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退二线领导干部的积极作用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665284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充分发挥退二线领导干部的积极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充分发挥退二线领导干部的积极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充分发挥退二线领导干部的积极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充分发挥退二线领导干部的积极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充分发挥退二线领导干部的积极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充分发挥退二线领导干部的积极作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完善措施,加强管理充分发挥退二线领导干部的积极作用退二线领导干部多年在领导岗位工作,绝大多数同志德才兼备,经验丰富,对当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作出过积极贡献,是党委、政府的宝贵财富。然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所有领导干部都会按照相关政策规定退出领导岗位。对退二线领导干部如何加强管理并发挥其积极作用,成为各级机构编制和组织人社部门面临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我县机构编制部门对退二线领导干部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并针对有关情况提出建议供上级决策参考。一、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据统计,目前,我县各级机关、副科级以上事业单位涉及退二线领导干部的单位53个,共有退二线领导干部133人,

2、均继续占用本单位编制。绝大多数退二线领导是到达最高任职年龄退出领导岗位的。我县退二线领导干部总体上能按要求继续参与单位工作,但也存在部分人员工作激情退化,甚至离岗的情况。而目前各级、各部门承担的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加之一些部门人员结构严重不合理,急需充实骨干力量,但因这部分退二线领导干部占用了本部门编制,多数部门目前无编制缺额,使单位补充人员受限。同时,部分退二线领导干部在编不在岗,原因和情况比较复杂,如果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将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也会给干部人事管理带来负面影响,从而严重影响到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二、对策和建议对退二线领导干部如果管理得当,给予正确引导,并充分发挥他们工作经验丰

3、富、综合协调能力强等积极作用,他们将会是党委、政府以及各级、各部门的一笔宝贵财富。(一)科学合理划定退岗年龄。目前,各地对科级领导干部退出领导岗位的年龄并无统一标准。前些年,我县将科级领导干部退出领导岗位一律按职务划分年龄,规定为正科级50岁、副科级48岁;近两年,调整为按性别划分年龄,分别为正、副科级男干部53岁、女干部50岁。因此,希望上级科学合理地制定出领导干部退出领导岗位年龄的标准,既要考虑到领导班子的年龄梯次结构,又要考虑到年轻干部的培养使用,建立科学合理的领导干部退岗机制,不简单地搞年龄“一刀切”。(二)关心尊重发挥“余热”作用。退二线领导干部多年在领导岗位工作,绝大多数同志德才兼

4、备,经验丰富,对当地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作出过积极贡献,是党委、政府的宝贵财富。为此,上级组织要多关心他们,本单位也要尊重他们,充分理解和信任他们,还要兼顾退二线干部的专业特长、个人意愿和工作实际需要,安排与其能力相适应的岗位和工作,积极拓宽发挥退二线领导干部作用的渠道和途径,努力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工作平台,充分发挥好他们的积极作用。(三)严明纪律加强监督管理。由于各级各部门都存在退二线干部作用发挥不好的情况,建议上级制定有关政策并带头遵守作出表率,进一步加强对退二线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正确引导他们“退位不退志”、“退位不退岗”、“退位不退休”、“退位不退管”,使他们能够继续保持工作激情,为经济社会

5、事业发展继续作出贡献。各单位在充分尊重、信任、关心的基础上,对那些退出领导岗位后,完全离岗或偶尔到岗并未承担具体工作的干部,要加强正面教育和引导。同时,对直接从事经商或到有关企业兼职等情况的退二线领导干部,要加强教育和管理,建立严格的考勤考核机制,并与年度考核和工资晋升挂钩。对涉及违法违纪的人员要从严处理,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四)制定政策鼓励提前退休。退二线领导干部管理难的问题由来已久,且具有普遍性,如果不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光由各地制定管理制度,推行难度大,短期内也难以解决根本问题。为此,建议上级制定类似以往政府机构改革的优惠政策,通过提高工资标准和非领导职务级别,鼓励和引导他们提前退休,

6、将有限的编制资源用好、用活,进一步充实急需人才和优化干部队伍结构。(五)下达编制实行统一管理。根据上级要求,目前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的编制已经实行总量控制,分类管理,各级、各部门编制普遍紧缺,加之退二线领导干部还继续占用本单位编制,严重影响到紧缺急需人才的补充。为有效解决退二线领导干部涉及面宽、管理难的状况,建议设立专门退管机构,由上级下达退二线领导干部专项编制,用于解决退二线领导干部占编问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社部门进行统一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经验丰富、威性较高的优势,组织他们围绕当地经济事业发展重点领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并对各级各部门执行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情况进行督查督导,为推进当地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