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思考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11673411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思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播送电视大学毕 业 论 文论文题目: 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的思考 学生: 薛旺才学生*: 系 别: 专 业: 指导教师: 职 称: 宋体、小三号 日 期: 宋体、小三号 . z-目录一、个人所得税的产生及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开展现状1二、我国个人所得税计征介绍1一纳税对象21、居民纳税义务人22、非居民纳税义务人2二征税容2三适用税率21.工资、薪金所得22.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23.比例税率2四税额计算2五征收管理3三、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漏洞3一税源隐蔽分散难以监控3二现行税制模式难以表达公平合理3三税率设置的不合理4四缺乏完善的征收体系,征管难度大4四、对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建议及可行性分

2、析4一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路41、实行分类与综合相结合的混合型税制构造模式42、合理的设计税率构造和费用扣除标准53、加强税收源泉控制,防止税款流失54、扩大纳税人知情权,增强纳税意识65、加大对偷漏个人所得税行为的查处、打击力度,维护法律的严肃性66、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配套条件6二开展和完善个人所得税的现实可行性分析7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开展72、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公民个人所得比重逐年上升,居民个人收入有大幅度增长73、我国对个人所得税进展科学化征管的条件已根本具备7参考文献8. z-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的思考摘要:个人所得税是我国税收中的重要税种。当今世界,

3、个人所得税在缩小贫富差距方面挥着调节器的作用。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面过窄、收入比重偏低,个人所得税存在缺陷的现状,严重制约了个人所得税组织财政收入、分配社会财富、调节经济运行功能的充分发挥,也与我国现阶段经济开展及收入分配构造不相适应。我建议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强化个人所得税征管,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功能和作用。关键字:个人所得税、漏洞、改革、建议涉及新税法中相关介绍: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的总称;是以自然人取得的各类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所得税,是政府利用税收对个人收入进展调节的一种手段。个人所得

4、税的征税对象不仅包括个人还包括具有自然人性质的企业。新准则中应付职工薪酬相关介绍:新准则取消计提福利费,设置应付职工薪酬一级科目,然后按薪酬类别设置二级科目,如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社会保险费和应付住房公积金等。税务会计中的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一、个人所得税的产生及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开展现状个人所得税于1799年创始于英国,通行世界已有200多年,它担负调节社会财富分配、防止贫富差距过大的重任。个人所得税是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主体税种,它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课征对象,根据纳税人的经济能力,实行多收入多征税,少收入少征税的量能负担原则,

5、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其累进所得税率有利于调节纳税人的收入水平,发挥税收稳定经济波动、调节消费和投资的功能。目前世界各国的个人所得税地位,大致可以划分为高个人所得税制、中低个人所得税制和无个人所得税的避税港制等三种模式。 我国属于中低个人所得税制模式。我国个人所得税法曾于1993年、1999年、2005年、2007年6月29日修正过四次。1980年9月10日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国个人所得税法,并同时公布实施。该税法统一适用于中国公民和在我国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至此,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开场建立。1993年10月31日,修正案规定,不分、外,所有中国居民和有来源于中国所得的非本国居

6、民,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此举不仅增大了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同时也扩展了财政收入。1999年8月30日,开征了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2005年10月27日,修改了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金额由800元增加至1600元,同时可以在税前抵扣个人缴纳的社保费用以及住房公积金等。2007年6月就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的个人所得税调整问题授权国务院作出规定,为国务院决定减征或停征利息税提供法律依据。自此我国的个人所得税不断开展走向完善,并一直发挥着积极的调节作用。我国最近一次对个人所得税的调整,是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自2021年3月1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 000元。据了解,本次修正是自1980年9月10日个人

7、所得税法通过以来的第五次修正。二、我国个人所得税计征介绍一纳税对象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居住而从中国境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1、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有所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当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2、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当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二征税容个人所得税分为境所得和境外所得主要包括以下11项容

8、: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其他所得三适用税率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工程,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9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5%,共9级。2.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

9、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中,对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特高的,除按20%征税外,还可以实行加成征收,以保护合理的收入和限制不合理的收入。四税额计算1、工资、薪金所得局部的个人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的所得税额=

10、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下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收入不超过20000元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 收入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局部,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 收入超过50000元的局部,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5、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130%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130%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

11、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20%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个人所得额=每次所得收入20%五征收管理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实行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缴。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可分为按月计征和按年计征。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从中国境外取得的所得,实行按年计征应纳税额,其他所得应纳税额实行按月计征。三、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漏洞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自从198

12、0年开征以来,为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作出了奉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社会的高速开展,个人所得税的设计难以满足当今市场经济时代开展的需要,陆续暴露出个税设计存在的缺乏,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税源隐蔽分散难以监控现行个税的设计思想,跟不上时代开展的步伐,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开展,使得个人收入来源渠道增多,居民收入日趋多元化,但是政府却未能根据收入分配体制全面调整以及现实情况的变化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收入监控体系,除税法上列举的十一项容外,还有许多隐蔽性收入及灰色收入等。现行的个税设计思路是以旧的传统观念为根底,普遍采用源泉征税,并一直沿用到今,没有将纳税人放在平等的地位考虑,不符合当前以人为本

13、、和谐社会的治国理念。二现行税制模式难以表达公平合理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在税制设置上的*些方面缺乏科学性、严肃性和合理性,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其调节个人收入的要求。世界各国的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一般可分为三类:分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混合所得税制(分类综合所得税制)。现阶段我国公民的纳税意识相对来讲还比拟低,税收征管手段较落后,所以,现阶段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采用的是分类税制。 分类税制,是将个人的全部所得按应税工程分类,对各项所得分项课征所得税。其特点是对不同性质的所得设计不同的税率和费用扣除标准,分项确定适用税率,分项计算税款和进展征收的方法。 这种模式,广泛采用源泉课征,

14、虽然可以控制税源,减少汇算清缴的麻烦,节省征收本钱,但不能表达公平原则,不能很好地发挥调节个人高收入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开展,个人收入构成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继续实行分类税制必然出现取得多种收入的人,屡次扣除费用、分别适用较低税率的情况,使个人所得税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作用甚微。这样不但不能全面、完整的表达纳税人的真实纳税能力,反而会造成所得来源多、综合收入高的纳税人不用纳税或少纳税,所得来源少的、收入相对集中的纳税人却要多纳税的现象。税法规定,对在我国境的外资企业单位中工作的外籍人员与外聘在我国境工作的外籍专家,在计算其应纳税所得额时,按月总的减除费用标注为4800元。这种外有别的规

15、定明显不符合公平原则中的横向公平的要求。中国参加WTO的一项根本义务是给予外籍居民以国民待遇,它的本质含义在于外国民的无差异待遇。从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对外籍居民规定的单独扣除费用的容而言,这些费用正是国外许多国家普遍允许扣除的纳税人为取得所得所付出的本钱费用。但这些规定只适用外籍居民纳税人,并不及于国的居民纳税人,外籍居民的这种超国民待遇,违背了纳税公平原则。三税率设置的不合理对工薪所得采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最高税率为45%,与世界各国相比,这一税率偏高。过高的税率一方面会增强纳税人偷漏税的动机;另一方面由于45%的税率在现实中极少运用,这一税率只起象征性的作用,有其名而无其实,却使税制空背了高税率之名。 而对股息、红利所得则采取20%的比例税率,进一步造成实际税负不公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