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淑敏记叙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11626740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淑敏记叙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毕淑敏记叙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毕淑敏记叙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毕淑敏记叙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毕淑敏记叙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淑敏记叙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淑敏记叙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淑敏的,写来神闲气定,字里行间流露的是她的冷静与善意,让人感觉这是一位有着 大智慧的女子。她用己之笔,言己之心,让人不禁深深折服于她的素面朝天而心颜常驻。在散文中,毕淑敏探讨存在,探讨,也探讨生与死这样凝重的话题。如在这本书中,有 一辑“女性篇”集结了数篇以女性视角探讨女性存在的文字,它们各有侧重,而文字总体上 是温婉却又不失警醒的。而写下你的墓志铭就是探讨生命与死亡的,它足以体现作者对 待人生的冷静与周全,她认为之所以要向年轻的大学生讲到死亡,要他们写下自己的墓志铭, 是因为“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就思索死亡,和他老了才思索死亡,甚至知道死到临头都不曾思 索过死亡,这是完全不同的境界。知道有一个

2、结尾在等待着我们,对生命的宝贵,对光明的 求索,对人间温暖的珍爱,对丑恶的摒弃和鞭挞,对虚伪的憎恶和鄙夷,都要坚定得多” 对于生死这样凝重的话题,毕淑敏写得哲思盎然而不觉沉重,让人更加关爱人生、珍惜生命。 而“说我篇”中有一篇铁马冰河入梦来是作家完成小说昆仑殇后的一次回眸,让我 们了解到她是如何走上文学之路并且坚定地前行着的,特别值得关注。正如她在淑女书女一文中写道的,好书是“的一方绿色水土”读这本毕淑敏散文 精品赏析,能感受到一种心灵和情感的慰藉。而本书的选编赏析者李冰,在文章的选取上,有独到的见解;她 点到为止又恰到好处的赏析文字,又如同在鸡汤中加入了一枚青橄榄,令人回味无穷。我喜欢毕淑敏

3、的文章,喜欢那种轻松有趣的风格,更惊叹于她笔下看似普通的文字中蕴 含的丰富哲理,发人深思,把一些大道理都写得简单明了,适合我这种智商理解能力均不高 的脑袋。喜欢她一针见血的睿智,总能从并不复杂的人生经历中采撷瑰丽的珍珠,在读者面 前如孔雀开屏般展示出一幅灿烂的生活美景。毕淑敏散文精品赏析这本书,有不少篇是讨论女性的问题。看了评析想不通那些年 轻的甘于做别人情人的女子,是因为懒惰,因为糊涂,因为虚荣贪图富贵,就那样不负责任 地放弃自己的身体,自己的感情,自己的前途,我想她们应该不爱自己,为何不想想等年岁 大了怎么办,等别人又有了新欢怎么办。把自己的生计前途幸福全托付在一个不靠谱的男人 身上,真是

4、一出悲剧。女性应该是更感性更注重感情的动物,那么多女子甘于这么做我真的 不太明白。也许我的思想比较老套,但我依然坚信生活该是和谐稳定的,有可以去爱的人, 有爱自己的人,这样才是幸福的。谈到教育,毕淑敏也有很多独到的见解。要充分考虑孩子的自尊心,不能孩子已经很痛 苦还要唠叨不已以为这样效果好,会让孩子在无穷的心理折磨中丧失了尊严。忽然想起弟弟,因为和我的年龄离得近,以致我很小就没奶吃了,外婆心疼我,时不时数落弟弟 来得不应该,弟弟无奈反抗,从此后仇视外婆,我一直很不理解,为什么他会对人很好的外 婆那么有成见,为什么他的举动有时那么古怪让人伤心,现在终于明白了。我们的父母老人, 由于繁忙忽视了对孩

5、子心灵的保护,伤害了孩子也不知道。她主张表扬也要慎用,凡是隶属天分的那一部分,与生俱来的特质,都大可不必过多地 表扬或是批评。我们的批评教育或者赏识教育也该有个度。毕淑敏的文章澄清、充满活力,展示的是当代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读她的作品,掩卷深 思,常有意犹未尽,身心俱舒的美好境界!人们常常在旅途中,猛地想起湮灭许久的往事,忆起许多故人的音容笑貌。好像旅行是 一种溶剂,融化了尘封的盖子,如烟的温情就升腾出来了。毕淑敏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有一颗大心,才盛得下喜怒,输得出力量。毕淑敏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美丽的女人经得起时间的推敲。时间不是美丽的敌人,而只是美丽的代理人。它让美丽 在不同的时刻呈现出不同

6、的状态,从单纯走向深邃。我不相信命运,我只相信我的手。因为它不属于冥冥之中任何未知的力量,而只属于我 的心。我可以支配它,去干我想干的任何一件事情。注视的目光应该是宁静而安然的,好像是我们在睛朗的天气,眺望远处的青山。读毕淑 敏新书愿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再次感觉到贯穿毕淑敏作品一贯的风格:温暖冷静,平和 亲切,给心灵以安定,给生活以信念,其中蕴含的光明与力量深深震撼人心。读这样的书, 宛如渴饮清冽的山泉,可以洗刷心灵的疲惫与惶然。书中,毕淑敏从青春、爱情、婚姻、友情、孝心、幸福、生死、旅行等角度来阐释自己 对世界的看法,对生命的领悟,让每一个人去思考,去聆听生命的真谛。这是一本关于现世 人生、

7、内在心灵、如何看待这个世界的温暖小书,在充斥着不安感的浮躁社会,给人内心坚 强的力量。书中不讲大道理,没有教条指南,只是与我们分享一些心灵平和的主张、与世界 相处的态度和拥有幸福的提醒。读之,如同一味清醒剂,让人开始重新审视人生,思考生命 本真。毕淑敏的文字有着温暖而坚定的内核,展示的是对生命的善意与真诚,如涓涓暖流穿透 人心,让我们的内心柔软、安宁,最终更加强大。如这棵树上只有一个果子,叫做信篇二: 毕淑敏(最新作文素材)2、几乎她每完成一部作品,总会造成文坛轰动,引起社会反响,虽没有大红大紫于一时, 作品可持久地一版再版,如散文集素面朝天,多次重印;厚厚地八卷本毕淑敏文集, 2002年1月

8、发行,2月即告脱销再版,在当今纯文学低迷的境况下,原因是一:女人都是细致的,毕淑敏更是把这种细致发挥到了极点。她笔下的高原风景、 心路历程、情感波澜、一人一物,都被描绘的纤细毕呈。描画事物,这是作家的基本功,据 说福楼拜曾把莫泊桑的手稿全部付之一炬,然后让他执一纸一笔去描述路上行人的长相。毕 淑敏的基本功一看便知相当扎实,近景处如特写,远景处如鸟瞰。原因二:。确实,创作不仅需要作家对所写内容的熟悉,更需要作家真正刻,艺术来源于生活。毕淑敏的题材也来源于生活。她这一生,少年从军,部队为医,39岁时以硕士身份毕业 于北师大中文系。目前专事写作。她的短篇里经常骨铭心的体验,应当是她成功的基础出现 第

9、一人称,而中长篇中也不难发现她自己的影子。作家不好当,最难的就是真实地记录生活, 我们的汉字如此匮乏,根本不足以记录我们复杂多变的情感和环境,应该如何去准确描绘某 一特定的场景及人物心理,一直是我迈不过去的一个坎。3、不满17岁的毕淑敏,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到达共和国这块最高的土地戍边了,藏 北空气稀薄,缺氧使人简直难以生存,女兵身背70斤重的行李,日行60公里,在这样艰苦 的环境中,它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昆仑殇)4、。她成天在这两 个世界跳来跳去,总觉处一种两难境地。这时,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慧眼识才,调她去做专 业作家,悬壶济世22年,要她从此脱下白大褂,离开医生岗位,

10、内心很痛苦,实在难下决心,况且她已近不惑之年,对以后的创作没有把握。她手里足足攥了两个月的调 令,一番痛苦的徘徊思考,最后还是脱下白大褂,放下手术刀,有所取有所舍,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很难她自此一心一意写作了,目前专事写作。她的短篇里经常出现第一人称,而中长篇中也不难发现她自己的影子。 作家不好当,最难的就是真实地记录生活,我们的汉字如此匮乏,根本不足以记录我们复杂 多变的情感和环境,应该如何去准确描绘某一特定的场景及人物心理,一直是我迈不过去的 一个坎。1969年,北京的“文革”正轰轰烈烈,不满17岁的毕淑敏,却悄然穿上军装,告 别北京,作为藏北第一批女兵,到达共和国这块最高的土地戍边了。这

11、是喜马拉雅山、冈底 斯山和喀喇昆仑山聚合的地方,平均高度在海拔五千米以上。前不久,我陪她考察京东丫髻 山森林公园,毕竟是春天,天格外地蓝,阳光格外地暖,空气格外地清新,她深吸一口,仿 佛要把这蓝天这阳光这空气,全吸进去,而后慨叹一声:藏北哪有啊,空气稀薄,缺氧使人 简直难以生存。她不明白,那么高的山上,阳光照着,觉不出暖和。当时与她同去的共有5 名女兵。那个部队从来没有女兵,破天荒了。及至今天,军区首长告诉她:当时也没有,她 们是唯一的,后无来者了。三年后,她去新疆军区军医学校学习,原本要去军医大的,因受 林彪事件影响,重灾区的军医大迟迟未招生,又不能再等,只有先走为上。在校成绩优异, 院方要

12、她留校,想把她培养成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如果真的留校了,一心于救死扶伤的事 业,或许真的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一名教授专家,那么是否还会有今天一位几乎家 喻户晓的出色的女作家,一位国家一级作家?她真心地感谢母校对她的厚爱与挽留,她对我说:部队培养一个医生不容易,她不回去,以后所在的部队就没有名 额了。她毅然回到阿里那个地方,谁料女兵们都调了,报道时干部科长翻出过去的名单,查 出有个毕淑敏,性别中写的却是男性,因为这几年里部队已无女兵了。一干就是5年,直到 1980年转业回北京进工厂,做医务所长、主治医师,1991年成为专业作家,前后行医22年, 对医生职业,她是情有独钟,一往情深,尤其有几

13、条生命就是在死亡边缘,她一把手拉回的。 看到一个个生命的复活与重新焕发青春,那份情感非常人所能体味。初涉文坛她父亲也是一位军人,官至师级,在文学艺术方面有很好的天赋,只是由于那一代人所 处的环境,老人家一生戎马,始终未能从事文学。一天,父亲突然对她说:我看你是可以写 一点东西的。她也确实想把藏北的军旅生毕淑敏活表现出来,在父亲的鼓励下,悄然动笔了,一周内就完成处女作昆仑殇。这是1986 年,她34岁时。对于一个从未写过东西的人来说,起手就中篇,难免没有底数与把握。丈夫 芦书坤骑着自行车送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可往往也有例外,这部中篇第二年在昆仑杂 志发表,引起轰动,并获第四届“昆仑文学奖,她从此

14、步入中国文坛。这期间,她边做医生 边写作,后来,发觉写作与医生是不可以同时做的。她十分敬重医生的职业,尽管她做基层 医生,危在旦夕的病不多,但也要全心全意地做好,不能分心,这是一个务实的世界,不能 随意夸张修改延误,更不能有丝毫失误,毕竟人命关天,责任感事业心要她必须这样想这样 做。所以,她所在厂的一名下岗职工,恰到她朋友家做保姆,谈起她来,连连称赞好大夫, 眉飞色舞地谈了半天,结果连该干的活都没干。她深知写作是一个想象的世界,虚拟的世界, 可以夸张,不满意还可以修改,甚至推倒重来,即使写完了,发表了好,不发表也无所谓, 毕竟是自己的事,与人无碍。她成天在这两个世界跳来跳去,总觉处一种两难境地

15、。这时, 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慧眼识才,调她去做专业作家,悬壶济世22年,要她从此脱下白大褂, 离开医生岗位,内心很痛苦,实在难下决心,况且她已近不惑之年,对以后的创作没有把握。 她手里足足攥了两个月的调令,一番痛苦的徘徊思考,最后还是脱下白大褂,放下手术刀, 有所取有所舍,有所为有所不为,人生很难样样兼顾,鱼与熊掌全得。她自此一心一意写作 了,写作,又深感底气不足,便想方设法弥补,先是自学广播电大中迄今为止,她已发表近四百万字作品,主要是小说和散文,其内容归拢来,一是反映藏 北军旅生活,二是反映医生方面的生活,作品中始终关注关怀着人的生存状态,除去西藏生 活与做医生的特殊经历,还有就是她做女人

16、做母亲的天性使然。故此,几乎她每完成一部作 品,总会造成文坛轰动,引起社会反响,虽没有大红大紫于一时,作品却可持久地一版再版, 如散文集素面朝天,多次重印;厚厚地八卷本毕淑敏文集,2002年1月发行,2月即 告脱销再版,在当今纯文学低迷的境况下,“毕淑敏现象”实在值得研究。她的小说,因是医 生,笔下便从没忘记医生治病救人的宗旨,普渡众生的宏愿,苦口婆心的耐性,有条不紊的 规章和清澈如水的医心,她将对人的关怀和热情悲悯,化作一种集道德、文学与科学于一体 的思维方式写作方式及行为方式。她正视死亡与血污,下笔常常令人战栗,但主旨仍然平实 和悦,根本是希望人们更好地活下去,让我们的社会更和谐,我们的世界更美好。可以说, 她的小说携带着高原的严寒,青春的沉重,生命的厚实以及对死亡的冷静,足以震撼每一个 人的灵魂,而冷静理智的叙述,使她的作品具有一种罕见的磅礴大气。确实,创作不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