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价上涨的原因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11656236 上传时间:2022-12-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价上涨的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物价上涨的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物价上涨的原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物价上涨的原因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物价上涨的原因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价上涨的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价上涨的原因(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价上涨的原因近两年来价格上涨的特征原因及走势分析国家统计局宏观经济分析课题组长:谢鸿光喊员:李晓超、万东华、江明清、毛盛勇、戴旻乐 2007年以来,我国市场价格呈现 明显上涨的态势,已经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的一个突出矛盾和问题。此轮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下阶段走势如何?对此作了一些初步的分析。一、近两年来价格上涨的主要特征(一)涨幅创近10年来的新高。1997 2006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基本都在2%以内。其中有3年为绝对下降,仅 2004年涨幅为3. 9%。进入2007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涨幅 逐季攀高,从1季度的2. 7%,分别上升至2季度的3. 6%, 3季度的6. 1%和4季度

2、的 6. 6%,全年涨幅达 4. 8%。今年1 7月,涨幅又进一步上升至 7. 7%,为1997年以来 的最高涨幅。分月度看,从 2007年7月起,居民消费价格单月同比涨幅均在5%以上,尤其是2008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17月同比涨幅分别达到 7. 1%、8. 7%、8. 3%、8. 5%、 7. 7%、7. 1%和6. 3%。(二)上涨主要集中在食品和居住两大类。从大类看,对居民消 费价格总水平影响较大的主要是食品、居住两个大类。食品类价格涨幅从 2006年的2. 3%,提高到2007年的12. 3%, 2008年1 7月达到19. 5%,对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的影 响程度从2006年的5

3、1 . 9%,分别提升至 2007年的83. 9%和2008年1 7月的82. 3%。 居住类价格2006年上涨4. 6%, 2007年上涨4. 5%, 2008年1 7月上涨7. 0%,对居 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的影响程度分别为40. 8%、13. 1%和13. 5%。(三)上涨范围不断扩大。除食品和居住类价格涨幅较高外,其余种类商品价格的涨幅也在逐步扩大。烟酒及用品类同比涨幅由 2006年的0. 6%上升至2007年的1.7%,今年1 7月上升至2. 7%; 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类同比涨幅由2006年的1. 2%上升至2007年的1. 9%,今年1 7月上升至2.6%;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

4、格涨幅由2006年1.1%上升至2007年的2.1%,2008年1 7月上升至3. 3%。(四)农村涨幅高于城市,内陆高于沿海。从城乡看, 2006 年城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均为 1.5%。2007年,农村涨幅为5.4%,城市涨幅为4.5%。 今年1 7月,农村涨幅进一步提高到 8. 3%,城市涨幅为7. 4%。从沿海与内陆比较看, 2006年,内陆20个地区平均上涨1.6%,沿海11个地区平均上涨为 1.3%; 2007年,内 陆地区平均上涨 5. 3%,沿海地区平均上涨 4. 2%;今年17月,内陆地区平均涨幅进一 步升至8. 5%,沿海地区的平均涨幅为7. 3%。二、近两年来价格上涨

5、的主要原因(一)国际输入的因素。近两年来价格上涨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由于世界经济已连续 4年保持5%以上的增长,特别是中国、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大国经济快速增长,使全球初级产品需求量 迅速扩大。加上美元持续大幅贬值,进一步推动了国际市场石油、煤炭、农产品、铁矿石及 金属等基础性产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原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和美国能源署(E I A)统计,2003 2006年,国际市场原油现货价格由30美元/桶逐步攀升,最高至77美元/桶,4年分别上涨为15.8%、30.7%、41.3%和20.5%,累计涨幅达108. 3%。2007年以来,原油价格更是一路走高,由年初的 60美元/桶

6、上升到年末的 96美元/桶, 年内升幅达60%。2008年7月中旬,单日最高价格已经超过了每桶145美元。煤炭:据IMF统计,2003年初国际煤炭平均价格仅为 28美元/吨,2004 2006年,平均价格基本维 持在53美元/吨左右,2007年底上升到97. 5美元/吨,2008年6月份的平均价格已升到 171. 2美元/吨。粮食:2006年9月至2008年6月,世界主要粮食品种价格大幅上涨。其 中,小麦(美国,硬红冬)累计上涨 77. 8%,大豆上涨142. 3%,玉米上涨135. 8%, 大米上涨150. 8%,绝对价格在今年1-7月均达到近30年来的最高价位。金属及矿产品: 2003 2

7、007年,金属产品平均价格 5年分别上涨11. 8%、34. 6%、22. 4%、56. 2%和17. 4%, 2008年1 7月又上涨4. 2%,累计涨幅为251. 6%。铜、铝、锌现货价格分别 从2003年1月份的每吨1650美元、1380美元和780美元左右,上涨到 2008年6月份的每 吨8261美元、2958美元和1894美元以上,涨幅分别达到 401 . 4%、114. 6%和142. 4%。 铁矿石价格5年分别上涨8. 9%、18. 6%、71. 5%、19%和9. 5%, 2008年1 7月又 猛涨了 66%,累计涨幅高达 379. 4%。国际市场商品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直接导致

8、我国进 口价格总水平一路走高。2007年,我国进口商品价格同比上升6. 5%,比2006年提高3. 3个百分点。其中,消费品进口价格上升7. 5%,比2006年提高4. 7个百分点;中间品进口价格上升了 7. 7%,比2006年提高0. 6个百分点。2008年1 6月,进口商品价格进一 步上涨18. 9%。从主要进口商品看,未锻造的铜及铜材、铁矿砂及其精矿、成品油、钢材、原油进口价格涨幅较大。 进口商品价格的大幅走高,一方面直接导致国内消费品价格水平上升,另一方面也推高了我国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据初步测算, 2001年以来,我国进口商 品价格对工业品出厂价格和消费品价格的影响均有约1个月时滞,

9、进口价格每上升1个百分点,导致消费价格上升 0. 3个百分点,影响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0. 44个百分点。(二)部分商品供求不平衡的因素。从主要农产品市场供求情况看,供需矛盾比较突出的主要集中在: 生猪(猪肉)、大豆、食用植物油、稻谷(特别是粳稻)、棉花等。生猪:2005年以来,受市场价格低迷、疫情疫病多发、饲料价格上涨和农民务农的机会成本逐年增加等多种因素影 响,生猪养殖业遭到重创。仔猪存栏数、能繁母猪存栏数大量减少。2006年生猪年底存栏数比2005年减少了 16. 9%, 2007年比上年虽有所回升,但仍比2005年减少12. 6%。从猪肉产量情况看,2006年、2007年猪肉连续两年分别

10、减产 7. 2%和7. 8%。受此影响,2007 年和2008年17月,猪肉价格分别上涨 48. 3%和47. 4%,对当期价格总水平涨幅的影 响分别达到29. 5%和18. 0%。大豆、油料:大豆种植面积2006年和2007年分别比上年减少3. 0%和5. 9%,油料种植面积 2006年和2007年分别减少了 18. 0%和4. 7%。大 豆、油料连年减产。大豆2005年、2006年、2007年连续3年分别比上年减产 6. 1%、7. 8% 和15. 6%;油料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分别减产 14. 2%和3. 5%。油料供应的减少, 直接导致食用植物油价格快速上涨。2007年和20

11、08年1 7月,油脂类价格分别上涨 26.7%和40. 0%,对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的影响程度分别为7. 5%和7. 0%。从主要基础原材料供求情况看,供求矛盾比较突出的主要有原油(成品油) 、原煤、铁矿石等。原油:近几 年,我国原油产量增长持续低于消费增长。2005年、2006年和2007年产量分别增长3.1%、1. 9%和1 . 0%,而消费量分别增长 4. 7%、7. 2%和5. 5%。我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 1995 年仅19. 7%, 2000年则升到36. 8%,而2004年以来均在40%以上。尽管国内成品油价 格在一定程度上仍受政策约束,但从历史数据看,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变动,对国内

12、市场原油价格仍有较大的影响。初步测算,进口原油价格每上升1%,将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涨约0. 3%。煤炭:尽管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但需求增长更快,导致新增产能不足,煤炭供应日趋紧张。2003 2007年,我国原煤产量年增速分别为 18. 4%、15. 7%、10. 7%、 7. 6%和6. 9%,呈下降趋势。2007年812月,月均增速大幅回落至 6. 8%,导致了今 年以来的 煤荒”局面,引起煤炭价格出现持续大幅上涨。铁矿石:2004-2007年,我国铁矿石的自给率仅约 60%,加上近年来钢产量持续大幅增长,导致铁矿石进口量快速上升。2005 2007年我国铁矿砂及其精矿进口量分别增长32

13、. 3%、18. 5%和17. 4%。经测算,2005年以来,进口铁矿石价格每上升1%,将影响国内钢材价格上升0. 3%。(三)成本持续上升的因素。生产要素价格上涨是成本上升的重要方面。劳动力成本上升较快。2000-2007年职工实际工资年均增长 12. 3%。与此同时,近年来中央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就业、工 资分配、社会保障、劳动者权益等方面的重大政策措施,如建立健全最低工资制度、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及建立健全社保体系等,延续多年的低工资、低保障、低福利”的局面有了较大的改观,相应地,企业用工成本也逐步提高。土地使用成本逐步加大。2004-2007年,土地交易价格持续攀升,4年分别上涨10.

14、1%、9. 1%、5. 8%和12. 3%,累计涨幅达到42. 6%。其中工业仓储用地、商业旅游娱乐用地价格分别上涨19. 8%和43. 2%。2008年1 6月,土地交易价格又上涨13. 7%。基础原材料价格出现快速上涨。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从 2007年7月开始上涨速度逐月加快,2008年7月份达到15. 4%,为1995年6月以来涨幅最高的月份。2008年1 7月累计,所调查的九大类购进产品价格全线上涨。其中,燃料动力类、黑色金属材料类涨幅较高,分别上涨30. 1%和26. 9%,建材类和农副产品类购进价格上涨11. 4%和9. 1 %。工业品出厂价格 2008年7月份达到10.

15、0%,也为1995年12月以来涨幅最高的月份。近年来,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明显加 快。2004-2007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累计上涨31. 0%。2008年1 6月同比涨幅进一步上升至20. 7%,其中产品畜价格上涨 65. 8%,化肥价格上涨26. 5%,饲料价格上涨17.3%, 农用机油价格上涨 9. 2%。环境治理和节能减排投入的加大。长期以来,传统经济发展模 式造成了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严重透支”,局部地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状况严重。近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一系列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环境执法监督也逐步加强。对企业而言,也将提高相应生产经营的成本。(四)结构调整的因素

16、。城镇化快速发展,带动农产品(11.58,-0.36,-3.02%)和食品的需求较快增长。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 程的加快,我国人口数量和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2003 2007年,总人口累计净增 367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净增9167万人,乡村人口减少 5491万人。特别是大量农民外出务工,由过去的农产品生产者转变成了消费者,带动了粮食和猪肉等农产品的需求扩大。2003 2006年,平均每年有 685万多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4年累计达2740多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量的20%以上。消费升级换代。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食用油、肉类、奶类、 蛋类及水产类的消费量不断上升。2007年与1995年相比,城市、农村居民人均食用植物油消费量分别增加2. 5千克和1. 7千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