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一、磁现象 二、磁场)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11638367 上传时间:2023-10-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0章 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一、磁现象 二、磁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0章 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一、磁现象 二、磁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0章 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一、磁现象 二、磁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10章 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一、磁现象 二、磁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10章 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一、磁现象 二、磁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0章 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一、磁现象 二、磁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0章 同步测控优化训练(一、磁现象 二、磁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章 电与磁一、磁现象二、磁场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磁体的特征是( )A.与带电体一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B.只能吸引铁不能吸引其他金属C.能够吸引铁、钴、镍和其他磁性材料 D.只能吸引异性磁极答案:C2.下列关于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B.磁感线是由小铁屑形成的C.小磁针在磁感线上时才受到力,在两条磁感线之间就不受力了D.磁感线是人们为了形象方便描述磁场而假想出来的,实际并不存在答案:D3.电流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电流所产生的_来认识它,这正是科学的力量所在,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法。答案:效应 转换4.我国古代有四大发明,

2、其中如图9-1-1所示的_就是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静止时具有指_的性质。图9-1-1答案:指南针(司南) 南北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两个外形相同的条形铁块甲和乙,按图9-1-2(1)的位置放置,甲与乙相互吸引;当按图9-1-2(2)用手拿住甲,铁块乙掉下来,这种现象说明( )A.甲是磁体,乙不是磁体 B.甲不是磁体,乙是磁体C.甲、乙都是磁体 D.甲、乙都不是磁体图9-1-2答案:B2.水平放置的一根条形磁铁,一端吸引一根较重的铁钉,若另一根同样的条形磁铁的S极与原来磁铁的N极靠拢合并时,如图9-1-3所示,出现的现象是( )图9-1-3A.铁钉将吸得更牢 B.铁钉将落下C

3、.铁钉尖端将被吸向右端磁铁 D.铁钉尖端将被吸向左端磁铁答案:B3.在一个圆形纸盒里藏放着一根条形磁铁,在盒子周围放置一些小磁针(小磁针涂黑端为N极),这些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9-1-4甲所示。则图9-1-4乙中能正确反映盒中条形磁铁放置情况的是( ) 甲 乙图9-1-4答案:C4.如图9-1-5甲所示,当弹簧测力计吊着一铁块,沿水平方向从水平放置的条形磁铁的A端移到B端的过程中,能表示测力计示数与水平位置关系的是图9-1-5乙中的( ) 乙 甲图9-1-5答案:B5.有三个形状完全相同的磁铁或铁棒悬挂在细线下,已知标有N、S的是磁铁,它们的相互作用如图9-1-6所示。由此可以判断( )图9

4、-1-6A.AB是磁铁,CD是铁棒 B.AB一定是铁棒,CD是磁铁C.AB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 D.CD可能是磁铁,也可能是铁棒答案:C6.我国宋代的学术著作梦溪笔谈中有如下一段叙述:“方家(指精通某种学问的行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不是正南方向)。”以上叙述的现象证明地球是一个_,并且以事实说明了地理的两极与地磁的两极_。答案:大磁体 并不完全重合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1.两个同名磁极间的磁感线在图9-1-7中表示正确的是( )图9-1-7答案:C2.如图9-1-8所示,一条形磁铁的周围放着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甲、乙、丙、丁,这四根小磁针静止时N极

5、的指向画错的是(磁针的黑端表示N极)( )图9-1-8A.磁针甲 B.磁针乙 C.磁针丙 D.磁针丁答案:C3.一位科学家在野外考察时,发现随身携带的能自由转动的小磁针静止在竖直方向,且N极朝下,则他所处的位置是( )A.赤道附近 B.地理南极附近 C.地理北极附近 D.一座山顶上答案:C4.两枚大头针针尖被条形磁铁的S极吸住,大头针的针帽互相推斥,这是因为( )A.针帽这端是S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B.针帽这端是N极,同名磁极互相排斥C.针帽这端被磁铁的N极排斥 D.无法判断答案:A5.(2010湖北宜昌模拟,6)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B.指

6、南针指南北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磁场C.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南极出发指向北极的D.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解析:磁感线是为描述磁场而假想的一些曲线,并不真实存在。指南针能指示南北是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条形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N极出发指向S极。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故A、C、D错,B正确。答案:B6.实验表明,磁体能吸引1元硬币。对这种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硬币一定是铁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铁 B.硬币一定是铝做的,因为磁体能吸引铝C.磁体的磁性越强,能吸引的物质种类越多 D.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能被吸引解析:磁体具有吸引铁、钴、镍等含有磁性材料的物质,磁体吸引物质的种类与磁性

7、的强弱无关。磁体能吸引一元硬币,只能说明硬币中含有磁性材料,磁化后被吸引。答案:D7.如图9-1-9所示,将甲图的条形磁铁从中间锯断,如乙图所示,则下列关于乙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9-1-9A.a端是N极,b端是S极,c、d两端不是磁极B.a、b、c、d都不是磁极C.a、c两端是N极,b、d两端是S极D.a、d两端是N极,b、c两端是S极解析:一条磁铁从中间锯断成为两条磁铁,因原来a端是N极,b端是S极,故锯断后c端为S极,d端为N极。答案:D8.磁性水雷是用一个可以转动的小磁针来控制起爆电路的,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就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当军舰接近磁性水雷时,就会引起水雷的爆炸。其依据是(

8、 )A.磁体的吸铁性 B.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D.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原理解析:军舰被地磁场磁化后变成了一个浮动的磁体,在它的周围有了一个新的磁场,当它接近磁性水雷时,它上面用来控制引爆电路的小磁针受到力的作用而发生转动,使水雷爆炸。答案:A9.如图9-1-10所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它的磁场方向是:_。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_的作用。图9-1-10答案:从地磁北极出来回到地磁南极 地磁场10.秦始皇怕有人带兵器去刺杀他,就在宫殿的大门处安装了巨大的吸铁石(磁体),这样做的目的是_。答案:将带兵器的人吸在大门上11.根据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分别标出图9-1-11中甲、乙

9、磁体的N、S极,并画出磁感线方向。图9-1-11答案:如图所示12.如图9-1-12所示,已知磁体周围磁感线的形状或某点所放的小磁针静止时的位置。图9-1-12(1)试在图甲中标出A、B、C三点的磁感线方向;(2)在图乙中标出放在A、B、C三点处的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以及磁针的N、S极;(3)在图丙中标出小磁针将会发生转动的方向。解析:(1)根据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再回到磁体的南极,即可画出磁感线的方向。(2)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到S极,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据此可以确定磁针N极、S极。(3)磁场中某一点磁针北极所受磁力方向与该点

10、的磁场方向一致,南极所受磁力方向跟该点的磁场方向相反,据此可以确定小磁针的转动方向。答案:如图所示13.磁辐射也是一种环境污染,如电视机出现的“雪花”现象,飞行器的指挥信号受干扰,一些仪器的控制失灵等,它还对人体产生危害,威胁人类健康。下列实验是人们对磁场穿透性的探究活动的记录。用如图9-1-13所示装置进行探究,研究对象有:铁片、铝片、玻璃片、木板、纸片、钢片等。将这些研究对象分别置于U形磁铁与回形针之间,探究的结果如下表。图9-1-13物质插入后回形针不会下落物质插入后回形针会下落铝片、玻璃片、木板、纸片铁片、钢片(1)上述探究结果说明了什么?(2)如果要屏蔽磁场,应选用什么材料的物质?解析:当将铝片、玻璃片、纸片、木板插入形磁铁与回形针之间时,回形针不会下落,说明磁场能穿透它们。当将铁片、钢片插入形磁铁与回形针之间时,回形针会下落,说明磁场不能穿透这些物质。要想屏蔽磁场,应选用钢、铁等一类物质。答案:(1)铁、钢等一类物质是磁场不能穿透的(或铁、钢等一类物质能屏蔽磁场)(2)钢、铁等一类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