼儿自信和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