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区域推进“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与策略研讨十二五统筹推进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11698119 上传时间:2023-03-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县区域推进“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与策略研讨十二五统筹推进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市、县区域推进“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与策略研讨十二五统筹推进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市、县区域推进“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与策略研讨十二五统筹推进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市、县区域推进“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与策略研讨十二五统筹推进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市、县区域推进“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与策略研讨十二五统筹推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县区域推进“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与策略研讨十二五统筹推进(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市、县区域推进“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问题与策略研讨 十二五统筹推进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实行国家教育部宏观管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具体实施,中小学校安排教师参训并组织开展校内多种形式培训,高等院校、其他教育机构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参与的组织管理体制(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2021年元月,教育部颁布教育部关于大力开展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开始,并通过“国培计划”支持、引领全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根据教育部的总体要求,湖南省教育厅制定了关于“十二五”时期中小学教师培训的意见,现在,“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已进

2、入全面推进阶段。如何根据省厅要求有效推进“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责任在市、县。据我们20年5月组织的全省教师培训工作调研发现,市、县在推进本区域“十二五”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存在一些普遍的典型问题需要解决,现予归纳,并提出一些解决策略,与同行们研讨。一、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需解决的问题问题一:如何保障每个教师参加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每个教师五年一周期内必须参加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这是国家从“十二五”开始,对中小学教师培训新的统一要求。为保障每个教师参加不少于360学时的培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制定好市、县培训规划和学校送培计划市、县培训规划要针对区域内教师的数量和特

3、点,重点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各类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县、校五级培训的规划,可形成如下表格:县(市、区)各类教师“十二五”培训规划表注:“国培”“省培”人数可参照2021年至20年的送培数作5年规划二是要根据本区域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和财力、培训基础条件状况等因素,确定本级培训的方式和规模。可形成如下表格:县(市、区)本级“十二五”教师培训方式规划表学校送培计划就是各中小学校要根据市、县培训规划和学校教师队建设规划,针对每个教师的特点,制定好选送每个教师参加的培训层级和方式。可形成如下表格:学校教师“十二五”培训送培计划表宣传激励每个教师参加培训为激励每个教师参加培训,各地已制定了一些很好的激励政

4、策,如将教师参培情况作为教师职务评聘、年度考核、绩效工资发放的条件等。对于“十二五”教师培训,还有一个政策必须向教师宣传:每个教师“十二五”的参培情况将作为今后教师五年一周期教师资格认证的必要条件。因为国家已在一些省份开展教师资格周期认证的试点,教师获得资格再认证的条件包括三个:一是师德规范;二是工作绩效合格;三是参加培训达到要求。做好学分登记管理工作为做好教师培训的精细化管理,掌握教师参培情况,及时调控培训工作,并促进教师积极参加培训,湖南省教育厅制定了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学分登记管理办法。各地制定了实施办法,并按要求开始了教师2021年度参培学分的登记管理工作。通过工作实践,各地提出了一些

5、意见,如所有教师都要完成360学分很难;校本研训学分太少(最多不超过120分);工作量太大,能否将登记录入工作交由学校完成?我们认为,通过学分登记管理工作实践,让大家认识到要让所有教师都完成360学分很难这本身就是一件好事,有利于我们一起努力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关于校本研训学分太少的问题,由于校本研训作为一种新的培训方式,才正式纳入教师培训体系,各地各校开展校本研训的情况差异也很大,为保证培训质量,我们认为现有规定是合理的,这也是教育部和相关省份都作相同规定的原因。但有些研训项目,如校级以上有组织的研训项目,可报请县级教师培训管理部门批准作为集中培训项目计入学分。关于登记录入工作量大问题,我们认

6、为工作不宜下放到学校,各地应高度重视,安排专人负责,做好此项工作,衡阳市、衡东县等市、县的工作完成就是成功的经验。另外,教师参培五年必须完成360学分是整体要求,每年必须完成不少于30学分的培训是过程要求。各地要正确处理好这个整体与过程的关系:360学分没必要平均分配到每一年;教师参培达到整体要求后,30学分的过程要求可以取消;各地实施办法中的一些条款也应在实践中予以调整。问题二:如何避免教师参加重复培训?现在,中小学教师培训层级多(国家、省、市、县、校),方式多(置换脱产培训、短期集中培训、名校研修、海外研修、远程培训、校本研训),培训单位多。各层级、各单位、各种方式的培训每年都在进行。由于

7、对教师参培情况不明,再加上工学矛盾等原因,教师参加重复培训的情况已有发生。各市州在分配送培指标到县市区时要依据当地的教师数量和结构;各县市区分配指标到学校时要依据学校的教师数量和结构;各学校在选送教师参培时要了解培训项目的内容和目标,根据教师的已参培情况确定送培教师,杜绝重复培训。问题三:如何开展好校本研训?开展好校本研训,一是要建立完善长效机制,包括学校层面的管理运行机制。如组织领导,执行部门,操作、管理制度等;包括县级层面的支持服务、管理评价机制,如专业引领团队的建设,学分认定实施办法的建立,评优评先制度的建立,指导管理工作的开展,连片研训活动的开展等。二是要把学校校本研训的开展与学校教师

8、参加的远程培训和外去参加的集中培训等其他培训结合起来,将校本研训作为远程培训、集中培训等培训方式在学校和教师身上的对接点,促进教师将所学知识、技能运用于工作实践,形成实践性知识,并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促进学校的发展。如利用湖南继教网开展网络校本研训,要求外去参培的教师回校后开展专题讲座、上示范汇报课等,都是很好的方式。三是要及时修订校本研训相关制度,注重方式机制的创新。校本研训作为一种正式的教师培训方式还处于探索期,运行机制的建立和方式的创新应贯彻自下而上,从实践到理论的原则。全省各地现在已建立了一些制度和运行机制,但在实践执行中又发现了不少问题,我们应该及时修订制度,调整运行机制。问题四:如何保障培训经费?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