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11667587 上传时间:2024-01-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论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论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论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论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论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论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摘要】人性化执法以人为主体和目的 ,以人权和人道为基本原则,将法律的教育功能和惩罚功能结合起来 ,追求执法公正与执法效果的统一。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是现代法治理念对行政执法的规定,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满足人民群众的新规定的迫切需要,对缓和、遏制和消解社会冲突与矛盾具有重要作用。现阶段,部分公安民警对人性化执法的理解还存在一定误区,在实践中也存在某些问题。强化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要从更新执法观念、提高执法素质、完善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核心词】公安 民警 人性化 人性化执法设想 执法古希腊的大哲人亚里士多德有一句出名的法律名言:“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神和理智的

2、体现。”在倡导“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也不能忽视法律的权威作用,不能单纯追求人性关怀而忽视了法律的威慑作用。目前对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争议比较集中的问题就是人性化执法的尺度问题。这个尺度要因地制宜,因时、因人而异。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布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一种人人向往的抱负社会状态。但是,任何一种社会不可避免地会由于种种因素而产生出某些不和谐,即社会矛盾。对于多种社会矛盾,如果不及时加以解决,就会越积越多,影响社会稳定,甚至危及上层建筑。公安机关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构成部分,是国家的专政机关,所承当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公正执法,修复被破坏的和谐的社会关系,

3、发挥着社会矛盾“减压阀”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和谐社会,公安机关站在前线,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一、 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的概念及意义(一)人性化执法的概念 所谓人性化执法,就是公安民警在执法过程中,在遵循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严,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人道的、理性的、文明的从事各项执法活动。通俗地说,就是法律容许、群众接受,布满人情味、注重社会效益的执法。强调人性化执法不是简朴的个性化执法、人情化执法。根据法律规定严肃、公正执法仍然是执法的基本。公安民警人性化执法是对现实执法状况的自然提高,是对执法中尊重人权与价值的强烈呼唤。(二)人性化执法的

4、意义1、缓和社会矛盾增进和谐稳定 目前,由于国内社会正处在经济、社会变革的核心时期,多种社会矛盾错综复杂,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大量存在。例如:贫富差距拉大、下岗失业、弱势群体生存艰难等等。在多种诱因之下,某些地区群体性事件多发。在这种状况下强调人性化执法,就是以社会稳定的大局为重。多体谅某些违法者的困境与无奈,区别不同人群、不同因素、不同情节,采用不同的措施和措施,缓和社会矛盾,这样既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也有助于警民关系的改善。强调人性化执法,就是要使法律不仅具有力度,还要有温度,发挥其潜在的功能,解决好、平衡好各方利益,增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2、唤醒道德良知增进社会进步 目前,在国内对

5、于违法犯罪人员的改造措施是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目的就是通过惩罚与教育,使她们成为守法公民。现实中,有许多违法犯罪人员或由于生活所迫,或由于一时冲动,或由于被坏人运用等等而实行了违法犯罪行为,其主观恶性并不深,不必从严惩处。用富有人性化的措施,更能使她们结识错误、痛改前非,并且往往能使违法者受到感动和感化,与冷冰冰的执法相比,效果更好,意义更大。履行人性化执法,其主线目的就是让群众感到更安全、更舒心、更满意,从而凝聚、整合社会各方面的积竭力量,形成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合力。人性化执法是一种让人放心的、文明的执法方式,它的自身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3、体现以人为本改善队伍形象 作为一种执法管理模式,人

6、性化执法是以“人的本性”为基本提出的。它从人的情感、需要、发展等方面考虑,把人的要素放在了中心地位,尊重每个人的价值和尊严,目的是发明出一种可以满足善良人性的社会环境。“人性化”意味着一种理解和疏导,它通过情感因素和心理因素,让公安民警设身处地的为执法对象考虑,为她们提供应有的以便。这样做,体现了对执法对象的尊重,减少了对抗情绪,同步也能拉近警民之间的距离,改善公安机关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二、执法人性化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方向(一)执法人性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定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是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布满活力、安定有序。对于我们公安民警来说,就是

7、规定我们体现以人为本、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精神,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给人民群众送去人文关怀。(二)执法人性化是人民群众的期盼 党的十七大以来,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活动的进一步推动,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她们期盼尊重人权,尊重人格,对文明执法的规定也越来越高。随着监督机制的建设和完善,群众对执法的监督力度和敏捷度在加大。从一把手“大接访”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民警的执法质量问题,特别是对群众的态度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要认清这一新形势、新潮流,自觉做到严格执法、文明执法,为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执法人性化是塑造警察新形象的好途径公安是一种窗口单位,与

8、人民群众接触多,直接代表党和国家的形象和威信。以往,群众看惯了我们执法惩罚的严肃面孔,把我们当成对立面,望而生畏,形成了隔阂。履行执法人性化,为人民群众送上热情关怀和诚信友爱,使她们受到教育和感化,逐渐理解和支持我们的工作,树立警察的新形象维护党和政府的威信。 三、目前执法活动不符合人性化规定的具体体现和重要成因一是重惩罚轻教育。部分民警在执法中把执法和惩罚等同起来。,不想做教育疏导工作;二是执法水平不高,部分民警对有关法律法规不熟悉,执法程序不到位,法律文书存在漏写、错写现象,纠正查处违法行为不规范。三是对执法行为实行人缺少关爱关怀,有时还存在“四难”现象,执法时持高居临下之势,态度简朴粗暴

9、,说话语言不文明,引起群众抵触、反感。四是执法不严格、不规范,有随意性现象,办人情案、关系案,倾斜了法律的天秤,引起公众不满。五是把严格执法与执法人性化对立起来,走两个极端,时左时右,或者态度简朴粗暴,不近人情;或者心慈手软,以情代法。体现出一种执法不公的现象。 存在以上问题的重要因素是执法观念陈旧,大局意识、宗旨意识单薄,弄不清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未能对的理解解决严格执法和教育疏导的关系。 四、提高执法人性化水平的几点做法 (一)、人性化执法需要法律保障公安民警的人性化执法是执法方式措施的大势所趋,但是仅仅宪法中“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规定作为人性化执法的保障是远远不够的。有

10、关法律不健全,就会使公安民警在实践人性化执法过程中遭遇法律盲点。同步,人性化执法的有效实行需要一种良好的源头人性化立法。在行政立法的过程中就要广泛的听取各个领域和身份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听民声,察民意,将真正保护人权和体现人道的精神融入到法律、法规和各项规章制度中去。这样就规范了人性化执法的过程,提高了公安民警的执法效率,同步,也可以保护公安民警及执法对象的合法权益。(二)、人性化执法规定公安民警变化落后的执法方式要变化落后的执法方式一方面要从主线上变化对于执法工作的结识。在国内某些地区,还存在着“以恶制恶”的落后的执法观念,这样不仅破坏了公安民警在人民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并且有也许导致

11、公私矛盾。长此以往,会导致社会矛盾的产生。公安民警是政府的一面镜子,时刻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公安机关要在平常的工作中注重对公安民警素质的提高,加强公安民警科学执法、对的执法的能力,使公安民警意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工作的神圣性。 (三)、人性化执法呼唤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人们关注公安民警的人性化执法大都关注公安民警怎么做,而忽视了人性化执法向前发展,需要全体公民的配合。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每一种人在平常生活中都能知法、懂法,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敢于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且也能充足尊重她人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公安民警的人性化执法才有其生长的土壤。此外,加大对人性化执法的宣传

12、力度,使广大人民群众结识到人性化执法不是“软弱执法”,不是“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不是“人情化执法”。倡导人性化执法,使公安民警对执法对象的尊重,同步也需要执法对象对公安民警工作的支持和理解。 (四)、人性化执法需要建立全面的制度体系和完备的机构设立在前文中,笔者曾多处提到,目前有关公安民警的人性化执法还没形成完善的体系。这就需要给与其全面的制度保障。一方面要成立人性化执法的研究部门,加强人性化执法的理论研究,以对的的理论指引有效的实践。另一方面要成立人性化执法的监督部门,对公安民警的执法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坚决杜绝公安民警以人性化执法为借口的软弱执法。再次要建立切实有效的警民沟通渠道,真正达

13、到警民一家亲,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使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见解可以及时的反映给公安机关。此外,还需建立公安民警维护权益的法律服务中心,南京警方针对人性化执法后浮现的一系列侵犯公安民警的行为已经成立了这个机构。这对维护公安民警的合法权益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步也为公安民警将“人性化”与“执法”有机结合起来坚实了后盾。五、学习人性化执法先进地区促发展我们要切实的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永远都放在第一位。那样才干得到群众的信服,工作中得到群众的支持。 如下是某些执法单位人性化执法的实例,充足体现了国内执法工作理念的转变: 据赣南日报报道,南康市潭口镇老街一种叫花生行的地方,住着多户钟

14、姓人家,受千百年来宗族观念的影响,无论大小事,钟姓人家都以群体的方式以势对事,多次发生抗拒执法的事件。花生行成为本地政府及治安部门的一块心病。然而,本地公安民警没有采用简朴的压制措施,而是用真情化解花生行钟姓人心中的块垒:半夜,公安民警送一名突发急病的老大爷上医院;在花生行修建一种篮球场,民警与花生行的年轻人进行友谊赛;开展法制讲座,引导居民知法守法,创立文明社区。在本地公安民警真情的感召下,花生行最后成为潭口镇治安工作的好典型。 台儿庄作为全国出名的旅游都市,都市管理工作波及面广,工作量大,原则规定较高,该区都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组建以来,始终把坚持人性化执法作为加强都市管理的新理念,引导教育执

15、法人员牢固树立执法为民和亲民爱民的思想意识,坚决杜绝过去在行政执法中存在的冷、横、硬等措施简朴、态度粗暴的行为,研究制定出一整套集执法原则、办事程序、内外监督于一体的行政执法管理制度,并把执法行为与执法效果结合起来,作为业绩考核的重要根据,有效规范了全体人员的执法行为。今年月初,执法人员在对华阳路一居民户私搭乱建行为上门调查时,岁的户主李某正生病卧床,见工作人员上门欲起身相迎,却因身体虚弱没能起来,执法人员王凯匆匆上前将老人搀起,另一位执法人员何玉光也赶到床前蹲下身子帮老人穿上鞋。嘘寒问暖后才耐心向老人讲起政策规定。此举使老人深受感动,当场表达尽快让家人拆除违章建筑。在老人的宣传带动下,相邻的6户业主积极拆除违章建筑面积73平方米。六、总结总之,人民警察只有在警务工作上布满了人性化,体现一种情感加艺术的亲民行为,才干体现了公安民警应有的价值。我们的执法者不仅要明确自己是国家的执法主体,更要明确自己是人民的服务者,要避免由于长期浸润于管理者的思维模式中只关注管理者对被管理者的控制,而忽视对公众需求的回应和满足。应当看到,人性化执法不仅是一项工作,也是一门学问和艺术。我们倡导人性化的执法,规定执法主体在严格执法的同步,更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第一考虑,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